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西南崇山峻岭中、黄河中游晋陕交界处、九曲黄河最美乾坤湾畔,座落着一座革命纪念馆——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 红军东征纪念馆。她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所承载的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伟大传奇的历史。永和这块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曾两次进驻永和指挥对敌斗争,留下了动人的红色传奇,形成了宝贵的东征精神。
历史可为后人照亮前路。5月13日至14日,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书画家章文彬、周玉福、王春明、张龙、胡维岳、李宝林、张桂芹(女)、李棣堂、赵俊贞、黄建喜等一行12人,在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李昶融副会长带领下,长途跋涉,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采风活动。他们通过观摩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搜集整理东征历史资料、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仿佛感到红军东征的战斗号角在耳边再一次回响,红军东征的壮阔图景在眼前再一次展现,红军东征的革命精神在灵魂深处再一次继承发扬。
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此时陕甘苏区面临地域条件限制和国民党10倍于我的军力包围的重重困难,若固守陕北,局促一隅,难免会重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覆辙。毛泽东主席 高瞻远瞩,经过深思熟虑,认定唯有东渡黄河,转战山西,才有重大战略机遇。他通过分析敌我形势,坚信东征对我党、我军的发展以及民族抗战、解放事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于是决定东征。
毛主席、彭德怀率领红军将士们认准了沿黄河一带从北到南分布着咀头、马家滩、永和关、于家咀、铁罗关等大小十几个渡口的永和县,是东征红军进出山西比较理想的区域。1936年2月20日,东征红军的红十五军团、红30军从石楼至永和间的永和关渡口展开了东渡黄河。
东渡黄河之后,毛主席曾二次进驻永和。第一次是1936年4月13日至15日,中共中央在永和县赵家沟召开军事会议,毛主席作出了“逼蒋抗日、回师西渡”的战略决策。此后,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从4月下旬逐步转移到黄河岸边,准备返回陕北。
第二次是 4月27日,毛泽东率红军总部到达永和县桑壁镇前龙石腰村,连日召开军事会议,果断作出了红军回师西渡的军事战略部署。
两场会议将“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方针改变为“回师西渡、联蒋抗日”的策略,在关键时刻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壮大了抗日力量,打开了抗战局面,史称“永和决策”。
书画家们带着一片瞻仰之情,怀着一颗追忆之心,寻找光荣梦想,追忆峥嵘岁月。在红军东征纪念馆、在黄河乾坤湾畔、在东征村座座院落,倾听着讲解员、干部群众的叙述,观看着一件件展陈实物,心中 不时地激起一阵阵波澜。阁山阻击战、 于家咀回师、红军崖12勇士等等这些荡气回肠的战斗场景,真实地再现了红军东征在永和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全面展示了当年东征红军的丰功伟绩,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书画家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次又一次激发出了创作热情。书法家张龙挥毫泼墨,书写了“黄河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画家章文彬、周玉福、王春明、李棣堂等创作出了一幅幅歌颂红军东征题材的佳作。
特别是永和“殉义柏”的传说故事更让人惊叹不已。毛主席1936年居住过的永和上退干村关帝庙内有一座魁星楼,此楼为砖木结构,楼顶是瓦,楼顶上却生长着一棵一米多高的小柏树。据当地村民讲,这株小柏树是在1936年东征红军回师后的秋天自己长出来的,楼顶上虽然只有二三寸厚的土,而这棵小柏树却奇迹般地郁郁葱葱,历经大旱而不枯。更加奇怪的是,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后,这棵小柏树在当年冬天就莫名奇妙地枯死了。至今小柏树的方向还指向北京。为此,当地老百姓便将这株小柏树称之为“殉义柏”。画家黄建喜连夜构思创作,将“殉义柏”的故事用画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红军东征一共有75天的时间。在此期间,毛泽东在永和县赵家沟、桑壁镇、退干村居住了13个日夜。毛泽东在东征村居住的是典型的黄河沿岸民居——枕头窑洞。
大家在观赏中品读,在品读中感悟,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穿越历史时空,眼前一幅幅模糊泛黄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革命文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一段段凝聚历史风云的精彩解说,瞬间把大家带到了红军东征永和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红军东征在历时两个半月间,足迹遍及永和。不仅在军事上沉重地打击了阎锡山,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不仅粉碎了阎锡山对红军和共产党的诬蔑,解除了封建统治阶级套在永和人民头上的枷锁,而且使永和人民认识到红军是劳动人民的队伍,是真正的抗日救国力量,共产党是劳动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的道路是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道路,从而为永和的革命斗争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