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作家周红兵,原名周运全,1947年11月出生,江西信丰人。
周红兵从小爱看书。上小学时,倾心育才的德高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周礼新是他家对门邻居,惜英年早逝,但循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教诲使他终生受益。周老师很欣赏他这爱读书的好学生,他的许多藏书都借给他看了。周红兵还难以满足,就请叔叔给他办了张中学生以上才可持有的县图书馆借书证。首次持证借书,县图书馆阿姨很惊奇问:“哪有这么小的中学生?”他只好说自已不长个子。上中学时,他是校图书馆常客,校图书馆藏书基本被他光顾了。还时常到县图书馆借书。他小学至中学一直是三好学生,也一直任学生干部,且获过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县五好青年荣誉称号。这期间,他利用课余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书。他常被书中那些赤胆报国,驰骋疆场的将士壮举所感动,立志长大后投笔从戎,定要轰轰烈烈,但更多的是想当写很多书的作家。
在20世纪60年代,他和7个妹妹在读小学或是幼儿。全家10口人靠父母辛苦劳动养活,他自感应该尽力多分担一些,多挣些工分。他小学四年级起就凭吃苦与劳动技术尤擅长插秧挣大人工分了。田野劳作,中途会安排休息。他每次带上书,大家田间地头休息闲聊时,他就在一边席地而坐看书权作是最陿义的休息。那年代,农村缺文化,高小毕业就有“知识分子”身价而不愿到田地里劳作了,上了中学就更是先生了。世界上的人和事就如此戏剧性,他这丢下书包即赤脚下田地干活的耕读学生,小学至高中一路成绩好,而那成天鞋袜不脱的“专职读书生”、功课吃力。
由于爱读书,他作文凸显优秀。初中语文老师赖庆辉对他甚是关爱,对他的作文甚是精心批改、加上翔实批语,批语常达大半页甚至页多。同学们的作文能给评70分是好的,80分是高的,唯独他的作文分未低于过80分,一般在88分或90多分,最高98分。初中生每学期用1本作文本。但他每篇作文动笔就似乎思路大开,篇幅皆长。故他初三年级每学期作文本要用4本。赖庆辉老师还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向同学们推荐。经赖老师精心指点,他的文字水平不断提高,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信心。进入高中,又有幸遇上谢程九和罗自强两位语文老师指点进一步提高,也常把他的作文甚至考试作文当范文在教室张贴。中学期间,他创作了《粮食的故事》《将军的儿子》两部话剧,均在校县汇演成功。那时,大学——作家梦盘踞在他脑海中,有些同学也戏称他大文豪。可初中升高中时,有两同学录入设在南昌和赣州的省和地区重点中学,对此他心里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没让每门功课皆优的他和杨泽基同学去省和地区重点中学呢?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见到中学时的老师,老师才揭了此尘封30多年的迷,说:“当时你们几个档案被锁起来,未让省和地区重点中学挑去,是留下你们几个高考时为本县争光。”进入微机年代,这样的历史故事不会再重演了。
然而,他高中毕业于文化大革命初期,时停止高考即大学连年不招生。1967年11月,他以白手绢血书将原名周运全改名周红兵,以示当一个好兵的决心。
在锣鼓鞭炮声中,他告别欢送的父老乡亲踏车离开家乡到军营,开始了军旅生涯。那些岁月里,无论是战备训练、移师北上、挖地道、挖窑洞、施工、“三支两军”、抢险救灾、建营房、助民劳动,还是军农生产、野营拉练、实弹射击考核,都有一种“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精神,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如移师北上。1969年3月,苏军突然侵犯中国黑龙江珍宝岛,随即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遵循最高统帅部指令,他所在军准备移师北上抗击苏军。在北上前夕,他所在的战功卓著的高炮营是反复演练快速摩托化机动作战。尤其是反复演练夜间紧急机动,不准显示任何照明器物,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演练。时任一班长的他,紧急机动信号一响,即起床、打背包、着装、披挂水壶挂包及子弹带和冲锋枪,又带上班里一器材,就直冲营房后山炮阵地,组织全班往炮车装炮弹箱及各种武器装备器材(含连指挥装备器材)。迅即组织指挥全班将放列的37高炮起炮为行军状态并挂炮上炮车(牵引车),报“一班好”。全套动作5分钟完成。接着训练黑灯瞎火行军、占领阵地、构筑工事等。苦战一夜,完成火炮工事构筑及至各班排、连指挥所、弹药库、包扎所皆挖通战壕,工事战壕全部按标准完成,并严格伪装。在这夜间训练中,任何一环组织指挥失误都可能造成损害、甚至伤亡事故。正因为当年有如此严格训练,至今已年近古稀的他,仍可夜黑起居穿脱衣服、方便等,不用照明器具。当时战争阴云笼罩中华大地,他军移师北上。全体指战员以上前线誓与苏修血战到底的高昂士气,北上大开进迎打大仗、打恶仗、打核战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又如军农生产。他在北国军农生产6年,铁锹开垦荒滩,直干得手起血泡,腰酸腿痛。人拉犁耙平整田地,成天浑身泥水汗水,尤冰凌天育秧、修整水稻田,双脚都冻裂出一道道血口。凡他连负责军农生产年份笃定是夺高产的。
