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只有植根人民这片沃土 才是绘画艺术的生命源泉
2021-02-01 15:07:03
作者:中国萧军研究会文学艺术创作委员会 江浩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摘要:艺术是属于人民的。艺术只有植根于人民这片沃土,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广大劳动人民蕴藏着丰厚的艺术养料和艺术矿藏,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植根于人民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回望中外美术史的长河,从来没有脱离了人民、超越了民族特性的所谓“自我原创”存在。而深入基层,坚持把人民的冷暖与疾苦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守正创新,谱写时代最强的声音、描绘最美的人生、坚定美好的生活信念、表现基层群众生活脉搏的杰作才能与历史同在。许多杰作不仅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艺术土壤和滋养,也为世界艺术文明贡献了灿烂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绘画艺术  植根人民沃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  守正创新

    一、时代背景

    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思想”的新时期,中国的美术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在中国快速崛起的今天,想要同步实现绘画艺术的伟大复兴,必须放眼于全球视野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创作经验,以形成某种共同的艺术意识;同时要推进媒介跨越与媒体融合,不光要激活传统造型艺术,还要创新性地将坚守民族艺术沃土、展现视觉艺术创造、拓展主题性美术创作、清晰艺术审美方式、促进与融合美术革命、促成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体现出来,由此将我国史诗般的灿烂的黄金艺术新时代再度呈现给世界艺术之林。

    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们广大艺术工作者致力于美术创作、学术研究、探索实践、传播培养,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不忘初心、辛勤耕耘,为当前我国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呈现出一片姹紫嫣红、硕果累累的蓬勃生动景象。但在绘画艺术发展的征程中也同样存在着“瓶颈”和“浮躁”的心理表现:瓶颈是受曾经崇拜和追逐过的“欧美古典”、“印象”、“现当代”等艺术流派所影响,使得本应正确的主观变得弱小无力,又急躁冒进地推行艺术变革,于是“丑”、“奇”、“怪”的现象频现;浮躁是面对着国家的迅速崛起,感到束手无策、望而兴叹、有“高原”、缺“高峰”,无法跟随国家的崛起进行切合实际的艺术创作,并产生了某种消怠情绪,仅存“课堂式”、“描摹式”的文化旧象,缺乏对艺术创新的探索、对现实环境探寻的渴望,尤其对那些身处国家崛起一线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等各个领域的人民大众毫无任何深入了解,只会描绘一己悲欢、杯水风波。就此,脱离了大众、脱离了现实,与时代气息、人民生活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也使得创作变成了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

    三、主要论点

    只有植根于人民这片沃土,才是绘画艺术的生命源泉。没有“人民”这片沃土,一切艺术都是无根之苗,无源之水。

    只有植根于人民这片沃土,绘画艺术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只有植根于人民这片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是广大艺术工作者创作出更加辉煌的民族艺术,因而产出更加辉煌的优秀作品的唯一途径。

    艺术家必须要到人民群众中去,长期地全心全意地到基层一线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时代发展的前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阔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否则我们的绘画艺术就没有对象,就没有源头和活水。艺术家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和人民融合在一起,首先就要热爱人民,和人民同甘共苦。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

    要深深理解和懂得“人民是世界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人民、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带着心,不带着感情,只是对照人民大众和环境写写、画画。新时期需要守正和创新,这无疑成为新时代探索中国美术自主发展道路的基本思想方法。“守”,就是坚守根植在人民这片沃土之中,在此基础之上继承与弘扬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艺术传统;“正”,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化古今中外一切艺术的正脉与正典,遵循人类艺术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艺术规律。“创新”, 则是不断地深入人民之中,在人民之中不断地发现源泉之水,不断地滋润着绘画艺术的绿洲。同时也是民族艺术创造、艺术个性创造、艺术时代创造在艺术承传、艺术经典、艺术规律基础上再度进行的个性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创新发展。守正创新,既不是“断裂式”或“颠覆式”的创新,更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历史证明在古今中外美术史上从来没有脱离人民、超越时代的所谓“自我原创”,只有体现人民、深入人民、体现人民生活脉搏的作品才与历史同在。

    四、具体论据和实践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作者在伏尔加河的沙滩上,展现出雕塑感的纤夫群像,背景迷蒙、空旷,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及负荷过重的劳动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在这幅反映苦难生活的画面里展现出与自然、与残酷无情的黑暗社会的抗争。1870年列宾在伏尔加河畔附近的村庄里生活了整整一个夏天,他与纤夫们结成朋友。在他们的营地一同吃住、一起生活,列宾认真地记录和写生纤夫们不同的经历和形象,并力求深入到纤夫的精神世界中去,创作了这幅无愧于时代的不朽之作。

    反映1830年法国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象征着自由女神的妇女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象征自由的女神的左侧,是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师,《拾穗》描写了一个秋天三个农妇正弯着腰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食物不足的场景。她们身后那小山似的麦垛,似乎与她们无关。《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画面上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

