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骑楼·老街·老船长(组图)
2021-06-08 17:24:05
作者:李振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骑楼

    那是一天的上午,天空下起了雨,时小时大。

    淋着霏霏细雨,我漫步走在海口骑楼老街里。

    湿漉漉天地间,挎着相机观光的、拎着袋子购物的、没事闲逛的、叫卖着作生意的人们,懒懒地抬起头望了望空中飘洒的雨,依旧漫不经心地继续着。

    我好奇地抬头嘹望,楼房参差错落,毗连一起。

    楼前人行过道,连成长廊,底层商铺,沿街后退,上面楼房“骑”在了长廊上。

    这种骑楼建筑,与海口強烈的阳光,风雨即来的天气一拍即合。 

    一栋栋淡雅丹青画卷般的骑楼,间或有雨下来,更是一种水墨氤氲的气息。

    民族传统式、西方式、南洋式、明显受着印度和阿拉伯影响的、东西方结合式的骑楼风格迥异。

    骑楼建筑群交相辉映,多姿多彩,显示着十足魅力和亮丽的风景。

    细窄的街路,斑驳而又雕满图案的立面,形态各异的女儿墙,充满闲情的露台。     

    博爱北路四牌楼街,我停在了一栋骑楼前。

    这是海口第一座骑楼,楼龄高达170多年。

    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为了糊口,为了生存,为了能够活下去。山东人“闯关东”,中原儿女“走西口”,闽粤一带“下南洋”。

    “下南洋”的海南人   一路漂泊颠离。多年后在异国他乡事业有成,衣锦还乡,安老终生,叶落归根。

    带回财富的时候,带回了东南亚骑楼。

    1849年,“四牌楼”在海口诞生。

    接着,雨后春笋般的一栋栋骑楼,拔地而起,形成规模。

    一时间,政商名流建楼置业,骑楼老街成为海口繁华的商业街区。

    “五层楼”,是海口骑楼群中最为闪耀的一颗明珠。

    它长期占据海口第一高楼的高位,在海口人心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一代风流。

    此刻,德胜沙路的“五层楼”,依然那么雪白耀眼,洋派雕花依旧保留着昔日时光、豪华与精致,向人们述说着曾经的绝代风华和回不去的记忆!

    外立面象牙白色,临街造型优美,浮雕立体感强, 细腻精巧,雕花多姿多彩,布局得体大气。巴洛克式风格,与洛可可装饰的结合,体现着中国的建筑艺术。

    1930年,文昌铺前人吴坤浓的父亲,在法国银行驻越南防城任总代理,是一名往来于越南与南洋、香港等地的金融家,有着一笔可观的积蓄。

    1932年,年轻的吴坤浓陪伴着父亲,到新加坡、泰国,采购钢筋、水泥、楠木、瓷砖、电灯,一车车从铺前港上岸,源源不断地送往海口得胜沙路。历时三年,占地2000多平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米的五层楼建成。

    说不尽的海口第一楼,既是当年的豪华酒店,也是舞厅、影业、咖啡馆等综合娱乐场所。达官贵人、华侨商贾、时髦青年一同出入于此,构成了这栋大楼共同的传奇。

    “五层楼”,是海口繁华、开放的象征。

    1948年间,这座海口最豪华的楼里,曾经生活过一位开明的港商夫妻,与吴坤浓合作开办了“胜利大戏院”。戏院里放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新女性》等新电影作品,不知赚取了多少海口人的眼泪。

    如今的“五层楼”,“海口第一楼”的风光不再,如同人老珠黄的贵妇人一样,对曾经的辉煌有着美好的回忆和缅怀,仍然有一种欲说还休的念想。

    骑楼,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13个国家在这里开设过领事馆,还有教堂、邮局、银行、商会。

    骑楼,将达官贵人,政界名流,热血青年,以及黎民百姓等各色人群从四面八方吸来,纳入麾下。

    骑楼,成为近代海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见证着商贾的家族传奇,革命青年的浴血奋战,海外琼侨的实业兴邦!   

    老街

    骑楼在落日的余晖下更加雅致,老街仿佛翻开海口的往日画卷,象阿拉伯人不厌其烦地讲述一千零一夜一样,述说着那些讲不完的海口故事。

    “侨批”简称“批”,也叫“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寄至国内的汇款和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载体。早在银行、汇兑和邮政行业建立之前,为满足华侨寄钱回国的需求,海南民间悄悄兴起了“水客行业”。水客一般老实、忠厚,会点儿武术。他们将侨胞托带的钱,就地购买物资运回国内销售后,再将钱款付给侨胞眷属。返回时,随身带家乡土特产品到侨居地销售,又从中获利。随着华侨数量的不断增多,华侨通汇业务日益增加,依靠“水客行业”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需求。于是,专门从事侨汇业务接收、解付的私营机构“侨批局”应运而生。1882年的时候,海口第一家“琼州侨批局”开张办公。到20世纪30年代末,海口的“侨批局”发展到55家,形成了规模。这种方便快捷、容纳量大、诚信经营的方式,深受侨胞们的欢迎和接受。这是早于银行业诞生前,一种便携方便的外汇金融结算机构。

