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龙狮)致敬英雄,缅怀英烈,同心协力,关爱遗属。2022年2月17日下午,由中华英烈遗属专项基金发起的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十三周年座谈会暨新时期烈属关怀协同创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英烈流血牺牲,流血牺牲,而每一个烈士都是广大遗属心灵上的伤疤。会议在《心灵的伤疤》公益视频中启动,片中毛岸英烈士遗孀刘思齐的肺腑心声,引起共鸣,感动全场泪目。
会议由中华英烈遗属专项基金主任李少凌主持。他说,前赴后继的中华好儿女,为正义的事业冲锋在前,不惜流血牺牲,可歌可泣。我们从事帮扶英烈遗属专职工作二十三来,困难无其数,从来没动摇!支持我们一路的精神力量就是英烈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自卫反击战的先烈和英雄,就是不能忘记他们的流血牺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血染的风采,铭记且致敬。我们要携手更广泛的力量,为烈士的家属做好力所能及的帮扶。更要协同各级政府和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爱英烈遗属,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战斗英雄王曙光,当时在老山前线著名的“李海欣高地”任见习排长,勇敢顽强荣立一等战功。他以第一视角,回眸血与火的硝烟岁月,在1987年11月的作战行动中,不慎触雷炸断双脚,战后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忘不了生死战友情,放不下全新的使命。凯旋归来几十年,他和他的战友一直奔走在帮扶烈士遗属的路上,从未停下温暖烈属的活动,辗转奔走、查询慰问,每当他们一身戎装站在烈属面前,彼此的热泪盈眶,亲切问候,都足以慰藉一路的风尘与疲惫,温暖抚慰彼此的心灵。他在发言中多次提到,作为距今最近的一场战争,英烈遗属,尤其是他们的父母,正在快速老去,我们要带动人们和全社会对烈属的身心双重尊重,以及具体精准的帮扶,关爱烈属的事一刻都不能等……
不负英雄热血,不能让遗属流泪,中国退役军人艺术团团长焦鲁宁满含热泪,向与会同仁致意,并深情讲述这些“曙光式”英雄们,残而不废,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同时提出“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实事求是、精准关爱”的实务工作建议,引发共鸣。
中纪委原纪检干部秦次森强调协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各界力量,创新工作机制,优势链接,形成纪念英雄、关爱遗属、创新传承的新时期烈属帮扶模式,实务有力度,用心有温度。
广东省希贤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曹忠发在发言中以希贤文化和教育愿景,分享了公益事业的愿景与路径,更以资本思维、精准帮扶和从实际出发角度,直指烈属关爱工作的全局性和时效性,总体规划要有高度、深度,具体措施更要有态度、力度。情怀不仅可以大处着眼,也可以小处着手,让关爱具有时效性和持续性。并综合各方建议和意见,提出“八一协同计划”,为下一次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项目。
北京宝沪企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方小琴既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又有丰富的公益帮扶经验,结合自身从香港到内地的红色主题、公益主题活动,进一步阐明实施的要点和价值,更加愿意作为一名中华英烈遗属关爱事业的志愿者,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一起走向未来。在非常之日,用真挚发心,纪念英烈。
英雄公益基金秘书长房东表示,英雄是生命的荣誉,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英雄文化是民族的力量,贯穿古今,作用未来。在父辈和祖辈身上,他近距离地看到了、感受到了英雄风骨,在会议中,更在战斗英雄的言谈中,得到“精神不朽、战斗不止”的精神洗礼。并代表组织积极表态,响应李少陵主任的“常务议事会议”号召,感召更多同仁,为烈属尽一份心与力。
作为与会的新生力量代表,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生农办王娜、中国林促会生态振兴智库召集人邵晓婷,称作自己是基金新人、生态老兵。同样是流泪看完《心灵的伤疤》、听完先进党员、战斗英雄的两个战场事迹,感触也是相近,整场会议更像是一堂初心党课。基于各自的心得与经验,拿出脱贫攻坚的智慧,发挥攻坚拔点的战术,针对烈属帮扶的现状,形成“凝心、汇智、聚力、攻坚”的老山联动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