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18日电 今年12月4日是开国元帅刘伯承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刘伯承之子刘蒙少将、中央党史研究室党史专家薛庆超做客人民网,回顾刘伯承的军事生涯,梳理刘伯承的军事思想。刘伯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共和国开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素有“军神”之称。点击进入>>>访谈直播页面
刘蒙说,我曾经采访过国民党当时的作战厅厅长,他也是四川人,他给我讲了一句话,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说我研究了一辈子作战,后来在军事学院工作也研究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他认为最突出、最应该可以讲的就是“挺进大别山”。他说一般战争发展,基本上是四个阶段,敌人的全面进攻,然后敌人的力量消耗一部分之后,变成了敌人的重点进攻,然后是战略相持,然后是战略反攻。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刚刚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毛主席会让一个大兵团插到敌人的心脏里去作战,所以这个时候,我父亲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这篇文章里,谈对毛主席战略思想的体会,他是这样讲的,他说东逼南京、西迫武汉,南扼长江,俯瞰中原,必然造成国民党大部队的退缩,造成反攻的局面。所以父亲走的时候,主席应该是有三点估计,第一点估计,进去可能就被消灭了,第二点估计,可能站不住脚被打出来了,第三点估计是对战略全局起到一定作用。
我父亲带着这样大的一个兵团,在一个大兵团的无后方供给的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都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么大的部队,没有后方供给线,让他自己找装备、找弹药,自己找服装、找吃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由于我们的军队是扎根老百姓的,才能创造这样的历史奇迹。当时造成国民党前线抽回60多个旅进剿大别山,带来了战争的转折点。当我父亲出了大别山之后,主席跟他讲,你做到了第四种估计,是我没有想到的,就是起到了战略转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