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好的战略计划,就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
1. 一定要提供清晰的战略意图作为行动的基本框架
四渡赤水的战略意图,是要北渡长江;长征的战略意图,是要重建根据地。有了这样的战略意图,你便可以为组织的行动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和总体的方向。
2. 一定要给种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留出足够的随机应变、临机处置的空间
你必须适应环境,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你必须随时准备迎接意外。
就像四渡赤水,如何达成北渡长江的战略,要因敌、因地、因时而动。就像长征,究竟在什么地方重建根据地,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定。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你的战略、你的计划,就不可能是事先一次性的决策,更不可能是仅靠逻辑推导、凭空想象而做出的决策。不要奢望一次性制订出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然后就可以完美地执行到底。
你一开始所能够明确的,最多只能是你总体的战略意图和大致的战略方向;你所能提出的,最多只能是基本的战略假设和初步的行动计划。你的总体战略意图要保持不变,但最初的行动计划,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八成是需要修正的,甚至可能全部放弃。
因此,在这样一种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中,你更需要依靠对变化环境的感知和对未来走势的前瞻,而不是仅仅依靠此前的战略计划来取胜。
明茨伯格曾经警告说,千万不要把战略变成马的眼罩。战略可以使组织直线前进,但僵化不变的战略思维,却会让组织失去观察周围世界的眼光。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大部分战略要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预知的,因而是可以计划的,而且一旦战略计划做出来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可以不变。所以战略计划确定以后,决策者所要做的,只需要尽可能保证结果与计划相符即可。
在这种环境下,战略的流程是非常清晰的:在基于对战略环境所做的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决策者做出战略决策,明确战略计划。接下来,就进入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环节,保证战略的实施与落地,保证下属的行动不要偏离了你原来的计划。
回顾一下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你会发现,李德的指挥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战略过程中的计划与控制。
李德一旦确定作战计划,就会以命令的形式,下达给部队去执行。而李德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检查、督促和纠正,也就是控制,来防止下属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出现偏离。
他要求部队要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严丝合缝、分毫不差地按照他的计划,执行他的命令,从而实现他的战略意图。彭德怀回忆说,李德甚至连一挺机枪应该部署在阵地的什么地方都不允许修改。
即使是湘江之战之后,蒋介石已经看出了红军下一步的行军方向,并且已经派出重兵,在红军必经的路上提前设下了四道堡垒线,李德还是坚持到湘西会合二、六军团的原定计划。他的理由是:中央的计划,不能随便改。
这就是李德的悲剧:他所做的是企图让动态的环境适应自己的计划,而不是让自己的计划适应动态的环境。
僵化的战略思维,真的像明茨伯格所说的那样,使过早敲定而又拒绝修改的战略计划,变成了遮住李德眼睛的马罩。李德式的指挥,因此就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真正的机会,从来不是你能事先计划出来的。机会往往是在不断地试探与行动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就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决策过程。战略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战略的明晰过程,又注定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探索的过程。这就需要你的战略计划必须保持弹性,保持柔性,保持灵动性,更主要的是对未知的机会保持开放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