    “九八行”,是指客商从海外带货物上岸后,为其提供场地销售和饮食起居服务的民间行业。货物成交后,每100元中,提成2元作为报酬,因此叫“九八行”。清朝起,“下南洋”的海南人给家乡带来了货物、商机和贸易。与此同时,民间随之兴起了这种类似“经纪人”的中介、代理行业。这种特殊的经营方式,成为海南对外贸易的最早雏形。至今中山路的骑楼上,还留着当年的“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泰昌隆”的字号。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的航海指南。水巷口4号,“海口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和(这里也是海口南洋骑楼老街研究会)《骑楼老街故事》中,我看到了有关“更路簿”的记载。更,是我国古代计算时间的单位,也是计算航程的单位。此前,海南渔民出海凭罗盘和经验、经厉,稍有疏忽,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从明代开始,海南的渔民开始使用《更路簿》出海作业。《更路簿》把南海领域、南海诸岛取了形象、生动的礁名和岛名,标明岛屿、礁盘的位置、航行线路和渔场分布情况,用航海的针位和更数表明。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走在老街中的五条街巷,我深深浸染在历史底蕴中,感受着浓浓的沧桑巨变和海口一步步走过的路。

    激战海盗的“得胜沙路”。得胜沙路,位于老街的西部,原来是一片海边沙滩,当年海盗劫掠海南的必经之路。有一次同海盗战斗中,官民团结一致,在沙滩上与海盗激战数小时,打得海盗抱头鼠窜,狼狈而逃。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官府将这片沙滩命名为“得胜沙”,这条路取名“得胜沙路”。

    煮盐谋生的“盐灶路”。新华北路至龙华路间,有一条干道叫盐灶路,解放前这个地方遍布煮盐的灶台。这一带原来是海滩,清朝时期,住在这里的人以煮盐为生。如今,煮盐成为历史,盐灶早已拆毁。盐民们居住的房屋依在,虽己年久失修,墙塌瓦陷,但仍然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那艰辛的岁月。

    纪念孙中山的“博爱路”“中山路”。1924年,推行孙中山提出的在海南建省计划,拟将海口扩建为省会城市。为纪念孙中山推翻皇制,建立共和的功绩,将当年的城内大街改名“博爱路”。博爱路西侧当年路中段建有一凉亭,孙中山曾在此亭暂歇。1924年,将此路命名为“中山路”。中山路,有100多座骑楼,是海口老街里保存最完好的骑楼一条街。

    走进新中国的“解放路”。1953年,海口为了纪念翻身解放,打通了博爱路,将“永乐街”向西延伸,命名解放路。解放路上,我看到了百货商场、新华书店、邮电大楼、工人文化宫、解放电影院、和平电影院等,这些留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有的文化和时代印记的建筑。

    时空穿越到当代,电影《芳华》中,几位文工团战友战后海口相逢的镜头,是在骑楼老街里取景。

    我走进位于骑楼老街北侧,水巷口国新书苑。一层是书屋,齐墙高的原木书柜,一掌厚的原木书桌,原木门窗,原木地板,还有原木楼梯。

    书架上挂着一块木板,上写:“电影《芳华》拍摄地”。

    醒目的地方,有刘峰和肖穗子、郝淑雯3人,在这里见面聊天的两幅影照。

    老船长

    “老船长”,是骑楼老街里,一家休闲驿站。

    说到休闲驿站,不能不联想到海口的一种大众茶馆——“老爸茶”。

    “老爸”,海口话里是指中老年人,饮茶曾是奢尚品,只能供老人饮用。

    “老爸茶”,顾名思义是上了年纪“老爸”喝的茶。

    后来饮茶成为时尚的消费,“老爸茶”成了大众茶的呢称,也成为海口老街耳熟能详的生活习俗。

    即使现在,作为特色的茶文化,“老爸茶”仍然反映着海口人曾经悠闲的生活节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市井图画。     

    陈旧桌椅,朴素茶客,普通茶水,有人着正装,有人短打赤膊,有人正襟危坐,有人一只脚竖在凳上,有人甚至蹲在凳子上。

    在这里,人不分南北,身不分贵贱,貌不分妍媸,坐下的都是客。有人喝鸽子盅,有人吃白粥榨菜。大声说话,大手比划,甚至大口吐痰。

    普通的茶水,浓郁的咖啡,几份小吃……人们在这里谈天说地,即使坐上一天,也不会遭逐客令,尽情地消磨时光。

    这份随意,这份热闹,这份热情,这种日常生活,不知慰籍和抚育了海口人多少年的精神生活。 

    “品沧海人生,抚百年船木”,横楣“老船长”。

    中山路,永昌楼。

    门前摆放着几块破旧木头,花草栽在破旧木头制作的“花盆”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破旧木头的沧桑纹络,酷似饱经风霜的老船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全景: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头羊(组图)
·下一篇:无
·张全景: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头羊(组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隆重推出(组图)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老区行(组图)
·特稿:“百年历程·辉耀东方”——庆祝建党百年“双百展”全国首展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红色旅游实践项目的意义
·特稿: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两当兵变纪念馆举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签约暨挂牌仪式(组
·特稿:中条山六.六战役(组图)
·特稿:中条山小岭战役
·特稿:百年来中国少年英雄纪念地
·特稿:纪念参加中国革命建设的国际友人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捍卫中医的纯正性,挺立中国传统文化(组图)
特稿:骑楼·老街·老船长(组图)
张全景: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头羊(组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隆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梅县区老促会解放思想凝心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老区行(组图)
中红网:“百年历程·辉耀东方”——庆祝建党百年“
特稿:“百年历程·辉耀东方”——庆祝建党百年“双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红色旅游实践项目的意义
孟灿、柳子辰、祝梦奇: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红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