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热血男儿,血气方刚的男儿,陕西省旬阳籍人华正懋,男,汉族,1991年12月1日,他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他从一名普通青年得到党组织培养教育后成为了高素质,有文化,有品质的一名合格军人。
他很荣幸的讲:“我的家乡陕西旬阳是革命老区,它曾经是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在秦岭巴山汉水,播下了革命红色的种子,在这里红色基因和老区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谱写了陕西三秦儿女和各族人民对革命的向往和忠诚”。
扎根边疆保国防,血性男儿有信仰。一颗红心献给党,中华儿女当自强。血气方刚的适龄青年,华正懋同学刚刚完成了大学学业后,他服从分配,听从党的召唤,踊跃报名参军。2012年12月1日他光荣参军,实现了他从小立志“精忠报国”的梦想。
红军长征在陕西时,留给了陕西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着全陕西三千万各族人民和全陕西的共产党党员,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建设“小康社会”前进道路上,战胜任何困难和艰难险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热血青年的华正懋,把自己人生立志奋斗目标定格在“精忠报国“和“家国情怀“上。他生长在红军长征途径路过的家乡,革命老区旬阳。他上大学期间,利用每年寒暑假时间,都要去参观旬阳老区红军纪念馆。红军纪念馆,位于旬阳红军镇。全国唯一用红军命名的乡镇“红军镇“,被国家授予国家级“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去红军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次他来到这里,都要认真听红军纪念馆讲解员讲:“红军老祖“的真实故事。讲解员慨括地讲叙述了红军长征途径陕南旬阳境内的过程,红军留下的真实故事和感人肺腑的生动事迹,意义及其深远影响,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莘莘学子华正懋,参军后,通过刻苦学习,刻苦锻炼,两年义务兵后,由于他在部队各方面表现突出,军事素质过硬,各方面成绩优异,部队组织上决定留他在部队继续服兵役,发挥骨干作用,他被部队转为士官。2017年9月1日他本人通过勤奋学习,报名考上了军队军事学院“陆军军官学院”。
两年军事学院学业毕业后,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他真正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至高无上的职业军人。他在军队院校里,接受了党的教育和培养,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锻炼下,像钢铁一样,百炼成钢,他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合格,作风优良,军事过硬,积极要求进步。同年,组织上批准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的人生经历,在当时来说,都离不开家庭父母的传统教育和家风家训的教育,也离不开他接受了红军长征时期,红军长征途径家乡陕西旬阳的红军精神感染,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思想的熏陶。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旬阳建立红色政权,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主席曾经讲中国工农红军红25军万里长征路途径陕西,这支红军队伍是:“中央红军之向导“。红军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许许多多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万余名陕西儿女随红军长征或者是北上抗日,投入抗日战争烽火第一线,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勋。
他军事学院毕业后,主动申请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去,到西藏去,实现自己愿望,人生理想和青春梦想。就是:“继承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保卫国防,保卫西藏,保卫边疆的神圣使命”。永远牢记着毛主席提倡的:“继承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就是自己人生追求。好男儿志在四方,砥砺前行有方向。中华儿女当自强,家国情怀记心上。
人非草木,谁说无情。他一进西藏,就深高原反应,头昏目眩,西藏气候环境恶劣,自然条件比较艰苦,他自己鼓励自己,心里告戒自己,一定要坚持,要克服困难,心里也展开自我思想斗争。此时此刻,他想起了革命老前辈留下的誓言:“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一句民谣,作为他安心部队,扎根边疆的服兵役的精神动力。
事后,组织上分配他去了西藏藏南墨脱县边防前哨实习,墨脱县与印度,尼泊尔,中国三国境交界处边境地区,这个地方是西藏地区最后通公路的地方,气候条件变化无常,反复无常,一会儿下雨,一会儿飘着雪花,一会儿烈日炎炎,一会儿暴风骤雨,一句话:“东边日头西边雨,寒暑雨雪不奇怪“。尽管如此气候,他也没有在困难面前畏惧退缩。
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块神秘的西藏高原,鲜为人知的古老而神奇的地方,伴随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越长征脚步声而闻名世界。毛泽东主席曾经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那以后,“雪山草地”成为西藏和川西北的代言象征,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座巍峨高大不朽的丰碑。
