热衷公益是我家的家风,如今已传承了几代。当年,我的父亲是土改干部被选为村贫协主任,除了访贫问苦、完成本职工作以外,每到夏季经常扛着铁锹,去修村里被雨水冲坏的道路,几十年如一日。父亲修路不图任何回报.只为方便广大村民,被村民誉称为“建设主任”。母亲很支持父亲的行动,三秋大忙季节,宁可自己套上老牛去拉地里的庄稼,也不耽误父亲的公益活动;父亲于1967年初春病故,村党支部在我家门前的大槐树底下,召开村民追悼大会,号召大家学习父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
父亲的公益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学校退休后,开始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起初,我参加了黑哨组织的“古冶区你我他”环保志愿者活动。其中,还有古冶区时任精神文明办主任的刘海英同志和大家在一起活动,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在幸福广场、银湖、林西文化广场清理烟头丶塑料袋废弃物,为美化家园、创建洁净空间奉献一份力量。还在《唐山晚报.老年周刊》头版头条刊登了我们志愿者队伍公益活动的报道。
后来,我参加了文广电旅局主办的文化惠民“七进”活动,跟随民间文艺团体进工厂、农村、学校、社区、养老院·····以他们的歌咏、舞蹈、诗朗诵、情景剧、评剧为载体,向社区丶厂企丶养老院丶学校进行公益宣传和网络新闻报道。虽我年过八旬,乐此不疲,一直坚持多年。特别是,在国难当头那三年,不顾被感染的危险,深入社区卡点采访坚持在一线的志愿者,一个月就在《唐山晚报老年周刊》《唐山老年》《燕赵老年报》发表了16篇新闻稿件,退休后通过多媒体报刊杂志丶网络平台丶中红网丶美篇和音响视频,累计发表公益报道500多篇。
我的事迹先后被唐山作家阳刚丶军旅作家艾立起、杨凤鸣、公安报记者王晓义、中国公益在线记录者赵美玉等,在《唐山老年》《燕赵老年报》《中国老年报》《唐山晚报老年周刊》《唐山文明网》《中红网》百度、腾讯、网易、今日头条等多媒体用不同题目进行报道。多次被唐山老年部门评为唐山市优秀作者,被古冶区文明办、唐山市委老干部局、河北省委老干部局,分别授予古冶区精神文明标兵、唐山市五老骨干,河北省委老干部局“银发风采奖”等荣誉称号。
我的女儿是多年公益志愿者。双休日早晨,常常到林西文化广场、金山森林公园、银湖等处捡拾垃圾,维护生态环境卫生。2015 年,女儿得知她一个学生的小孩查出心脏病,无钱医治,便和朋友一次性捐款 5000元。女儿参加了“大唐善行公益组织”,每逢重大节日,带上礼品去唐山容大特教中心看望孩子们。女儿还向环保工人献爱心.端午节给他们送粽子。中秋节给他们送月饼,冬天给他们送手套、请他们喝粥。
女儿被评为“大唐善行公益优秀志愿者”,连续多年被古冶区妇联评为“优秀妇联干部”,被唐山市妇联选树为“唐山市最美家庭”。
我的儿子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一名从事多年公益活动的“初心家园志愿者”,多年来服务于社区,被评为“最美志愿者”,深得居民赞赏。今年6月12日,他在路北区和平楼附近工作时,听到13楼居民住房里传出一位老太太的呼救声,儿子循声走去,看到这家的阳台上,坐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先生,因腹泻弄得满处污秽。他把老先生搀扶起来.去卫生间帮他擦洗干净、换好衣服.然后询问他们孩子的联系方式。两位老人无法清楚表达,只能用手指着桌子上的电话号码。儿子明白了两位老人的意思,便给他们的儿子打电话,此时老人的儿子已通过监控看到家中的情况,正往回赶。过了几天,他把一面鲜红的锦旗送给我的儿子,表达感谢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