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冷静分析敌我形势,敌强我弱,敌人无论从人数还是武器装备,大大超出了我军,我军不能硬拼得智取。张凡提出了“分散行动、机动灵活、以斩头、砍尾、伏击、偷袭等战术,挫伤敌人,迫使敌军退出根据地”的作战方针。他亲自部署,沉着指挥,充分调动干部战土的积极性,发动主力大队、各县大队、区中队以及民兵全面应战,指挥部就设在雅方村。张凡政委这个作战方案,就像扎起的口袋,只要敌人落入袋中,我们就扎紧口袋,尽最大力量消灭他们。张凡在敌人必经之路荡江岭安排了一部分兵力,又在松山岭围堵向北进军的敌军。我军在松山岭兵分二路,一路在东北坡冲上岭顶,从南坡下山,向前搜索,另一路则在里松山村待命休息。前方侦察员发现在旧庄、湖田方向有四五百敌军时,我军立即向外松山出击,激战中敌军火力太猛,张凡考虑硬拼不是办法,采取诱敌深入办法主动撤退。敌军摸不清我军作战意图,也不敢恋战,向南撤退。靠近荡江岭时这批敌人刚好落入我军的伏击圈,一阵枪响敌军倒下一大片,此时的金萧队员如猛虎下山,全歼敌人的尖兵排,得手后,我军迅速撤离。当松山岭的敌人出了路口,我金萧支队一阵重机枪扫射,走在前排的敌军应声倒下,惊慌失措的敌人立即组织反击,我金萧支队毫发未损退回北坡,乱打一气的敌军,见不到我金萧队员停止了炮击。没想到我军又冲回阵地,近距离用手榴弹、机枪、步枪一阵猛射,等敌人回过神来炮击,我们战士们不见了退回到北坡。只要敌人枪炮声一停止,我们队员就出去,敌人被我军牵着鼻子走得晕头转向。村民们看我金萧支队英勇打击敌人,冒着危险给我军战士送茶水,送情报。金萧支队灵活的游击战术,让敌人疲于奔命,四面受击,不得不撤退逃跑。张凡政委带领部队乘胜追击,不让敌人再来祸害百姓,张凡政委组织一部分部队从北面堵住敌人,另一部分撤回浦江,在敌人撤退必经之路拦截敌人,张凡带领部队在浦江的盘山岭脚占住有利起形,给撤退的敌人迎头痛击。张凡政委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一仗发挥的淋漓尽致,歼敌一个连,敌连长被活捉,俘虏了三十多人。这一仗打的漂亮,203师被撕的七零八落,狼狈逃窜,我军共消灭敌人一百多人,缴获迫击炮一门,轻机四挺,步枪数十支,金萧支队以少胜多打了一个大胜仗。当张凡政委带领部队胜利凯旋时,四管乡的村民们兴高采烈欢迎金萧支队的到来。
金萧支队这支活跃在浙东地区的武装力量,从开始的二三百人,到解放前夕发展为4200人的铁军队伍,张凡政委在金萧地区留下了无数英雄作战的足迹。如今金萧地区和富春江两岸的人民,永远忘不了张凡政委,虽然张凡政委已去世很多年,但他不可磨灭的功绩永远留在人们心里。
根据新四军老战士李铁峰回忆录整理
作者:胡华军,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讲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