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事先设计出来的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一战,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什么是孙子所说的“兵形像水”。毛泽东曾经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军事指挥生涯中的“得意之笔”。《长征组歌》中也有“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我所在的商学院,有一门专门的课程,就是“四渡赤水”。我们的课程就是通过这个战例,来帮助EMBA学员理解究竟什么才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与领导力。
四渡赤水,国民党40万大军围追堵截不到3万人的红军。
如果你到当年红军经过的赤水河那片地区,你会发现,那里高山峻岭,大江大川,渡口就那么几个。40万国民党大军在那里围追堵截,碰都能碰上,为什么红军能扬长而去?
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毛泽东用兵灵活。
我们今天来还原这一战役的经过时就会发现,四渡赤水之战并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而是根据形势和环境的演变,不断调整作战计划的结果。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
1935年1月19日,遵义会议之后,红一方面军从遵义出发,兵分三路,向土城、赤水一带地区进军,准备北上打下赤水县城,渡过赤水河,而后在泸州上游渡过长江,到四川会合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
在红军最早的北上作战计划中,显然并没有四渡赤水。
红军要入川,给四川军阀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四川省主席刘湘决心以攻为守,把红军挡在四川之外。他任命潘文华为“长江南岸剿匪总指挥”,集结了12个旅、36个团的兵力,除4个旅分别防守泸州、宜宾之外,其余的8个旅,兵分三路南下,开始向赤水、土城一带分进合击。这就给北上的红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川军的速度非常快。正当红军北上的时候,中路川军两个旅率先进入赤水县城,并随即沿着两条路南下,正好与北上的林彪红一军团的两个师红一师和红二师分别在黄陂洞和复兴场遭遇。红一军团的这两个师先后作战失利,被迫退守葫市、丙安。
迅速打下赤水县城、打开北上通道的计划,就没有实现。
北上遇阻,东边的川军也尾随了过来。毛泽东与中央经过土城东北部的青杠坡时,发现这个地方是个峡谷地带,适合打伏击,于是决定,以一军团、九军团挡住北边的川军,集中手边的三、五军团,利用有利地形设伏,打掉尾随而来的川军。
然后全力以赴,北上配合一军团打开赤水县城,继续执行原定计划。
1月28号,土城之战打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川军越打越多,红军不但没有消灭尾随而来的川军,自己的阵地反而一度被川军突破。红军压上干部团,并紧急命令林彪的红二师跑了4个小时南下加入战斗,才暂时稳住了阵脚。
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是情报失误:原以为川军是4个团,没有想到却是2个旅6个团,而且后面还有增援部队。
土城战败,红军前后受敌,且土城地势低洼,不宜久留。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往西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以避开川军的压力。
这就是一渡赤水。一渡赤水显然是被动的。
土城之战,红军损失3000多人。
红军西渡赤水河,是准备执行遵义会议期间制定的第二方案,也就是万一泸州方向渡江不成,就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寻机在宜宾上游渡过金沙江。
没有想到,这个计划也不可执行。红军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以后,川军留下4个旅防守泸州、宜宾,其余的8个旅迅速压了过来。红一军团打叙永没有打下来,红三军团也遭到了川军截击。
红一、红三两大主力先后作战失利,中央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川军已经加强了长江沿线的防御,在宜宾上游渡过金沙江的方案也不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迅速南下,避开川军的压力,向四川和云南交界的扎西集中。
1935年2月10日,中央在扎西召开了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根据国民党认为红军还会寻求北渡长江的错觉,干脆杀个回马枪,出其不意,回师东进,再渡赤水,向国民党兵力空虚的黔北地区进军,通过进攻来打开局面,夺回主动。
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提议,红军随即兵分两路向东,于2月19日至21日分别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并趁国民党军队一片慌乱之机,连下黔北的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黔军的8个团,外加中央军的2个师,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是二渡赤水。
二渡赤水,红军取得了遵义大捷,但是,红军的不利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遵义之战后,国民党再次调动大军,向遵义、鸭溪一带压了过来,从而又对红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下一步该怎么做?根据当时国民党大军压境的现实,3月13日,中央决定挥师西进,向退守鲁班场的中央军周浑元部直接发起进攻,以求打开局面。
3月15日,鲁班场之战打响。红军向周浑元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是周浑元的部队依托阵地,死守不退。红军一直打到黄昏时分,也没有进展。