    梅尔尼科夫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大师,他长期生活在底层人民之中,创作出《在和平的田野上》、《觉醒》、《告别》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型油画作品,已载入俄罗斯艺术史册。他是一座艺术高峰,默默地伫立在圣彼得堡静静流淌的涅瓦河畔……

    红色经典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作者沈尧伊,用写实的手法绘出一个抒情、豪迈而可歌可泣的真实场面。湿寒荒凉泥泞的草原与篝火中战士们火热的革命豪情形成鲜明对比。熊熊的篝火旁毛主席被战士们团团围绕在中央,他热情洋溢地述说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所有战士侧耳倾听,战士们充满了对未来憧憬和喜悦。周恩来坐在毛主席的左手边,右手拿着一根树枝拨动篝火,微笑着注视着毛主席。为创作此幅作品,作者历时三个多月深入长征路,和当年的老红军战士谈心、交流,创作完成于1976年。该作品展出后令世人瞩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地轰动。 

    北宋画家张择端,自幼好学,失官位后家居,生活在社会底层,卖画为生。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内容异常丰富,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不朽的杰出作品。

    人民的需要是绘画艺术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是否创作出优秀感人的作品,其根本决定于是否能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为人民而挥毫抒怀。每一幅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绘画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吹响的都是时代的号角。我国久传不息的佳作名篇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及人民大众悲欢离合的关切,并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彰显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人民是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有坚毅,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渴望。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最强的声音,谱写辉煌的历程,描绘最美的人生,坚定和感召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⑴。”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⑵。” 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⑶。”习近平同志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⑷。”

    艺术家必须结合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得到发展,受到教育,使其升华。

    2018年1月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和中国美协安排部署了“美丽塞罕坝”写生创作活动。靳尚谊、范迪安、罗中立、杨飞云、庞茂琨、朝戈等40余名老中青知名油画家参与。艺术家们在林场职工家里做客交朋友,职工们的吃苦耐劳、坚毅朴素的高贵品格感染着艺术家们,使他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塞罕坝人55年三代人前赴后继、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不毛之地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塑造了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和风沙屏障,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这个英雄的集体2017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弘扬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批示。一年中,艺术家们历时76天写生创作了5300余件作品。在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的同时,他们的身心、意志得到了锻炼和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身为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的范迪安,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怀着对林场建设者的崇高敬意和对这片绿色净土的渴望,主持策划了全国油画名家塞罕坝写生活动,他的作品《秋的乐章》像一部浩大交响乐,金黄色的茫茫海洋般的落叶松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像弦乐唱响了金色卫士,金色丰碑的主旋律。远处的湖水和白桦像管乐清脆、流畅、嘹亮。曲调表现了塞罕坝人的艰苦卓绝,激扬向上的精神。每颗落叶松都代表着一份坚强,一份果敢,一份辛劳。作品主旋律明亮、坚实、层层递进,各种和弦饱满、圆润、相得益彰。

    2017年12月,受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和中国美协主席的委托,油画家江浩肩负起打前站和踏查行车路线的任务,冬天的坝上零下28、9度,大雪都封住了所有的道路,他心系艺术家的生命安全,踏遍了塞罕坝所有的道路,一年行程28000多公里,还画了很多作品。他以扎根人民为信念,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老人家力劝亲人再婚,她生了4个子女,并以长子的名字纪念毛岸……
·下一篇:无
·毛老人家力劝亲人再婚,她生了4个子女,并以长子的名字纪念毛岸……
·毛主席的信仰是什么?看完我哭了…
·特稿:耿耿正气度春秋——纪念女八路黄克同志诞辰百年
·特稿:梅县区桃尧镇党委、区老促会联合挂革命旧址牌(组图)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开展新春慰问“五老”人员活动(组图)
·特稿:女红军刘照林杂古脑轶事(组图)
·特稿:海南7家民间红色团体利用微信群载体,播讲琼崖红色故事(组图)
·特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关于征集《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建设展》相关文献资料的启事(
·特稿:走访慰问暖人心 殷殷关切见真情——中共金寨县委史志室、金寨县档案馆开展春节送
·特稿:牢记使命担当 传承红色文化 奏响时代最强音(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只有植根人民这片沃土 才是绘画艺术的生命源泉
毛老人家力劝亲人再婚,她生了4个子女,并以长子的名
毛主席的信仰是什么?看完我哭了…
毛主席的信仰是什么?看完我哭了…
李金明:耿耿正气度春秋——纪念女八路黄克同志诞辰
特稿:耿耿正气度春秋——纪念女八路黄克同志诞辰百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梅县区桃尧镇党委、区老促
特稿:梅县区桃尧镇党委、区老促会联合挂革命旧址牌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梅县区老促会开展新春慰问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开展新春慰问“五老”人员活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