想到这些,他曾经也有过的自我斗争,思想矛盾,焦点和遇到的实际困难,他面临着进藏三难命运决择就迎刃而解了。三难就是:“调动工作难,提拔干部难,选择对象难“为什么呢?实事求是说:部队干部形象比喻,一个萝卜一个坑,优秀军人干部,一进入西藏一干就是好几年,军人进藏容易,出藏难。
首先,要适应这里自然气候和生活环境,部队大龄青年,选择对象一般的女孩子一听说西藏当兵太遥远了,考虑个人问题比较多,聚少离多。面临嫁给军人就是要有思想准备,乐于奉献的精神。这是客观存在的实事,不可回避的矛盾。
光阴似箭,10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他一参军,都是在单调乏味的军营里度过的,困难和荣耀相辅相成,有收获,也有得失。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一进藏,就到了最艰苦地方去,他像当兵一样,第一个踊跃报名,走进红色岁月里,去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主动去接受革命传统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
他经过了西藏高原反应残酷的艰苦环境锻炼和适应,他也经受了西藏高原的病因如痛风,缺氧或者是氧过剩等西藏高原病理考验,一个人的心态,心境,心情,决定着对环境的态度,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的政治思想觉悟,决定一个思想境界和追求的信仰。
华正懋,他用党的信仰,他用军人誓词,诠释了他人格魅力,就是:“军人军旅铸军魂,爱国爱党爱人民。踊跃报名去西藏,陕西人民好儿郎。青春热血献给党,革命种子幸福花。华氏儿女树榜样,家国情怀胸中装。
如今,他在西藏看到的一切是神圣的,纯洁的,高尚的自然环境,一个人有什么心态,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理想,他就会看到他人生中什么的美好景色,可以说:“情景交融”也触景生情,寄景于情。
现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和平年代,在建设时期,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雪山草地,重新评价雪山草地在建设时期的作用。现在的西藏不是过去一穷二白西藏,荒无人烟的西藏,更不是不毛之地,苦寒之地,贫瘠地方,它被誉为“世界屋脊““风景帝国““旅游圣地“。
美丽的新西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人间天堂”“人间瑶池”“童话世界”被联合国组织列为“国际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的地域。这里有着民族统一性,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又有着自然气候差异性,自然气候的独特性。
由于西藏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自然形成一山一景色,一冰川,一寨一幅画,美丽西藏,绿水青山,山清水秀,气势磅礴的喜马拉雅山脉成为世界遗产。雪山高原,江河纵横,广袤高原草原,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叙述着远古呼唤,一山一水,一江一河,雪域高原上设成了天路,通往“人间天堂“。
这里,保留着早已在民族大融合中大潮流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的西藏民族风情。每当你来西藏旅游,走进人间圣地,走进藏寨,羌村,热情的藏民,羌民献上吉祥哈达,端上酥油茶,敬上青稞酒,热情好客的藏民,自然融入的民族大团结之中,体会到藏汉一家亲。还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色。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灿烂的西藏民族风情画卷。
他很自豪地的说:”我扎根边疆西藏,为保卫祖国国防边境,保卫祖国边疆和平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青春无悔。这里有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小金县“达维会师“红军遗址为代表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有汗牛歌舞,锅庄舞宅庄,结斯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这里有达维喇麻寺,长坪喇麻寺,结斯喇麻寺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资源,这里有嘉绒土司,丹巴土司,穆平土司为代表的土司文化,这些都是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发展历史的重要社会资源。
可以说,在中国西藏民族历史地位是很高的,它不仅仅是红色西藏,民族西藏,文化西藏,过去的雪山草地是红军途径的地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西藏是农奴社会,曾经被西方列国侵略过的地方,作为军人始终牢记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深刻教训。
历史上经历了第二次长征,第一次是红军长征途径西藏,第二次长征是毛主席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进驻西藏,他们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官兵指战员,提出了响亮口号:“继承红军长征光荣传统,和平解放建设新西藏的神圣使命”。
我们人民军队,在西藏肩负着祖国的重任和重托,誓死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边防有我。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为中国革命争取民主独立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再一次进入西藏,为解放西藏农奴社会,使得西藏人民获得新生,农奴翻身做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