再如野营拉练。在吕梁山和太行山,冬季常是零下20多度,滴水成冰的寒风刺骨天野营拉练,他住过冷房弃窑,睡过桌椅板凳,睡过冷炕地铺,住过牛羊马圈及用弹药盖布、雨布搭起的简易帐篷。这艰苦的练指挥、练保障、练生存,练意志,练恶劣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锻炼提高了部队素质和战斗本领。磨炼了参与者的毅力和意志,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培养了终生受益的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毛泽东倡导的野营拉练是参与者的一种永恒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那难忘的岁月里,没有星期天即没有节假日的干,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的干;每日仅享有六七小时睡觉休息。也不顾烈日当空、暴雨倾盆,还是天寒地冻、雪雹交加,都是没有任何附加报酬的干。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哪里危险多他就出现在那里。被水淹过,冻伤过,翻车扣住过即出过车祸,可谓是九死一生。
那些年,成日里都是紧张的训练、劳作,还要见缝插针的读书学习。苦干实干改变了老兵们对他这所谓“知识分子”学生兵的怀疑眼光。他信奉伟人名言: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那些年代,他和战友们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有一种“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更催发了其与生具有的客家精神,促使他在部队进步是快的,年年获荣誉称号或立功或受奖, 被树为标兵。入伍第二年当班长且创先例当选营党委委员,下一年提排长,又不满一年成了副连长。至独立营政治教导员。带领全营学雷锋创先进,走在全师直前列。这时期,将军梦盘踞在他脑海中。
1983年因不正常历史原因被转业后,他自学获大学毕业证后的1987年破格评聘为出版系列中级职称编辑,继两次参加省人事厅组织申报高级职称外语考试,分别获90分和88分的优秀成绩,业绩成果突出亦有高级职称指标,但自谕“权威”的高学历单位领导因与他同时参加上述考试获0分,又无业绩成果即省以上刊物无文章,两次申报高级职称皆被打掉了,就不准他申报高级职称即坚决不盖单位章。按当时规定申报职称表单位不盖章上级评审部门不受理。1991年后随被改转行政编制至退休,即非已原因他未再晋升高级职称。
他奋笔不息,发表数千篇文章,参编、合编、主编和主撰、专著计50多部书,圆了他少年时的作家梦。
他之所以能圆作家梦,著书立述不断。主要源自持之以恒读书。不仅学生时酷爱读书,15年军旅生涯中也从没有离开过书, 无论是驻在南方海滨、山区,还是移师北国高原、平川;无论是驻防执勤,还是千里野营;无论是住营房、民房、机关,还是住马棚、羊圈、帐篷,以至在农场田间地头、练兵场、打靶场、施工工地,甚至出差;无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寒冬冻骨,随身挂包或衣袋皆装有书。他很幸运服役的部队是开拔就乘车的高炮兵,能自购存几炮弹箱书。非常感谢当时文化均低的连首长特批他能携带这几炮弹箱装的非军用品,人走书随,书伴人行。自购书远不能满足就在驻地借书。
军旅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那些年,他每晚睡前必记两个本子:日记、日读书流水账。这两种本子累记了20多本。读书成为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生命的组成部分。求知欲旺,使他日渐得益,编写了大量教材,当班长起就给全连以至全营上大课,且每每上课有道理可说、有讲不完的故事,使干部战士都爱听。做干部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亦得心应手。年年立功受奖,是本军政工干部中第一个获得优秀政治教员荣誉称号并于全军巡回报告。各项工作经常介绍经验。事迹被制作幻灯片,被军师专题通报表彰,北京军区《战友报》和《解放军报》报道宣传。
他被转业初,时手头无任何复习资料,凭着常读书的底子,毅然参加高考,获好成绩进入成人高等教育行列,但单位违背中央文件规定不让他就读,逼迫自学。1984年,他调地区一编资料书单位,去报到时被人家自行当场书面考试还不算,还很不客气的说:“看你档案是当兵的,当兵的五大三粗的,只会一二一,到我这里没有用,你要知道,我这里是搞学术的。看你档案还要安排职务,有更高的职务在我这也没有用!”他回答:“组织上安排我来了,我就学着干吧!”更有意思的是,此后见他发表作品日多量大,又“权威”高学历领导一天上午刚上班竟然当着全办公室人面指着他的鼻子、气绝败坏大叫:“你周红兵还想超过我?别想!”于是变本加厉整他。没想到,彼时没有学历“学着干”的他,后来竟真能远远超过那当时自谕“权威”的高学历者。
