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龙狮)2021年8月28日上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35周年,由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主办,安徽省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协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即“董必武手迹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幕。本次展出的100幅董必武同志题诗、题字手迹,是从董老1938年到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来的,其中大多数作品为首次公开,具有较高的政治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据记者获悉该展将免费对外展览展示,从8月28日到9月3日止,欢迎中外游客参观学习!
董必武同志终生酷爱书法、诗书俱佳,九十高龄时仍坚持习字,其生命不止,学习不休的精神令人敬佩。他老人家的书法功底深厚,楷书凝重端庄、雄浑遒劲;行书清新飘逸,如行云流水,有浓厚的书卷气息。晚年时自评:“我虽不善书,好书莫如我。”
出席“董必武同志手迹展”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董必武之女董良翚、女婿张力理、陈云之子陈元、女儿陈伟华、乌兰夫之子乌可力、陶铸之女陶斯亮、邓子恢之女邓小燕,薄一波之子薄熙成、郭沫若之女郭庶英、陈毅之子陈昊苏、罗瑞卿之子罗箭、罗荣桓之女罗北捷、周恩来长侄女周秉德和侄子周秉和、粟裕之子粟戎生和粟惠宁、徐向前之子徐小岩、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彭雪枫之子彭小枫、韩先楚之子韩毅、顿星云之女顿云润、罗青长之子罗援、张鼎丞之女张延忠、包尔汉之女伊丽苏亚、谢觉哉之子谢烈、朱德外孙刘建、林伯渠外孙齐放、邓华外孙徐继华、彭德怀侄外孙张峰、陈赓孙女陈怀申、李克农孙女李靖、吴玉章孙女吴本立、王震孙女王京京、肖劲光孙女肖雨青、徐海东孙女徐梅梅、洪学智孙女洪蕾、许光达孙女许雪青、汪峰孙女王珑、徐特立曾孙女徐凯等数位革命家后人出席开幕式。
董必武之孙董绍新代表董老亲属致辞,并现场宣读了董老原秘书任建新的夫人牛立志发来的贺信。他说:董必武同志一生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在军运、民运、组织、宣传、统一战线、隐蔽战线、政府、立法、司法、教育、外交、财政、金融、监察、救济、林业等诸多领域的工作中业绩辉煌。对党忠诚且政治立场鲜明,在党内外有着很高的声誉。但他为人谦虚低调,“辟地开天功莫与,耕云播雨业无称”即是他真实的写照。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云之子陈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之子陈昊苏,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孔原之子孔丹,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青长之子罗援等与现场嘉宾分享了父辈们与董老之间的革命友谊。陈昊苏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光荣礼赞老英雄,建党初心创始功。百岁军征诗意永,千秋伟业战旗红。工农奋起开天地,华夏腾飞起巨龙。时代风云还进取,同怀前辈仰青松。”
最高人民法院行装局局长黄文俊、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孙硕、香山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徐中煜、中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兼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湖北省档案馆馆长刘仲初,以及为此次展览提供支持的数十家纪念馆负责人到场祝贺。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董必武手迹为1:1复制件,其原件现分别收藏于数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每一幅诗词手迹原件都十分珍贵,具有较高的政治、艺术价值。2016年至今,董必武之孙董绍新与孙媳黄琼珍奔波于全国几十家纪念馆之间,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收藏单位和个人满怀着对董必武同志的崇敬之情,对手迹展的成功举办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如此珍贵、丰富的董老手迹得以首次集中呈现。
记者发现,在这次手迹展中,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姚建平以董老为上海一大题词和上海一大会址为背景的苏绣作品《百年风华》,吴彩霞绣制的作品《初心启航》呈现董老重返南湖再见红船和烟雨楼时的题诗;青年画家米巧铭以上海一大时期董必武形象创作的油画《青年董必武》,知名画家薛海涛以董老参加联合国会议为时代背景的《董必武在旧金山》等作品,为手迹展锦上添花。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法学家,是党和国家第一代卓越领导人。中共一大在我党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人生迥异。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位一大代表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说:“1951年中央文史馆成立,董必武副总理代表政务院致辞,引用庄子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钜’,谓前程之远大;1956年,董老为‘一大旧址’题写了‘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几十个人到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成就。”
据了解,“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得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政协文史馆、上海一大纪念馆、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光明日报社、湖北省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学院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黄山风景区档案馆、贵州省博物馆、海南省档案馆、中共湛江市委、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襄阳市档案馆、红安县文化和旅游局、董必武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曹禺纪念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黄冈博物馆、厦门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旅顺博物馆、北京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五十多家单位、院校和个人提供的资料,还有安徽省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锦绣国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成功举办本次展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附件: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同志于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清贫的教师家中。十八岁考取秀才。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团体日知会的影响,拥护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并在武昌军政府中担任工作。1914年他在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曾会见亡命日本的孙中山先生。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的险恶环境下,他毅然参加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策动讨袁的军事活动,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坚持斗争。这些,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总结中国旧董必武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对比俄中两国革命成败的经验,从中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走孙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列宁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实现由激进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1920年,他和陈潭秋等同志共同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一名优秀战士,董必武同志走上在中国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新的革命征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期间,董必武同志是湖北省和武汉地区轰轰烈烈大革命运动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在湖北和全国都很有声望。他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和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身份,作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在发动工农群众、创办革命报刊、争取军阀部队起义、支援北伐胜利进军等等方面,都取得出色的成绩。特别是放手发动拥有二百几十万农协会员的湖北农民运动,形成强大的革命声势,同湖南农民运动交相辉映,对促进大革命迅速向长江流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当时他的工作中也难免带有党的幼年期的弱点,但是,他对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和支持工农运动的坚定的原则立场,是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领导人的立场相对立的。董必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以重金悬赏通缉董必武同志。他毫不畏惧,迅速转入秘密活动。1928年受党的派遣到苏联学习。他抓紧在那里的三年多时间,刻苦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注意联系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践经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为他后来坚持毛泽东思想和提高领导工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1932年他回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10月起,他参加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年近半百,历尽千难万险,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更是热烈拥护和坚决支持。在党中央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地批判张国焘的错误,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为培养大批党的骨干、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付出巨大的精力。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同志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他协助周恩来同志,参加同国民党当局的谈判,领导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抗战初期在武汉,他利用合法身份和他在湖北广泛的社会影响,大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宣传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人民战争思想。他直接领导中共湖北省委,抵制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干扰,团结当地爱国人士,创办七里坪、汤池等训练班,为开展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培养大批骨干。到重庆后,他作为中共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或是同我党其他参政员一道,或是单枪匹马,在这个会议上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活动进行英勇机智的斗争。他模范地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各阶层爱国人士、地方实力派和国际友好人士,为坚持国共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开展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作出重大贡献。1944年党中央提前为他作六十大寿,对他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党中央在贺电中说:“现在你正代表着党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地位,高举着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不屈不挠地奋斗着。你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老战士,你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庆祝你的生日,将感到光荣。”
1945年4月,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向旅美侨胞和国际人士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解放区各方面的成绩,扩大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