而这时,东边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队,已经打到红军的后方,并继续向西攻击前进,再打下去对红军不利。中央决定放弃鲁班场之战。好在当时天色已晚,周浑元怕红军打伏击,没敢追,红军得以从容不迫地撤出了战场。
鲁班场之战,红军损失1500多人,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所以毛泽东后来说,他也打过败仗,高兴圩之战,还有长征中的土城战役和茅台战役,都是他打的。茅台战役,就是鲁班场之战。
鲁班场之战,是为了打掉周浑元,为红军在贵州立住脚打下基础,这个意图显然是落空了。但鲁班场之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进一步吸引了国民党主力的西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蒋介石认为红军还会寻机北渡长江的判断,干脆来个顺势而为,从茅台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调动国民党主力进一步往西。等到把国民党主力引到川南,再四渡赤水,杀回贵州,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应该说,这是鲁班场之战的一个意外收获。
1935年3月16日,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河,并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进攻古蔺,做出打开古蔺县城、北渡长江的样子。
蒋介石果然上当,下令各路大军迅速向川南集中,准备利用川南的有利地形,一举歼灭红军。
正当国民党各路大军向川南集结的时候,3月21日,红军出其不意,在太平渡、二郎滩四渡赤水河,随即掉头南下,突破乌江,从而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甩在了乌江以北地区。
红军四渡赤水,蒋介石判断红军又要占领遵义,便于3月26号从重庆飞到贵阳,准备亲自指挥对红军的作战。蒋介石到贵阳,对于南下的红军来说,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生意。红军于是立即做出了进攻贵阳的姿态。
红军兵临贵阳,而国民党贵阳兵力空虚,蒋介石急忙下令国民党各路大军迅速赶到贵阳救驾。对于国民党军队来说,当然是救驾要紧,于是各路大军纷纷向贵阳而来。
没有想到红军打贵阳却是虚晃一枪,没有真正进攻贵阳,而是从贵阳和扎佐之间向东而去,进到清水江西岸,并做出大军即将东渡、到湘西会合贺龙、萧克的二、六军团的姿态。
蒋介石一看又上当了,急忙下令已经到达贵阳的国民党军队不要休息,立即向东追击红军。没有想到红军向东又是一个假象。在国民党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而去的时候,红军突然又急转向南,在贵阳和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随即甩开大步,以一天120里的速度,向国民党兵力空虚的云南急进,直逼昆明。
云南的部队都已经出省作战,昆明几乎是一座空城。云南省主席龙云手忙脚乱,赶紧调集各地民团来防守昆明。但这样一来,云南和四川之间的金沙江防线,就出现了一个大漏洞,红军等待已久的突围机会,终于到来。
4月29号,中央跟各军团发出电报:“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在已有实现的可能。”“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起根据地。”
当天红军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并于5月2号在皎平渡偷渡成功,控制渡口。于是红军主力除一个团外,全部在皎平渡渡过了金沙江,由此也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为与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师创造了条件。
就连李德也承认:“渡过金沙江,在战略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有利的局势,摆脱了蒋介石的追击部队后,通往北方的道路畅通无阻了。”
这就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图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我为什么花了这么大篇幅,来讲述四渡赤水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最真实、最鲜活的战略案例。真实的战略决策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显然,四渡赤水并不是谁事先设计出来的。一渡赤水时并没有想到要二渡,二渡赤水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三渡。但是,三渡赤水的时候想到了四渡。
四渡赤水是一个不断试错与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根据环境调整方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在机动中寻找新机会的过程。
这就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战略不可能完全是你事先设计好的。就像四渡赤水一样,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开放的、探索可能性的过程,进而是动态的演化过程。
其实,整个长征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调整方案、改变计划的过程。
有句话叫“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战略一开始只能是一个框架、一个假设、一个初步的计划,最终的战略路线,是在打的过程中一步步明晰起来的。
战争的特点是什么?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大势的理解能够一步到位,更没有人会一次性看清所有的过程和细节。
战争必须有计划。没有计划或者计划漫不经心,从来都是战略的大忌。但是在战争史上,完全按照计划来实现的战略,只能是例外,不可能是常态。
这是战争中最大的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