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共内战,王缵绪临危受命手持八千份国民政府委人状,组织退到成都上百万军队,为治安保卫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确保四川安全。至到12月30日,王缵绪亲自出面在成都召开各界各民众团体宣布四川和平解放。直到12月31日,贺龙率部进入成都。
在1950年中,王缵绪上将自动解除一切权力,把自己掌控的军队和武器全部移交给贺龙,由解放军进行改编。其后王缵绪被委以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川西文物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史馆馆长等职。但他拒绝参加中共各项会议及所有职务。同年,王缵绪上将捐出巴蜀两校和家藏文物。
梁启超先生曾说:“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真实。”对历史的见解不妨见仁见智,但保持历史事实的真相是治史者必具的道德底线。秉笔直书成为历代治史者的职业操守,所以史学虽为御用学术,却有一定的独立性,这独立性素来为社会公义所标榜,受到读书人的推崇,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的荣耀。真实,对治史者来说是起码的操守,也是职业的信仰。正如哲学家金岳霖所说:“事实既是特殊的,它当然是不能重复的。”读者正是从历历个案的事实中判断历史发展中的是非得失,所以真实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可重复的历史价值。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史实,它不需要借助中间环节,直接从史料出发,用史实进行思考,它要求可靠而不虚妄,清楚而不含混的记录。有的治史者往往用全部的心力和才智,在一字一句中竟委穷源,进行训诰、勘误和注释,所谓“语语核其指归,字字还其根据”的考据学,就是为追求史料的真实性而发展的专门学科。史书在社会上具有公信力的基础。所以有真实则史书存,无真实则史书亡,真实,是史书之灵魂,失去灵魂的史书是可怕的,我们不是没有这一教训。在当代人文学科中公信力下降最严重的当数历史书,史书失去读者的信赖是史学的一大悲剧,这是当代史学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几十年来在近代史中最为遗憾的缺失,就是不敢正视历史的真实。当前最受欢迎的史学家如沈志华、杨奎松等人,究其所以,是因为他们坚持历史的真实性,以确凿的史实纠正了人云亦云的讹错。所以史书要在民众中重建公信力,必须说真话,这就是史学界要面对的现实。
作者:王平(国学大师周士琦先生关门弟子) (注:周士琦,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周祖谟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