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滚起莲湘唱潘庄
2020-04-29 14:46:36
作者:胡亚亭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潘庄村,地处淤溪镇沈马公路北侧,叶马公路西侧。北依俞垛镇叶甸村,南临甸夏村,西靠三垛村,东接孙庄村。据说明代时,庄西头有个寺庙叫真武庙。附近住着“三王五丁一刘半”人家,庄名曾为真武庙。1926年打倭子时期,改为潘王庄,1949年为潘甸乡,1954年更名为潘庄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潘庄大队,1962年划分成潘南村、潘北村。2002年行政村合并为潘庄村。全村现有2665人,耕地3300亩,下辖22个村民小组。

    潘庄人杰地灵,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让这里留下许多文化积淀;如200多年前的“滚莲湘”,和溱潼会船相媲美的九庄盛会(3月24日),1926年的全庄齐心协力抗土匪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英烈事迹让潘庄在里下河一带留下了深刻印象。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干群战天斗地,奋发图强,在这片可爱的家园率先调整种植结构,试行瓜果蔬菜立体种植。1993年,全村辣椒面积扩大到1500亩,成为全县有名的辣椒生产基地,产品除销售到京、沪、宁等大中城市外,还远销到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该村又瞄准国内外市场,加大劳力输出力度。全村近百人远洋在外从事建筑、电子、服装等产业。近6万吨位70多艘大铁船常年穿梭在海南、上海、浙江等国内主要湖港。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滚起莲湘唱潘庄

    淤溪镇潘庄村的“滚莲湘”,据传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这种富有地方色彩,男女老少百看不厌的民俗表演形式,里下河的人都熟悉潘庄农民王常山。他的“滚莲湘”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说他的师傅是一位精通莲湘技巧的武僧,而这位武僧的师傅又是一位名叫刘振喜的当地人。

    “打莲湘”起源于我们里下河的舞龙,由于我们这里过去是十年九涝灾,人们对龙十分崇拜敬畏,从而形成了“打莲湘”的主题。“打莲湘”又称“滚莲湘”,而每招每式则是临摹天龙腾云驾雾的英姿,如龙出水、龙戏水、龙腾飞、龙翻身等动作在“滚莲湘”过程中都有体现。潘庄的“滚莲湘”不同于外地,其特点就在于“滚”,外地也有莲湘表演,但都称之为“打”,而潘庄“滚莲湘”表演定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滚莲湘”的人手执莲湘,在自己身体的各部位滚击敲打,让莲湘在身上流转滚动。他们还会在地上滚,表演的人边打莲湘边在地上做各种翻滚动作,既雅致秀美、娇柔纤细,又热情豪放、阳刚质朴。“滚莲湘”的动作变化较多,它形式自由,让人感到活泼可爱,再加之它道具简便灵巧,往往表演时再穿插动听的地方小调,气氛浓烈和谐。

    “滚莲湘”表演内容分为“上八盘”、“下八盘”,招招式式别具一格,每个八盘都有不同名称,如向前叫做“前八盘”,向后则称之为“后八盘”,两个动作交换时可以莲湘击地动作作为衔接。“上八盘”动作分为:1、龙出水;2、龙伸展;3、龙滚背;4、龙戏水;5、龙滚腰;6、龙腾飞等八项,上八盘动作在表演时,都是在赏腰部向上击打,故名上八盘。下八盘动作分“龙滚腿”、“龙经腿”、“跪地龙滚腿”、“龙翻身”等。表演下八盘时,演员都要在腰以下滚动击打。“滚莲湘”的高潮是最后的“龙翻身”,表演者坐地击打莲湘,再在地上滚动翻身,莲湘随着滚动分别击打胯、腿等部位,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亦如此蛟龙飞舞,进入仙境。

