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塘前乡,旧属清流县仁里乡北团里,地处清流最南端。北团里包括古坑、李家、吴家、上琴、塘前、迪坑、罗坑等地,这里山高林密,因交通极其艰难。为便于管辖,1959 年塘前公社由清流县划出归连城县。然而,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塘前却由于其独特的山地环境和交通区位,尽管交通困难,却是清流南部通往连城的必经之路,成为中央苏区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力红军进行反“围剿”战斗的重要战略通道。当年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经行往来塘前,开展革命斗争,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义园堂”屋主张锦文以团防局局长的身份作掩护,暗地里支持帮助红军,并鼓励儿子张鹤翔参加红军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塘前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和反“围剿”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园堂
为进一步扩大和巩固闽西苏区,1933 年 2 月至 11 月间,根据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驻连城红军在地方红色武装的配合支持下,多次攻打清流李家、灵地一带的刀团匪。1933年 4 月,由汀连独立团改编的闽西红军独立 9 师的一个团再次由连城出击灵地,乘回师之际,一举攻克小塘前土堡。塘前土堡实质上是一个“砖堡”,始建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经过历次增建重建,最终呈现为方形、三层、中天井,内设斗式条窗作火枪射击孔,具有一定防御能力的堡垒。该堡明间设厅,次间、稍间为房,四角设粮仓,仅在南墙底部中间开设唯一的券顶堡门供人出入,坚固异常。当时,逃入其内的童子兵、刀团匪、土豪等企图凭借坚固的土堡负隅顽抗。“义园堂”的主人张锦文此时已被红军秘密发展成为红色地下交通员,他及时为红军提供重要情报,说明土堡虽坚固但体量小内存不足,难以长期支撑下去,只要困住它不用多时里头的人便会乖乖投降。在红军猛烈攻击和革命群众的踊跃支持下,塘前土堡内的土豪劣绅和刀团匪果然没能撑过久便缴械投降。
塘前土堡
此战,红军活捉刀团匪、童子兵和土豪百余人,缴获粮食以以及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品甚多。攻克小塘前土堡,极大的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不仅为此后连城红军进一步打击清流李家、灵地等地刀团匪奠定了基础,同时还给当地贫苦农民以极大鼓舞,为稳固和扩大闽西苏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汀连清苏区更加紧密连成一片,并为此后中央主力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1933 年 11 月 8 日,闽西红军独立 9 师一部在连城独立营配合下,对灵地新老两个“土围子”发动最后攻击。红军以塘前为前进基地,在塘前进行充分准备后,采取土法制作“棺材炮”,将灵地“新土楼”一角炸开,龟缩其中刀匪和土豪300 余人惊恐万状,纷纷缴械投降。11 月 15 日,红军在连城召开全县庆祝红军打开灵地土围子的伟大胜利大会,塘前有群众前往参加。
《红色中华》消息——连城红军攻克林地土围
相传,这次战斗结束后,红军在塘前驻扎了三天,组织贫苦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一部驻扎在塘前村“义园堂”大屋。“义园堂”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当地张姓大户人家的房子,一进两厅,土木结构,左右厢房、横屋对称分列,占地 1300 多平方米,内有 37 间房和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坪,坪中间有卵石铺砌的八卦太极图,十分精致。红军战士借来老乡的门板,迅速在大坪里搭起一排简易的铺架。至今,在大坪靠近前厅的沟边还留下当年红军埋桩挖坑的痕迹。相传,当时红军战士急忽忽地地坪内挖坑埋桩,差点将八卦太极图破坏掉,受到红军首长的严厉批评。红军几次进驻塘前,都是纪律十分严明,买卖公平。红军战士还为群众担水、劈柴、扫地。张锦文见到红军可亲可敬,主动为红军当向导带路,帮助红军砻谷子、送柴、送菜,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红军住。但红军不扰民,仍然是用门板、稻草铺地、夜宿屋檐下,睡在空坪上。红军在“义园堂”等处写下大量红军标语。据“义园堂”现主人说,早些年这大屋前后两个厅的白灰墙上写满了红军标语,至少也有三十几条。由于房屋维修和老化破损,如今大多标语已经灭失,仅在天井左侧白灰墙上保存下两幅红军标语,字迹虽十分模糊,但仍隐约可辩:“红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帮军阀来打工农红军;不要帮军阀来打工农……”,落款“红军宣”。
“义园堂”红军标语遗迹
