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从凤凰网上看到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女士逝世的消息,我们在深切哀悼的同时,也对她们父女俩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和高风亮节进行了回顾。
说起瞿独伊女士,就不得不提及她的继父,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烈士。
瞿秋白烈士曾在中国革命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他是中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他是中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风采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他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赤潮歌》;他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他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
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机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当他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而无法在党的领导岗位上继续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而是与中国革命文化主将鲁迅先生并肩作战,很快在文化战线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5年2月,瞿秋白烈士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一位临场记者这样报道瞿秋白烈士慷慨就义时的情景: “至中山公园,……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壶。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 “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瞿秋白说罢此话,坦然正其衣履,到公园凉亭前拍了遗照——他背着两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当初,敌人得知他的特殊身份后如获至宝,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他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敌人只能消灭一个革命者的肉体,却绝不可能消灭共产党人崇高气节。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
瞿秋白的一生,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许多要作品收入了《瞿秋白选集》、《瞿秋白文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瞿秋白、任弼时、周恩来、罗亦农、杨尚昆、陆定一、苏兆征等第一代革命领导人作为正式代表赴会。
年幼的瞿独伊随父母一起到会场,曾为代表做掩护,休会时为代表表演。她虽然不完全理解,但深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瞿秋白英勇牺牲后,正在乌克兰参加夏令营的瞿独伊偶然从《共青团真理报》上看到了这一噩耗,她不禁失声痛哭,昏倒在地。那一年,瞿独伊14岁。
1941年,瞿独伊随母亲杨之华回国,途径新疆迪化时,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投入监狱。敌人未能在杨之华等共产党员审讯中获得所需要的材料,策反也未成功,就盯上了年纪最小的瞿独伊,对她进行利诱:“你还年轻,只要答应我们,出狱后会很快给你找一份工作。”
瞿独伊坚定地回答说:“我不用想,我就是信仰共产主义!我决不单独出狱,决不会为你们工作,我们无罪!你们必须把我们全体无罪释放,并把我们送回延安!”
狱中条件艰苦,没有阳光,提供的都是发霉的食物。瞿独伊和大家一起参加静坐绝食斗争,举办悼念难友牺牲的纪念和抗议活动等。
1946年8月,中共中央将她们营救出来送到延安后,她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入党时没有预备期,因为党组织认为,她已经经受了严酷的考验。
瞿独伊女士继承了瞿秋白先烈的遗志,向党交上了一份闪光答卷。据我们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她在28岁那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瞿独伊作为俄语播音员,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了毛泽东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她说:我用俄语向全世界播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感觉到很兴奋很光荣。那一天,距离瞿秋白就义,已过了14年。
1950年3月,瞿独伊和丈夫李何被派到莫斯科,筹建新中国在国外的第一个新闻机构“新华社莫斯科分社”,两人也成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其间,她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瞿独伊跟丈夫说道,国家现在还很困难,我建议我们缩减工资,我工作能力没有你强,你少减一点,我多减一点。最后定薪时,瞿独伊主动减去700卢布,并自费购置记者站的设备,所得的绝大部分稿费也交了党费。
1957年回国后,瞿独伊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和新华社工作,始终勤勤恳恳,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当被问起父母留给她最宝贵的东西时,瞿独伊的回答是:爱祖国!为了表彰她淡泊名利,忠诚为党的功绩,中共中央授予她“七一勋章”。此外,她还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5年,获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俄罗斯联邦总统为中国老兵颁发的“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6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瞿独伊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存。
她的精神永存主要在于:
赓续先烈无私忘我的崇高风范,而不以烈士后代自居。
她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并且把自己所得的大部分稿费交了党费。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仿效。
革命家的后代有革命家样子,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为革命家增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