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待继续
客观地说,通贤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于革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扩大红军、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第一等的业绩,与现在的才溪镇一起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
图6当年的奖匾
1928年春,新寨背村的黄荣勋、黄文芹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通贤首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3月8日,通贤镇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障云乡党支部。
在历次扩大红军运动中,通贤人民更是奋勇争先。当年障云村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男性有87人,除一人因残疾外,全部参加了红军或游击队。邱义庭一家共有6人参加红军,邱银庆、邱银球、邱银仁等3家各有3个儿子参加红军,黄时荣一家祖孙三代都参加红军,张桂雄、李满玉等5对夫妻双双参军。仅燕子塔一个自然村,参加红军的就有张连清、张连旺、张福良、张立泉、张连豪、张福珍、张连炳、张桂雄、张福康、张开琳、张力雄、张连彬、张宜时、赖金祥、赖集祥、赖云祥、李满玉、张连进、张福科、张福亮、张连珠等20多人。小小的障云村,竟有37人被成为烈士。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的三年游击战中,通贤人民为保卫胜利果实,不顾生命危险,千方百计参加或支援游击队,受到了残酷的摧残迫害,甚至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贤人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显现出了烈火真金品质,涌现了一大批为国捐躯的优秀通贤儿女,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
图7通贤红军医院旧址(王坚摄影)
1935年农历二月初,国民党军八十三师伙同国民党地方部队共5600多人分四路同时进攻障云,障云军民奋力抗击数倍于我的敌人,从清晨至下午4点多,共打退敌军17次进攻,后因敌众我寡、弹药紧缺,部队及党政干部被迫转移或打游击,红军游击队突围转移后,敌人闯进障云,见屋就烧、见物就抢、见外地人就杀、见本地人就抓,英雄的障云为保护革命者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燕子塔24户104人中,1935年游击战争后只剩下16户47人。
据统计,通贤全镇共有烈士375人,老红军13人,“五老”人员227人,著名的“九军十八师”中有10位是通贤优秀儿女。如今还健在,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年108岁(中国年龄最大的将军)的张力雄将军,就是通贤镇障云村人。
可是,有着这么光鲜历史的通贤,至今为止,仍然有几个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还鲜为人知,地方党史上也少有记载。
一是通贤区苏维埃政府问题。
根据才溪纪念馆提供的资料:“1931年才溪区境域缩小,此时通贤已不再才溪区管辖。”说明通贤区苏维埃政府早在1931年成立。
根据王坚采访老红军张占琳时,张占琳说是1933年10月至1934年底,通贤成立过区苏维埃政府。
两者在通贤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的时间上有较大的差别。
据史料记载,1931年12月,以南阳、才溪、通贤、畲以、涂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区建新汀县,县治设于濯田。1932年3月,建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于汀州市,与此同时,撤销新汀县。才溪、通贤划归上杭县,南阳划归新泉县,其余各区并长汀县。1933年8月,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第58次会议决定,在宁化、清流、归化之间,增设泉上县;在长汀古城、策田一带,设兆征县;在上杭永定边境设代英县;此时,闽西苏区包括汀州1市和上杭、永定、武平、代英、新泉、连城、长汀、汀东、兆征、宁化、泉上、彭湃、清流、归化14县。国民党军队进行第五次“围剿”后,闽西苏区逐渐缩小。1934年6月,新泉、上杭县苏维埃政府撤退至通贤、南阳一带,合并成立新杭县,管辖新泉、芷溪、儒畲、才溪、通贤、南阳、茶地。
从以上史料看,通贤区苏维埃政府应该在1931年底以前就成立了。但是,成立的具体时间?区苏政府所在地?区苏主席先后有什么人担任过?区苏管辖的范围等等问题无从查找,有待党史部门或者有志于研究通贤地方史的同志继续努力。
二是新汀杭县问题。
据闽西党史记载,1934年底,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东线国民党部队十余万之众进入闽西。1935年1月,留在闽西坚持游击战争的福建省党政军领导机关洞察时势,在新泉、上杭、长汀交界的障云岭成立新汀杭县,由长汀濯田露潭村的刘祥文任县委书记,连城朋口鱼潭村的杨松辉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并统一武装力量,由雷桂林任游击纵队司令,钟奕辉任政委。令人遗憾的是,作为苏区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所在地,今天的障云村民几乎无人知道“新汀杭县”这个名词。 根据1961年7月17日,连城新泉老红军陈水林、冯松保在接受福建省党史部门调查采访中陈述:“1935年3月份,成立了新汀杭县,没有行政工作,开展游击战争活动。行政上有工作团,军事上有独立营。新泉方向为一营,长汀方向为二营,上杭方向为三营。每个营为一个游击队,到白区工作,由福建军区指挥。”“新汀杭县包括三县边界地区,游击队搬到叶坪山,后被敌人包围,又搬到长汀濯田。”
同年7月21日,时任连城县莒溪公社石灰厂厂长的原新汀杭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杨松辉陈述:“红军北上后,新泉县组织人员(包括游击队)共二、三百人,国民党中央军到南阳,新泉县失守,我们退到南阳的茶溪、通贤。敌到南阳,我们退到上杭才溪。敌人到才溪,我们退到叶坪山、礤子角,最后退到障云岭,在此三、四个月。”“这时上杭、长汀失守,新汀杭县1935年1月在障云岭成立,主要工作是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当时有人员100多人,陆续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离队。我们在汉溪住了很久,我任县苏主席,县委书记黄崇安任职不久调走。没有具体工作,原有计划开展军事行动,到1935年我被国民党俘去,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综合两份亲历者口述记录,新汀杭县成立的时间虽然略有不同,但成立过新汀杭县的事实是存在的。成立的地点在障云岭。担任县委书记的先后有黄崇安、刘祥文等人。成立的时间应该是原新汀杭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杨松辉陈述比较准确,即1935年1月成立,至5月解散,活动的时间大约为5个月左右。
图8邱亮玉指认新汀杭县委、县苏遗址(王坚摄影)
但此事目前知之人数不多,甚至连通贤人民革命史也无详细记载。这说明还原历史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还任重道远。
三是福建省级领导机关的临时驻地问题。
据亲历者张连养、张连豪、张连达、张福茂、张连炳等人1982年回忆证实,从1934年农历十一月至1935年农历二月初四,福建省苏的兵工厂迁至燕子塔的上塔自然村。设在上排,共有8间房,其中两家为楼房,楼下设兵工厂。全厂共有21人(其中7个妇女,一个妇女是长汀叉河陂人,叫金妹),主要任务是修枪、翻造子弹,楼上7个妇女负责制做布筋草鞋和子弹袋。兵工厂的负责人是个子矮小的湖南人,姓陈。福建省苏的通信社设在燕子塔的张全昌家。物资由张全昌保管,存放的物资主要有布匹、药品、弹药、煤油(灯)等,护送物资的保卫队有70多人(枪)。他们日宿夜行,来往于永定岩下山、上杭才溪草子岽等地。
由此看来,障云岭不仅是新汀杭县委、县苏所在地,主力红军北上后,这里还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临时驻地。
这又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些未解之谜,期待后人去发掘,也期待更多的人继续讲述通贤红色故事,以告慰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告慰深明大义的通贤百姓!(注:部分资料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馆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