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煜轩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县东乡一个叫鹤颈的小山村,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当陈煜轩出生后八个月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苦苦将他们四个孩子拉扯大,母亲对这个小儿子抱有厚望,因这小儿子离家参加革命,多年无音讯,终因思念成疾,60岁时便抱恨离世。
陈煜轩九岁的时候,母亲不想让儿子成为睁眼瞎,省吃俭用送儿子去兴南小学去上学,陈煜轩是老师起的学名。当陈煜轩读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了。陈煜轩是在扬家娘姨的帮助下,几经周折从锄经高小毕的业。这时的陈煜轩已经14岁了。偶然的机遇让陈煜轩成为启东新安镇张同丰号学徒工,在这里陈煜轩做了三年的学徒工。陈煜轩十八岁时学徒工期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陈煜轩的堂哥陈毓潮是新四军,在堂哥陈毓潮这里陈煜轩偶然发现“书中报”苏中公学招生的启事,在这里学习不收学费还包食宿,陈煜轩很想上学,堂哥陈毓潮告诉他:苏中公学是新四军、共产党办的军事学校。陈煜轩没有犹豫,一再要求堂哥帮他推荐上了这个学校。从此,陈煜轩走上了革命道路,让陈煜轩没想到的是他参军四年后母亲便去世了。
苏中公学在东台县三仓河镇,陈煜轩在这所新四军大学校里接受了革命思想。1944年11月陈煜轩在这所学校毕业后,在1945年1月1日组织上分配陈煜轩到新四军一师卫生学校学习,这年的7月1日陈煜轩成为一名党员。1945年5月12日陈煜轩在苏中军区第一期卫校毕业,陈煜轩被组织分配到苏中军区卫生部药训班学习,毕业后组织上分配陈煜轩到苏中军区教导队任司药。
苏中教导旅是“江抗”也就是“沙家浜”的老部队,陈煜轩拿着组织介绍信到二团报到,戴克林参谋长任命他为卫生队材料员,卫生队长沈逸热情接待了他,陈煜轩从此走进了血与火的战场。
让陈煜轩最难忘的就是1946年12月16日中午一纵完成了,割裂整编69师和整编11师的联系,部队己楔入敌人纵深,敌人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我纵阵地猛攻,山野前指负责人来电,命令一纵撤退。叶飞司令员听到命令后和首长争执起来,大白天在开阔地一万人怎么撤?要撤也要天黑再撤。叶飞召集副政委谭启龙、参谋长张翼翔研究“怎么办?”叶飞果断地说:“白天不能撤!敌人两面一夹击,全纵队完全,只有坚持到天黑,一个冲锋打开缺口,才能实施突围。”大家一致同意叶飞的意见。叶飞向三旅参谋长谢忠良下了死命令“必须死守”谢忠良表示决心“人在阵地在。”叶飞亲自在山头指挥,到下午三点三十分,三旅七团只剩下最后阵地了,到天黑突围还有两个多小时,在这危急时刻不能再等了,决定提前出击,敌整编11师对我突然反击猝不及防,全线溃退。北面敌69师乘机南窜,叶飞发现敌人队形很乱,就组织警卫员机关干部、勤杂人员和民工组织起来,冲向敌群,整编69师一个不留地全歼,师长戴之奇见大势已去开枪自杀。
陈煜轩随着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在第五次战役,部队突破昭阳江六天时间没有给养供应,所带的米袋子又全部吃空了,上级命令部队从大兴里渡昭阳江北撤,这需要三天时间。部队行军时,敌人炮弹不停地在队伍两侧爆炸,有一根电线木被炸起火,大家纹丝不动原地站着,谁也不知道炮弹的落点在什么地方?只能听天由命。不久部队脱离了炮弹封锁的公路,连续爬过几座山峰,有两个小战土两匹驮药箱的骡马丢失了,陈煜轩没有质怪他们,选择了宁可损失两匹骡马和药品,保存两个年轻的生命。抗美援朝胜利后,这两个小战土也都安全回到了祖国。
陈煜轩离休后参加了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讲团,成为了一名特邀宣讲团,每当陈煜轩站在学校课堂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从那黑亮闪动的眼神里,让陈煜轩感受到他们是多么迫切期待着,自己告诉他们生动的战斗故事。这让陈煜轩回想起自已年轻的时候,第一次看见新四军时,听到他们唱着嘹亮的歌声,激奋人心的情景,想起自己参军后,唱着革命歌曲,滿怀激情的精神状态,想起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革命歌曲激励着我军将土,用压到一切的英雄气慨战胜敌人。陈煜轩就想把革命战争年代歌声,始终伴随战斗历程告诉这些孩子们。于是陈煜轩决定把能记起的革命歌曲,在讲革命故事的情节中串联起来给学生们演唱,宣讲反响热烈取得了成功。很好地完成了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任务。2020年陈煜轩在杭州西湖国宾馆武警中队演唱时,电视台专门录制了一档节目《军歌的故事》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