    “滚莲湘”主要器具有莲湘,服饰有白毛巾、中式对襟上衣,可选择绿色镶边,浅黄色绸腰带,绿色中式裤,圆口布鞋等,音乐器具一般是二胡、琵琶、三弦等。

    “滚莲湘”的伴奏音乐不拘一格,一般的民间小调、秧歌调以及民间乐曲、歌曲等都可作为伴奏曲调。

    潘庄流传的“滚莲湘”与外地不同,这是因为王常山老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改革。他的打法动作轻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转换自如,没有固定的伴奏曲调。他喜欢的伴奏曲调大都以“三弄”、“西板”、“杨柳青”、“四季游春”、“卖杂货”等乐曲。王常山的莲湘梅花越打越快,越打越舒展,越打越精彩,也让人越看越享受。他从站打、翻打到跪打,直至卧打、滚打,给观众以热情奔放、勇往直前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听潘庄的前辈们介绍:大跃进期间,他的莲湘曾经轰动了省内外,不少外地的文化干部以及本地的文艺爱好者都前来登门求艺,当时,一位姓洪的公社社长专门把他安排到公社,让他安安心心向人们传授莲湘艺术,此举为继续发扬莲湘艺术起到很大作用。1959年秋,泰州县举行群众文艺表演,王常山的“滚莲湘”获得了一等奖和节目挖掘奖。为此,他被留在县里继续排练,县里还专门安排16名女演员在外围陪打,让他一人在中心进行滚打表演,在全省群众文艺调演时,喜获表演特等奖、节目挖掘奖和组织奖三大奖项,后来还参加全省巡回表演。

    1984年,王常山的“滚莲湘”又参加了《中国文艺十大集成》舞蹈调演,又获多项奖。1985年,“滚莲湘”被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在获得多项荣誉以后,王常山并不满足,他和有关专家一起继续钻研发展莲湘艺术。民间舞蹈家李强、舞蹈家李道功都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滚莲湘”不仅成为了健身莲湘,而且被介绍到国内外演出。1995年,王常山去世以后,在市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滚莲湘”仍然在演,因为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人们是百看不厌,我们相信许多年后,人们也一定还会喜爱这种表演形式。

    九庄盛会看潘庄

    姜堰有“三月三”庙会,溱潼有“九月十六”庙会,地处鲍老湖畔的淤溪、潘庄、尤庄、周庄、靳家潭、甸头、夏庄、杨庄、朱庄的“九庄三月二十四”庙会相比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年的三月二十四,鲍老湖畔真正成了欢乐的海洋,潘庄等九庄轮流做东,共享睦邻之乐。

    这九个村庄都处在水网地带,近的相隔几里,远的相隔十几里,在“隔河千里远”的年代,村与村,人与人的来往很不方便,但是八九个自然群体,近万户人家,相互之间又有割不断的情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里的先民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繁荣和进步,便以庙会的形式,加强村与村之间的友好往来,以显示眭邻友好的重要。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有倭寇窜到鲍老湖周围来骚扰百姓,这里朱庄、甸头、靳家潭等九个庄子的群众都组织起来,用竹篙当武器,撑起快船,守望相助,鸣锣为号,只要一处有倭寇,九庄群起而攻之,终于战胜了来犯之敌。抗倭斗争胜利后,九庄的组织没有解散,就以东岳大帝为名,举办东岳会。东岳大帝黄飞虎,是姜子牙封的天齐仁圣大帝。他保国为民,很顺民意。于是建庙塑像,定期举办庙会,改撑快船为撑会船,一直流转至今。

    庙会由九庄轮流主办。每年当会的庄子一到三月初,董事就会集中议事,安排组织会事,排练文艺节目,清理锣鼓伞盖,挑选会船、纵练试水。十六日,由当会庄子派人发请帖,邀请友庄赴会。接着按各户、田亩、人口多少筹资会资。还要采化圣船、贡船和搭建戏台。圣船是供一尊祖像的,贡船是供奉东岳大帝像子的,戏台是请班子唱大戏的。制作都很讲究,要让兄弟村庄的人看得心情舒畅。同时,各村也要在迎会路口、巷口搭彩门,披红挂绿,插彩旗,表示同欢同乐。村与村,轮为主,轮为宾,互相尊重,睦邻友好。

    庙会会期是三月二十三至二十四两天。这两天划船撑船的活动最突出,最引人注目。船有送圣船、接圣船、护圣船和赴会船几种。这几种船上的人,都是各村挑选出来的年青力壮的好水手,又经过半个多月的专门训练,一律穿白布褂,青布裤,头扎白毛巾,腿打白绑布,腰系佐腰。个个像出水蛟龙,身手不凡。