他工作之余皆读书与爬格子。尤其转业初,克服重重困难,自学高等院校教材《写作通论》《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法学》《社会经济统计学》《工业企业会计》《高等数学》《形式逻辑》《BASIC语言》等28门课程,都通过国家考试,修满学分,1986年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那时他既要正常上班承担大量的行政与业务工作,又要在业余时间攻读繁重的学业功课,一直日以继夜的工作与读书,很少在深夜1点钟前上床休息过。如此紧张的拼搏,人累病了,曾两次胃出血住院,从病床上爬起参加学业考试。同时,持续大量收集整理资料,进入编著文史系列著作。他现藏书已是军旅时几炮弹箱书的数百倍了。读书——著书,使他在军旅生涯中锤炼强化的客家吃苦耐劳,勤奋钻劲,坚强意志,拼搏精神,不仅在正常工作中得以发挥,在业余读书中得以体现,在学术著述上也得以充分展示。他就是这样:以海绵精神即空杯心态读书求知不止,以蜜蜂精神即采蜜勤境广集资料不止,以泥瓦匠精神即垒砖垒瓦般著书立说不止。他常自谕谓垒字垒标点符号的泥瓦匠。
从1986年起,他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文章。由此厚积簿发,一发不可休。至今发表文章2000余篇。其中获许多获地市省及国家级论文奖。然而,他的主攻方向是编著文史著作:
1989年9月,主编主撰《赣南概况》是全国第一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方志书,是第一部全面综合介绍曾是中央苏区的客家摇篮赣南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作,也是赣南历史上第一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该书为使海内外了解赣南发挥了较好地作用。
20世纪90年代起,相继主编及主撰或合编《江西厂矿志》《赣南历代名人传》《赣南客家研究专辑》《赣州地区志》(分纂党政军群、经济管理与经济监督诸篇章)出版。专著《赣南经济地理》出版,赣南第一部综合性经济著作,成为当地有关院校的辅导教材、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的工具书之一,还被列为赣州宋城文化节礼品书赠送海内外来宾。
这时,没想到已40多岁的他于文史事业小荷才露尖尖角,不仅招蜂惹蝶,还招来狂风暴雨。那位自谕“权威”的高学历不学无术者,虽然其人品、工作与作风在市机关及社会各界口碑极差,但却很擅长天天棋牌麻将与处处损人整人。还策反与他合作编著伙伴、自称“学术权威”H君趁火打劫独霸侵吞掉他的著作成果,逼得他为此打了一场马拉松官司。在这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一位战友提醒他打官司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后,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他胜诉。此著作权案于媒体披露,北京、南昌等地都有电话来向他祝贺。据司法、新闻出版和文艺界人士说,此是宗典型著作权案例。败诉的权贵脸皮厚倒无所谓,败诉的“学术权威”H君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辞去高校“一号”教授、席卷合作编著卖书回收资金、远走他乡走江湖当风水先生了。至今,1995年11月《京华时报》《江西日报》刊载的此案长篇报道还挂在网上:《古名人,为谁遗憾为谁羞——《赣南历代名人传》著作权纠纷诉讼始末》。
这场逼上梁山官司的胜诉,打破了权贵伙同“学术权威”对他的打压和围剿。他得以能继续编著文史著作,致力于营建“客家系列”和“赣州市情系列”。1995年12月,《客家风情》出版,赣南历史上第一部客家专著,于“中国新时期文化艺术研讨会”获大赛二等奖。接着,《赣南旅游》出版,赣南历史上第一部旅游专著;专著《赣南客家民俗风情》出版,列为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礼品书。同期,他的生平业绩被《文艺报》《家庭生活》《赣南日报》《赣南社会科学》等报刊大篇幅刊载。相继编著第一部系统研究客家姓氏文化专著《客家姓氏渊源》《名城赣州》《赣州经济地理》(列为中共赣州市委党校主体班教材)《赣州旅游大观》及《特别能战斗的英雄部队——中国人解放军第28军史记》等出版。
