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列宁小学是全国仅存的两所以“列宁小学”命名的学校之一。学校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这里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西北门户”,也是金寨县乃至六安市、安徽省内目前红色遗址遗迹最集中、最完好、最突出的一个红色小镇,享有“一座完整的苏维埃城”的美誉。列宁小学其前身是1930年由境内苏维埃政权创办的“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其光辉的历史已经录入《中国教育大词典》,1961年,列宁小学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之一。
1929年立夏节起义胜利后,中共商城县委和红三十二师在瓦屋基创办了苏区第一所小学——六区一乡列宁小学,红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其虚、副师长漆德玮、参谋长漆海峰等亲自兼职授课。小学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学校面向工农,废除旧规,很受群众欢迎。创办时有4个教学班、1个早晚识字班、适龄儿童和成人均可免费入学。学校由苏维埃政府管理,校长由乡苏维埃主席、共产党员周德谦兼任,专职教师4人,学生百余人。共青团支部受委托领导学习工作,成立学生公社,下设总务、教育、卫生、宣传、音乐5股。学生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参加劳动,站岗放哨,开展政治宣传活动。这所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把教育文化事业建筑在广大工农群众身上,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发挥出他们的伟大创造能力和新思想,以完成整个革命任务。六区一乡在革命之前,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只有几个学堂,也都是地主豪绅掌权,贫苦农民走过学校门口,望也不敢望一眼,更没有机会让子女进学堂了。列宁小学兴办之初,学生也只有七八十个,每天上完课,老师、学生就在宣传股和教育股的安排下,分小组敲锣打鼓下乡宣传。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后,大部分学生参加红军,学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焚烧,学校的76间校舍大部被焚毁,列宁小学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列宁小学进行了重修并继续办学。列宁小学校名沿用至今。
列宁小学的学制为5年,初小3年,高小2年。初级小学课程为国语、算术(包括珠算)、音乐、图画和体操。高级小学课程为国语、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唱歌和军事教学。教材内容广泛而丰富。其中一部分教材是县级以上苏维埃文教委员会编印的,一部分是教师自编的教材,还有上级下发的宣传材料。课本注重讲解革命道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学校还切合苏区革命斗争的实际,注重教育与政治文化、生产劳动、军事知识、社会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站岗放哨、维护治安、开展宣传、慰问红军、帮助群众识字扫盲等社会活动,每周还要参加生产劳动,帮助烈军属挑水砍柴、耕种土地、收获庄稼等。当时列宁小学活跃着一个组织,那就是儿童团。这些儿童团员臂戴红袖章,手持红木棍,配合赤卫队在交通要道站岗放哨,盘查来往的行人。每天晚上,儿童团都会在村头、校门口站岗放哨,认真地检查路条,盘查情况。列宁小学的学生们还常常一边帮助群众劳动,一边进行革命宣传,深入农村进行“扩红”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由这所学校毕业参加革命而幸存的被授予将军军衔的有五位,他们是周纯麟、邓忠仁、吴作启、陈明义、陈诚。如今列宁小学内部,基本按照革命时期的内容进行布置,通过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党性教育,传承他们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甘为革命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发挥了国家爱国主义示范基地的应有作用。
列宁小学的创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是为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大量的创办列宁小学,苏维埃政府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工农子弟免费入学,其中红军家属、烈士子女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者,学校还发给伙食补贴,保障了当时苏区大量的适龄儿童识字读书。在革命风暴中诞生和成长的六区一乡列宁小学,通过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锻炼中逐渐成长。为党的建设、苏维埃政权、红军队伍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二是揭开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篇章。列宁小学是苏区教育的一个缩影和侧面,体现着苏区教育宗旨明确、契合实际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上都不同于以往的旧教育,具有着现代教育的雏形,特别是依靠国家和群众办学相结合、重视制度法规建设和教育人才培养、办大众的实用的素质的教育等方面,对当前的初等教育改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是为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成立时间比较早、规模发展比较大、时间坚持比较长和抗战经验比较多的革命根据地。成立初期,党就高度重视对苏区人民的教育工作,使教育为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为提高根据地军民的阶级觉悟和文化知识服务;为造就苏维埃政府各方面所需的人才服务。其中普通教育中的列宁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今天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探究和发掘其中的精华思想,践行其中积极有益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