    水手们围绕送圣、接圣的活动,展开撑船竞赛。淤溪人指东岳大帝面前的一尊神像为圣。由当会庄供奉,会期一到,这位尊神就移位到圣船上。上庙会庄要把“圣”送出去当会庄子要派船把“圣”接到自己的庄上,才有庙会的主办权。就像今天交接体育运动会的会旗。按庙会规则接圣、送圣,都要从七里宽的湖面上通过。不言而喻,大家非得练好撑船的本领,我们不妨介绍,有一年当会的潘庄,要到上家杨庄接圣;杨庄要送圣,而淤溪下一轮主办庙会,必须派船护圣。圣船一到上家码头,上家放起三铳枪以示欢迎。“圣”由年老福大的老人捧上圣船。东岳大帝敬在贡船上。圣船排在送圣船和护圣船之间,三船并发,但必须保持圣船行在最前头,这时如果有船想超过圣船,圣船必须全力拚搏,保持领先。否则也会失去主办权。跟在圣船后面的贡船,由六条或九条会船分三路拖着跑。贡船前头用双浆划,另有二十人分在两舷划飘蠛,速度很快,各庄赴会的几十条船顺序跟在贡船后面,接成一条龙,穿越鲍老湖,阵容壮观,威震湖荡。经过一番船上运动,把神圣的偶像领到庄,水手们锻炼了纪律性,提高了撑船划船技能。

    新一轮的当会庄,把圣和东岳大帝接进村子以后,当天,又要抬着这两尊神像,先从戏台口开始游行,展阅民间艺术风采,要游遍整个庄子。各庄仪仗队在当会者的引导下,依次顺序前进。最前面是马弁开道,开路旗、大锣大鼓,然后是五彩绣旗队。紧接着是舞龙灯、舞狮灯、万民伞,和各具特色的文娱节目:靳家潭的扇舞、古亭、马灯;杨庄的铜犰’淤溪的高跷、秋千;甸头的锡兵器、八仙过海;尤庄、朱庄的花担;周庄的十番锣鼓、蚌精撒网;潘庄的钱钗;夏庄的花船。这些节目,载歌载舞,群众百挑不厌。清音法曲伴随着东岳大帝的贡船,接受信男信女的朝拜。游行队伍每到一处,观者如潮,万人空巷。

    在庙会的筹备期间,当会庄便在本村选择一块空地搭一座戏台子,群众通称“花台子”。台口两边,用彩带缠成花格子档儿,上面悬着妇女佩戴的银项圈、银手镯,以示隆重。据说1919年甸头曾搭过双台子,南边一座,北边一座,两台戏同时上演,观众爱看哪边就看哪边。因为搭双台子很少见。有个纪姓人家,正巧就在这天得子,孩子的乳名就叫“双台子”。每年都是从扬州一带请来出名的戏班子,要连唱五六天。什么“双下山”、“打渔杀家”、“徐策跑城”,等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文。一般接圣这天唱双本戏,正日早上唱三出戏,晚上又是三出戏。湖边灯影,岸上鼓乐,欢声笑语,直到深夜,不见人散。

    往日,由于水网地理特殊,平时亲友就来往不多。三月向后又进入农村大忙季节,走亲访友又没有空了。所以庙会期间是各家带亲戚会朋友的好机会。好几天前就开始邀约,会期临近了,各家就忙着包粽子,杀鸡杀鸭,买鱼买肉,做好款待亲友的准备。亲友来了,除欢聚一堂,乐于餐饮之间,还请他们观赏会船竞赛,迎圣接驾等节目,再就是看戏,反正是尽兴玩乐。家长里短,谈婚论嫁,交流心事,不定时间,尽情畅叙。家家都在浓烈的亲情友情氛围中度过良宵

    庙会期间,也是物资交流的集期,多少年来,按照传统习惯,远近做生意的商贩,都提前赶到,当会庄也早就定好交易场所。碗船、厨具船、农具配件船,竹器篾器、日用百货船,藕船甘蔗船,面人、糖人玩具船,……船靠船,停泊在鲍老湖边。他们还上岸摆摊设点,供应村民购买,送货上门,价廉物美。农民图个方便、实惠,生意人货畅其流,薄利多销,获利不菲。买卖双方都高兴。

    老大爷、老奶奶,平时想吃煮烂的藕,很不容易。现在站在门前就能买到,笑得合不拢嘴。大人想买个糖人面人儿、小风车给娃娃玩玩,没处去买,现在村口就有人在捏、在做,想买什么人家就捏什么,娃娃们也乐得跳起来。

    庙会成为民间节日之外的节日。数百年来,顺应民情民意,制订了一整套为大众自愿遵守的行乐规则,共谋一乐,乐而有序,其乐融融,年复一年,相沿不废,为水乡千门万户的安静生活,平添多少吉祥与欢乐。

