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城关东南9公里处张果屯乡有一个现有两千来口人的村庄,抗日战争时被当地群众誉为“吉干、小屯八路军成群儿”的抗日堡垒村─吉干。该村分东、西吉干,两村紧密相连,东吉干原有寨墙,所以又俗称寨里,西吉干称寨外。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从濮阳县向北过畔观县到东武阳县(今南乐县)地面,行至此地,太阳已落山.夜幕降临,人困马乏,刘秀与部下想在此休息一会,不料王莽追兵已至,刘秀跃马扬鞭,急急慌慌赶路,摆脱了王莽的追兵。后来这里就留下了村名“昏黑”、“急赶”,后取谐音“孙黑”、“吉干”沿用至今。
据西吉干村今年77岁的吴趁心老人讲,1942年大灾荒那一年,当时她才8岁,阴历四月十一(阳历5月25日),那天是民间传说老天爷的生日,吃过早饭,父亲去赶王落集去了,她和母亲到寨外村头的磨道房推磨,磨玉蜀黍面。忽然听到磨道旁边轱辘沟里(交通壕)有日本鬼子及皇协军的喊叫声,“快快地!快快地!冲啊!杀啊!一个活口不留!全部杀光!”不一会儿,就听到寨里枪声劈啪大作,响成一片。说来也真怪,一响枪,天也哗哗下起了雨,仗一直打到下午,他和母亲也一直躲在磨道房里不敢露头,连中午饭也没吃。
现年81 岁的西吉干村民胡凤仪老人讲,日本人要在距吉干村东北方向二十多华里的原南乐县千口乡东节村(今归山东莘县)修炮楼,八路军假扮民工混入工地,带领群众整天磨洋工,白天修晚上扒,修了好多天老是半人高,最后鬼子被迫放弃开设据点的企图,遂对张果屯一带八路和百姓恼恨无比,加紧了侦察渗透。现任南乐县供销社纪检组长的胡庆如说,听村里老人讲,当时日本人修炮楼时,我八路军化装成民伕潜入据点,趁日本鬼子在营房内午休防范松懈时,成功袭击了敌人,将敌人架在院里的枪枝成功转移出去了,其中还有一把当时很难得的歪把子机关枪。八路军都是夜里悄悄进村,摸到堡垒户家里宿营,外人都不知晓。鬼子这次偷袭,估计有叛徒或特务通风报信,敌人已摸清我军确切行踪,但敌人奸细是谁至今尚不知晓,也许成为又一个历史之谜。敌人调集了南乐、清丰据点的鬼子,从吉干村南边的孙黑村、西边的小屯村包抄过来,仗打响后,日本鬼子听到八路军阵地有歪把子机枪射击声,遂立即增兵强攻,决意夺回被八路缴获的机枪等武器。
胡凤仪老人回忆道,八路扛机枪的人叫孔大个子,他身材魁梧,作战勇猛,突围时他端着机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想为战友们杀出一条血路,可惜的是他不幸被敌人密集的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中,鬼子又用刺刀往他身上乱扎一气,腰腹部血肉模糊,鲜血流了一大片,战斗结束后,当年12岁的胡凤仪亲眼看到这一惨景,深受震撼,直到现在一提起那悲壮的一幕,仍禁不住老泪纵横。令人惋惜的是,机枪也被鬼子抢走。
敌人滚走后,乡亲们立即着手掩埋三十多位死难烈士遗体。因为兵荒马乱,村里只剩下妇孺老少,加之饥饿乏力,草草掩埋在吉干村北边的一片高坡乱坟岗地里,不时有饿狗滋扰,村民们常常自觉地去看护添土,寄托哀思。现任濮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胡计捧谈到小时候与小伙伴们下地割草,尽管坟岗地芳草菁菁,但谁也不敢上去薅草,因为看到一根根白骨感到阴森可怕。建国初期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时有外乡人来打听当时战斗情况,了解亲人下落,到高岗地荒草里拣几根遗骨带回家里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