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回想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吟咏的《七律·到韶山》之作(组图)
2021-09-08 10:49:56
来源:盟北朝阳医务支部
作者:穆军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在毛泽东的全部诗词正文中,目前公开发表的诗词有67首之多,所记录的第一首诗词是1910年毛泽东外出求学所作的言志诗«七绝·改诗呈父亲»,最后一首诗词时1973年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毛泽东生前有过三次正式发表自己诗词作品,第一次是1957年1月25日出版的«诗刊»创刊1月号,总题为«旧体诗词十八首»;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正式发表37首诗词,«沁园春·长沙»是开篇之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为压轴之作;1976年«诗刊»1月号,总题为«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生前最后发表的两首词。近年根据毛泽东的手稿陆续发表了28首诗词,总共67首诗词。但是,毛泽东一生之中67首诗词,《七律·到韶山》,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吟咏的的诗词之作,也是毛泽东为家乡写就的唯一一首诗作,足见这首毛泽东在人生之中的分量,这是为什么呢?

    那要追溯到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乐发源地的韶山,一名韶山冲。韶山:位于湖南湘潭西北部90里,群山怀抱,林木葱茏,风景秀丽。西南又韶峰,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虞舜南巡经过此峰,演奏韶乐,因而得名。韶峰山麓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的第一声啼哭便从这里的一间房子里来到世上,和同乡同伴一道去放牛割猪草,或者嬉水上学堂,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1902年,毛泽东在父亲毛顺生的安排下,到离家不到200米的南岸私塾读书,接受启蒙教育,老师邹春培;识字之后,父亲毛顺生就开始让毛泽东学习珠算,帮家里记账;1904年秋,到韶山关公桥私塾读书,老师毛咏生;1905年春,又先后就读于韶山桥头湾﹑钟家湾,老师周少希;1906年秋,入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老师毛宇居;1907年,毛泽东暂时停学,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毛泽东父亲的本意,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像自己一样富裕的农民或者精明的粮商。于是,在毛泽东17岁那年,在他父亲决定送他去湘潭的米店学徒的岔路口,毛泽东动用了各种方式,说服父亲改变了主意,答应他外出求学。1910年,在毛泽东走出韶山到湘乡县东山学堂外出求学的那一刻,临行前改写了一个叫月性的日本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韶山生活17年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后,后来到长沙求学,常回韶山。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民协会,领导故乡人民革命。1927年1月,毛泽东在考察湖南五县农民运动期间,回到韶山,调查了五天。这次考察,他步行一千四百余里,历时三十二天,掌握了大量资料。同年2月,毛泽东回到武汉,在武昌都府堤41号赶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讴歌农民运动的伟大创举。随即,同年秋天,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韶山。

    离开韶山冲的毛泽东,到了长沙﹑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到了广州﹑到了武汉﹑到了瑞金﹑到了遵义﹑到了延安﹑到了西柏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然曾多次到湖南视察工作,但由于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日理万机,都没有回过故乡韶山。直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才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这也是毛泽东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了趟故乡韶山,从1927年初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已经整整32年了。26日清晨,韶山还没有醒来,毛泽东就踏着乡间小路,来到父母的墓前,献上一束苍翠的松枝,深深地鞠上三个躬,虔诚地说了以下8个字:“前人辛苦,后人享福。”此时的毛泽东脑海中浮现出38年前,正是在1921年正月初十,毛泽东回到韶山,带上毛泽民 、毛泽覃2个弟弟和毛泽建1个妹妹给父母上坟作了告别,离开韶山,日后都成长为中国革命的坚强战士,成为了流芳百世的英雄。遗憾的是,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都为革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阔别38年之后,只有他一个人回到了父母的墓前,此时百感交集的毛泽东胸中似乎已经油然而生地酝酿出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伟诗篇。

    下山途中,毛泽东对随同人员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师长、同志和朋友,还得承认。”然后看了旧屋和邻居,在他自己住过的卧室里面一张悬挂的母亲合影照片前,眼中噙着泪水,久久地凝视;最后看他自己题写校名的韶山学校,并与师生们合影留念,戴着红领巾,留下一张至今让人们能听到笑声的照片;下午4时左右到韶山水库,他兴致勃勃地畅游了两个小时;回招待所途中,又视察农业生产情况,站在山冈上,波浪起伏的千顷稻田和正在田中挥汗劳作的人们,尽收眼底,心潮澎湃;晚上专门请了几桌客,参加的有韶山的老党员和当年的老赤卫队员﹑儿童团员﹑妇女联合会员﹑烈士家属等革命老人,忘不了乡亲们的毛泽东,望着韶山党支部第一任书记毛福轩烈士遗孀贺菊英老人深情地说:“毛福轩是个好同志。他为革命牺牲,很光荣。”用手中的一杯薄酒,他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意。

