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列宁小学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基村境内,是全国仅存的两所列宁小学之一。该校创办于苏维埃政权民国19年(1930年)春,校匾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民国21年秋,国民党军进犯大别山,列宁小学停办,大部分学生参加红军长征,校舍被焚,仅存前幢瓦房6间。农民程德燊(音:shen)和周百龙机智地保存了“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校匾。1957年,瓦屋基小学与四道河小学合并,迁入列宁小学旧址,复名为“列宁小学”。1961年该校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9月,商城县革命委员会在南溪(现属金寨县)成立后,即作出了“要在革命战争的炮火中去开创文化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要面向工农”、“要实行免费教育”的一系列有关教育工作的决定。当年冬,以列宁命名的小学在南溪、班竹园、金家寨、汤家汇、白塔畈一带普遍建立起来。一般每乡建一至二所,多则三、四所,学生每校几十至百多人不等,并且开设了成人班和夜校,吸收了工人、农民群众读书、识字。列宁小学课程设置较注重阶级性和实用性,有语文、算术、常识、自然、手工、习字、体育、音乐等科目。
列宁小学除成立有学生管理组织——学生公社外,还成成立童子团、少先队、共青团等革命组织。学生公社下设有总务、宣传、教育、手工、音乐、体育6个股,负责教学和管理工作。当时的列宁小学以设立在泗道河的六区一乡的列宁小学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为最好,被评为赤城县模范小学。全校6个班,180多名学生,其中有半数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有4名专职教师和5名兼职教师。当时的课本,大部分是县、区文化教育委员会编的。现存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二年级语文课本,第一课就是“斧头、镰刀、大红旗,飘扬世界各地。斧头代表工人的,镰刀代表农民的,工农联合起来,打倒共同的敌人。”由于该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好,赤城县委奖励了该校一块木质油漆匾额,上刻有“六区一乡列宁小学”。现这块匾亦存放于县博物馆,成为重要文物,供观众参观。
六区一乡列宁小学师生除教学和学习外,还经常进行军事训练,红军领导人周绯炯、漆德玮等经常来校讲军事课,帮助师生们开展军事训练。童子团、少先队和共青团员们经常参加社会宣传、站岗放哨、帮助红军家属劳动。战事紧张时,高年级学生还要为红军传递情报,动员群众参战,上前线开展宣传活动。在第四次反围剿时,该校五年级16岁女生吴尚慈随宣传队到余子店慰问演出,撤退时被敌人逮捕,在她身上搜出了一本革命歌本,问她是干什么的。她很坦然地说:“是列宁小学宣传队的!”敌人打得她遍体鳞伤,要她交待宣传队去向,她一句话也不讲,最后被敌人枪杀于商城南河湾(现属金寨县南溪镇)。
各地的列宁小学,既是青少年和群众学习的阵地,也是草命大熔炉,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大批人才,很多后来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