1933 年 11 月 8 日,连城独立营配合红军一部对灵地新老两个“土围子”发动最后攻击。此战红军取得重大胜利,彻底歼灭了清流李家、灵地一带的刀团匪,红军携带缴获来的大量武器和其他军用品凯旋而归,途经塘前仍在“义园堂”等屋宿营,进行短暂休整。这一时期,塘前广大贫苦群众在红军帮助下,纷纷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自己的革命政权,并建立贫农团、妇女会等革命组织。贫农团成员积极协助红军筹集粮款,打击土豪劣绅;妇女会将妇女组织起来,为红军编织草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张锦文主动将“义园堂”3 个谷仓打开,除留少量稻谷自食,其余悉数卖给了红军。他还领着红军在村内打了几家土豪,筹集了大量粮食。为答谢塘前百姓无私帮助,红军离开时,首长将随手携带的一把佩刀赠与张锦文作留念。
红军赠与张锦文的佩刀
“义园堂”左边有一三眼相连的泉井,长年清泉汨汨不绝,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红军泉”。关于“红军泉”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当年,红军在塘前村宿营时,因久旱未雨,塘前村里的几口水井相继见底,一下来了这么多红军队伍,村民吃水要到村外的溪边去挑,战士具很过意不去,就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吃水问题。红军战士突然发现,其实“义园堂”屋子旁边几个泉眼出水量很大,只是没有利用好,大多泉水白白浪费了。于是战士们地将石头凿开,挖了一口储水井,并搬来条石等修建井台,方便村民汲水和洗漱,解决了部队和老百姓的饮水问题,群众感激地称之为“红军泉”。红军开挖泉眼后,这泉井里的水从未干涸,无论冬夏水量都十分均衡,水质异常清澈,成为当地老百姓引以为傲的谈资。“红军泉”不仅在当时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更是进一步拉近老百姓与红军的距离。无论冬夏水量都十分均衡,水质异常清澈,成为当地老百姓引以为傲的谈资。“红军泉”不仅在当时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更是进一步拉近老百姓与红军的距离。
塘前“红军泉”
1934 年 7 月 16 日,寻淮洲率领由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由清流途经塘前,准备东渡闽江执行北上抗日战略行动。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在塘前短暂停留,在打击刀团匪的同时,还进行筹粮筹款、补充士兵,支持当地红色政权政设、宣传中共抗日主张。期间,抗日先遣队一部住在“义园堂”里,一部住在“宝鉴堂”。“宝鉴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 1433 平方米,建筑面积 642 平方米。由门楼、天井、下厅、上厅及左右横屋等组成,布局呈对称分列,地面为三合土,屋内现还完整保留先遣队留下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等红军标语。2018 年,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塘前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鉴宝堂”
由于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之际,刚打完一场战斗,人员伤亡严重,需要临时补充大量新兵。此时,由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人员和武器都很不充足,而七军团以北上抗日的名义出征,决定其此行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需要携带大量印刷宣传品。中央为此提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印制了大量宣传品,有 160 多万份 380 余担。将这些宣传品安全有效运抵敌人后方,发挥“投枪、匕首”的作用,在当年交通运输极端不便的条件下,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搬运。为此,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闽西后作出决定,当即作出决定继续在宁化、清流等苏区招募补充一批兵员,主要担负挑运工作。因为塘前革命基础条件好,群众觉悟高,粮食征集和补充兵员更加容易。相传,抗日先遣队伍经过塘前时,张锦文顾全大局,利用自己团防局长职务之便,鼓励儿子张鹤翔参加红军的同时,还动员手下的民兵协助支持红军开展工作。张鹤祥从小自比班超,不满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他十分赞同红军为了穷苦大众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政治主张,渴望建功立业,毅然决定参加红军,悄悄地跟随先遣队北上抗日。在战斗中,他表现十分勇敢,轻伤不下火线,英勇牺牲。当时,张锦文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安全,一直瞒着外人没有明说孩子参加红军牺牲的事情,只是宣称孩子出外谋生多年至今未归。当年,塘前其他各村也有一些贫苦群众加入红军挑运队伍,有的直接参加红军跟随队伍北上抗日,这些人都在此后作战中光荣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