    深夜时分的毛泽东,送走了客人们,他依然沉浸在陶醉之中。三十二年的风烟岁月,三十二年的故园情思,三十二年的乡亲面容,三十二年的家乡巨变,如何不让他思绪联翩,百感交集。夜不能寐,诗思喷涌上诗人的心头,27日黎明时分,毛泽东吟咏成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到韶山》,毛泽东最早起的题目叫《归故里》。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毛泽东用回忆追叙的方式,艺术地概括了韶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深情地歌颂了韶山人民的伟大志向和英雄气概,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前景,揭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诗中对应用的神话﹑人物﹑风物﹑历史﹑地理和古典诗文加以时代观照,改造和重铸,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及明朗欢快的旋律,使诗的境界大为开阔。纵览全诗:首以“别梦”开端,暗示回到故乡,而又荡开到“三十二年前”;末以“喜看”作结,正面形象歌颂。由“咒”而“喜”,绾合首尾,真是真情壮采,自然浑成;句句都是直抒胸臆,合读恰成一篇气势雄厚的革命史诗。

    当年,怀着“改造中国和世界”这一理想离开家乡的毛泽东,有着鲜明的爱憎。“黑手”代表着恶势力压迫,“红旗”昭示着反压迫斗争,前赴后继的人民牺牲精神和今天的光明新天,构成了诗人的大喜大悲。1959年9月13日,毛泽东在至胡乔木的信中说:“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1961年出版毛泽东诗词英文版时,郭沫若曾问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黑手高悬霸主鞭”的黑手指谁,因有人释为人民,有人释为反动派。毛泽东回答指反动派。1978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在毛主席身边读书》一文说:“1975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曾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帮助患眼疾的毛泽东读书。一次,毛泽东让芦荻读王粲的《登楼赋》,当分析赋中表现的王粲怀念故土思想感情时,主席说: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旧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随后又说,他写《七律·到韶山》的时候,就深切地想起32年前的许多往事,对故乡时十分怀念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反革命的黑手镇压下,农民的革命失败了。但是如毛泽东所说:“八月七日,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党决定武装反抗,即是多壮志,敢于斗争,敢于革命,敢于争取胜利,革命终于取得胜利,使日月改换成了新天,改换成了新社会。就像毛泽东父母等无数个前人的辛苦,和毛家毛泽民 、毛泽覃 、毛泽建等无数个烈士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看到过去的农奴现在成了劳动英雄,他们的劳动果实都告丰收在望,在晚风中成为千重的波浪。在夕阳中农家煮晚饭的炊烟袅袅升起时,遍地的劳动农民欢快地收工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毛泽东的名言,韶山这片土地和整个中国一样,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追求和奋斗,才使山河旧貌换了新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徐向前元帅一家的全家福(图)
·下一篇:无
·徐向前元帅一家的全家福(图)
·一部“新发现的《红星照耀中国》”(组图)
·刘建将军:纪念康克清奶奶诞辰110周年(1911.9.7~2021.9.7)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老促会 县老区办:开展“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调研(组图)
·特稿:八符格品牌故事:创立之初就是为你(组图)
·特稿:《东方红》作者李有源收到日本“虹之会合唱团”寄来的几封信?(组图)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完成革命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
·特稿:闽粤赣边纵队李燕华女老战士访梅县区松源镇老区(组图)
·特稿:缅怀伟人:年年不忘九月九代代永唱东方红——献给开国领袖毛主席九月九日逝世45
·特稿: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 主席逝世45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回想毛泽东在新中
徐向前元帅一家的全家福(图)
一部“新发现的《红星照耀中国》”(组图)
陈龙狮:(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组织
刘建将军:纪念康克清奶奶诞辰110周年(1911.9.7~20
刘建将军:纪念康克清奶奶诞辰110周年(1911.9.7~20
刘建将军:纪念康克清奶奶诞辰110周年(1911.9.7~20
石继增:白露
周宗胜、黄积福:福建省连城县老促会 县老区办:开展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老促会 县老区办:开展“红色革命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