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振兴中医云平台北京2021年1月18日电(东方国医金典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 崔志强)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三侯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乳:大寒之日“鸡乳”,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政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的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
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冬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新年将至,大寒已到。中医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大寒节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大寒节气,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而此时艾灸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易复发老病。
这一时节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段,但同时也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此后阳气便渐渐升发,因此这一时节的艾灸养生要以肾经为主,肝经为辅,既要进一步补益阳气,又要逐渐注意肝气的调畅,迎接春季的到来。大寒节气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大寒节气灸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冬季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俗话说 “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 老年人肾亏 封藏之力不足 此时 节气艾灸要以肾经为主 疏通肝经 既要进一步补益阳气 又要逐渐注意肝气的调畅 迎接春季的到来 艾灸命门穴位 可助肾气封藏 让你每天都能肾气十足
75岁的新华社高级记者,中红网的总编辑江山老师,之前心脏间歇通过经络导引+艾灸调理,现在有很大改善,江老说感谢调理师韩老师,感谢东方国医金典医院特色理疗科!!
大寒养生原则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那么,
大寒节气应该怎么养生呢?
1、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2、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3、生活: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4、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运动:日出后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季运动锻炼对养生有重要意义。既运动了肢体,也加强了气血循环,全身四肢更温暖。
在“大寒”节气里,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