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胡庄战斗,24团2连的干部在战斗中沉着果断的指挥,适时的调整防御手段,积极的组织兵力和火器,率先垂范,英勇作战,最终指挥全连以有限的兵力消灭了200多敌人。
大胡庄战斗,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当时24团2连完全有突围的可能,但是,他们没有走。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身后,有师、团领导机关和大部队,如果他们一走,将会给大部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有刚建立不久的中共淮安县委和新成立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如果他们一走,刚建立的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可能会遭到破坏。在突围和生存的希望完全丧失的时候,2连干部战士把弹药全部打光,最后毁坏了手中的武器,慷慨赴死,壮烈牺牲。
大胡庄战斗,24团2连84名干部战士抗击600多日伪军,最终以82名干部战士的壮烈牺牲,消灭200多日伪军。战斗以近7个小时的激战,保护了大胡庄及周边地区广大乡亲们免遭了日伪军的蹂躏;保卫了地方党委及地方抗日政权的安全;为新四军其他部队赢得了避敌锋芒、克敌制胜的先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又一个以弱击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胜利的光辉范例。
大胡庄战斗,24团2连在战斗中顽强坚守,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的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宁死不屈抗击外侮的民族精神,大胡庄战斗八十二烈士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今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走向胜利、走向复兴、走向繁荣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胡庄战斗,70年过去了。如今,东风染尽九万里,春意盎然遍神州!1986年,曾任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委员、原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吴信泉中将题写的“大胡庄战斗八十二英烈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高矗在苏北平原大胡庄战斗发生地。这里,现在虽然还没有一座墓地,没有一篇完整的纪念英烈的碑文,但是82名死难烈士,已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历史、为民族、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纪念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