    盛会乐九庄,九庄万人乐。

    人杰地灵数潘庄

    1、抗战功臣  杨乔国

    悲壮惨烈的十九路军37年9月13日松沪保卫战中担任参谋的杨乔国战斗失利后,曾携妻小三口来到潘庄隐居一段时间。为了改变潘庄面貌,他曾独资修成了圆门桥。85岁的老人袁启贤等至今还在议论,这位杨先生虽然是国民党的大富,但和我们老百姓却是好朋友。

    隐居期间,恰逢袁启贤的伯父袁质秀结婚,杨乔国为了考考这位曾经出版《论语教育原理》的文学专家,就半开玩笑地出了上联:“脚踏踏板脚踏脚”,袁质秀一时被杨先生难住了,但很快他就对出了下联:“头枕枕头头枕头”,对出来以后,引起哄堂大笑。在此期间,税警团正好到潘庄来骚扰,他们在潘庄封路打坝,但邻队的一位军官听说他过去的上司杨乔国在潘庄时,马上表示要拜访杨乔国,又不知道杨先生住在哪里,时年十岁不到的袁启贤自告奋勇为那位军官带路。到了杨乔国先生住所时,那个人站在门外连门都不敢进,还是袁启贤向杨先生通报以后,那个人才敢于进门,向杨乔国问安、回报情况。当杨乔国斥责他们在潘庄有扰民行为时,那个人马上把部队撤出了几里路。后来据说杨乔国不仅担任过姜堰的参议员,还担任过中央文史馆馆员。

    2、抗日烈士  戴庆年

    潘庄村有位烈士叫戴庆年,当年和杨乔国也曾打过交道。那是一位热血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泰州时敏中学读书的戴庆年目睹暴行,义愤填膺,发奋抗日救国,并参加了联抗组织。1944年10月联抗在地方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戴庆年知道区队缺少枪支弹药,就通过岳父张德荣和弟弟戴庆勋的关系,筹集到十五担稻谷找杨乔国帮忙,杨乔国受人之请,花费大量精力,终于买到两支短枪和40发子弹,并秘密送往叶甸区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5月20日,戴庆年以收鸡蛋为名,去了解驻马庄甸上的伪军特务营的电台情况时,不幸被敌人发现,在被捕两天后被敌人杀害。

    3、巾帼英雄  魏喜子

    在潘庄这块土地上,还有一位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女英雄。她叫魏喜子,1947年参加了新四军七纵队的活动,她以贩卖蔬菜为掩护走东庄奔西庄,做地下联络工作,当时潘庄和叶甸一线都统属叶甸区政府领导,魏喜子住在叶甸庄附近,为了便于接头,她在居住的住房后墙上专门开了一个窗口,如果有敌人来,她就在窗上放上一盏灯,在夜间点亮,如果没有敌人来,她就不放灯不点灯。1948年7月28日,魏喜子在国民党反动派潘甸乡一个保长的情妇那里得到消息:广武乡反动武装自卫队第二天要去柳林寺一带“扫荡”,得到情报后,她立即赶到叶甸区政府报告,这时区干部已全部去下河中心区何官庄开会。魏喜子马不停蹄又赶紧划船往何官庄,在行至黄单庄时,因情况紧急用力过猛,划浆柄折断,魏喜子为了不耽误时间,把船临时寄放在一个亲戚家,一路飞奔,逢河游河,连过7条河,终于在晚上赶到了何官庄。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上级连夜与溱潼县独立团一连和江都县独立团七连联系,在潘庄附近花子坟设伏。第二天上午敌人进入伏击圈,轻重武器一齐开火,这次战斗俘虏敌人30多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20多支。

    8月中旬,魏喜子因内奸告密被敌人杀害。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献
·下一篇:特稿:《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次翻印(组图)
·特稿:《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次翻印(组图)
·特稿:献
·特稿:橘子洲头(外一首
·特稿:橘子洲头(外一首)
·特稿:南梁红色大景区党建图书室成立啦(组图)
·特稿:中交天和:全球首创工法助力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组图)
·特稿:毛泽东在瑞金和当地老百姓的感人故事
·特稿:湖北「华科“煤改霄”技术助力我国蓝天保卫战」科技成果获2019度湖北十大科技事
·特稿:《长白山江岗志略》研究之神奇
·特稿:武进荣获江苏省2019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次翻印(
胡亚亭:滚起莲湘唱潘庄
特稿:滚起莲湘唱潘庄
陈永乐:献
特稿:献
不妨多上一些广播课
不妨多上一些广播课
证明光靠不开远不够
特稿:橘子洲头(外一首
傅瑜:橘子洲头(外一首)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