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红军军装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刘型调到北京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地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农垦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等职。
“父亲因工作需要,一直有专车,但他严格要求家属,从来不让我们乘坐他的专车。有一次我母亲想搭他的便车到朝阳医院看病,就碰了父亲的一个软钉子:‘你不是有月票吗?为什么不坐公交车?’作为领导干部,他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的。”
1970年, 刘松柏和同在保育院长大的梁汉平结了婚。“70年代的婚礼,也兴照个简单的结婚照,或出去旅游或请亲朋好友聚聚。时髦的人还追求‘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刘松柏说,“但我们既没有照结婚照,也没有追求‘三大件’,而且没有请任何亲朋,只有双方的妈妈参加了婚礼。”
北京结婚有个风俗,要“里外三新”。梁汉平知道刘松柏喜欢军装,就送了她一件解放军的冬装。婚礼在北京六一幼儿园(原延安第二保育院)举办,两位妈妈从食堂打来了忆苦饭:糠窝窝和野菜。“梁汉平的妈妈是六一幼儿园的园长,她本可以为我们借一间好点的宿舍来结婚,但作为党员干部,她严格要求自己,只给我们借了一间仓库。我们把旧仓库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了窗帘。没想到,晚上睡觉时才发现,仓库还有天窗,我们躺在床上能看到星星和月亮。现在回想起来,新婚的夜晚,闪烁的星星、明亮的月亮和我们做伴,简直太浪漫了!没过两天,妈妈就把借的仓库还给了单位。”
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刘松柏就把这些延安故事讲给后辈听。“女儿长大后,我们要求她参加‘红军第三代’培训班的学习。女儿在革命老区的农民家里吃、住了一段时间,听了许许多多老红军的故事,流下了热泪。她回来后,跟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现在理解了姥爷在世时,为什么不让姥姥搭他的公车了!’她真正理解了,老一辈革命者都是无私、无畏的,他们心里想的、行动中做的都是为人民、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2001年,刘松柏和梁汉平的女儿也结了婚。女儿主动要求,在婚礼上穿红军军装结婚,以此表示对红军的敬仰、对红军精神的学习和继承。
刘松柏非常欣慰:“当年我的父母在延安是穿草鞋结婚的;而我是吃忆苦饭结婚的;现在,女儿又穿上了红军军装结婚。我们家几代人的婚礼,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曲。通过结婚这件事,我们把红色基因、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