2008年退休后,更是一门心思笔耕不辍,潜心著书,为传播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倾注大量的心血。以论文《略述炎黄子孙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被世界客属第二十二届恳亲大会邀请作为江西专家学者代表,在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被全市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评为二等奖,为大会6篇交流发言之一。相继编著《中国人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师高炮营简史》(2009版)《虔城风流》《客家摇篮》《客家饮食文化大观》《南国风华——赣南人物(卷一)》《客家大观》《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及副主编并统稿《赣南正气歌》出版。《南国风华——赣南人物》《客家大观》《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都列为中共赣州市委党校主体班讲义教材。总编主撰《赣州工会志》《江西工会志·赣州部分》,以及《养生保健常识》《话说健康长寿》出版。他还主编和编辑出了《赣州工运》《养生保健知识》及《公益周刊》等刊物400多期。2015年4月《中国人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师高炮营简史》(2015),6月《南国风华——赣南人物》(卷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1月,总编出第一部《信丰纪检监察志》,同时还总纂出第一部《赣州纪检监察志》。继编著《赣州抗战文丛·文化脊梁》《走向世界的客家》《烽火英豪——赣州抗战人物专辑》,主编《真情回溯》《军旅情深》,参与编纂《江西工会改革开放40年》《客家民间礼仪》,又统稿《信丰乡镇史话》,审稿《信丰人物志》,统稿《传承红色基因》,承编和统稿《江西省志·工会志》《江西省志·客家志》大部分篇章。至今,他发表作品已超2300万字。编著出的60多部书,已形成“客家系列”“赣州市情系列”和“军旅系列”。其中,除合编、参与出版及少数几本为单位主编主撰的书外,大部分专著与主编主撰的书都是自筹资金出版。好得赣南人民、社会各界认可和支持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即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奉献心血的周红兵。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赣州新华书店设有周红兵的售书专柜,陈列着他十几种著作,其他书店亦有他的售书专柜。就是在那文艺浸透铜臭即金钱挂帅、物欲横流、充斥暴力色情之世风张狂年代,这位老党员亦丝毫不为所动、始终党性坚强,他的书和文章全都站在文明道德的高地、字里行间透溢出满满的正能量。
军转地方38年来,三九三伏,春花秋月,笔耕不辍。白天黑夜、连节假日他都在寂寞中默默地耕耘劳作。他循古人教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自加上“修一卷书,行万里路”。航空行、公路行、铁路行,万里迢迢一路行,一路修订书稿。看书改稿最佳行是乘火车。尤其是上卫生间时,修订书稿效果最佳。多少年来,边读书,边集资料,边著书,边卖书,卖上本书回收资金继出下本书。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走出了一条周红兵读书立生著书不息之路。为赣南被国家战略定位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并设立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退休13年来,作为光荣在党50多年的老党员退休不退岗、不褪色,自订党刊党报日看新闻,紧跟形势不落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他一直担任赣州市总工会老年体育科学学会会长和离退休党支部委员,又任赣州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委员,兼任赣州客家联谊会理事,被聘任北京客家学生联合会顾问,还被聘任赣州添立市民幸福促进中心,经常为赣州添立养生院义务热心做社会公益即养老事业尽心尽力。2014年4月著名佛教名山云居山的国家重点开放寺庙真如寺来电话邀他去主办国际佛学院,承诺月薪15000元,还可带2个秘书(月薪另议),并说只要他答应,即来车接。多年来他出版书就是苦于缺资金、十分需要这般丰厚的收入。但他果断的婉拒了。一他作为共产党员不能抛弃共产主义信仰、为了钱去给宗教效劳,且正义务做的养老事业更重要,二他正热心服务于社会人民大众的文史事业也不能舍弃。他已年逾古稀还时常被聘(邀)到京城、省城、市委党校、赣南师大、乡镇、街道讲学,讲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党史、苏区斗争史等,参加国际国内苏区精神、客家高峰论坛等。他经常组织市总离退休人员辅导学习各级党的历届会议精神、两会精神、宣讲党史和代表组织看望慰问有病有困难的离退休老干部等。2021年1月以来,还参与市委组织部编拍革命历史题材微电影的义务审修诸剧本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