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勇救朝鲜落水儿童
永远的怀念
方聪为英雄整理内务
英雄的荣誉
中红网北京2020年4月10日电(柴晓旭、史玖松、熊峰)
英雄血脉永远激荡在心田
清明时节思英雄。
又逢清明,这一天,西部战区陆军某旅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生前所在连第113任文书方聪早早就起了床,像往常一样,他首先来到同在一屋的英雄罗盛教的床铺前,认真为英雄整理起了内务。
自接任连队文书以来,为英雄整理内务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1952年1月2日,抗美援朝战场上,时任连队文书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献出年仅21岁的宝贵生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拉床单——整被子——理军装——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认真而仔细。
方聪说,“每一次走近英雄的床铺,都有一种神圣的崇敬之情在心里流淌,总感觉英雄从未走远!”
方聪是在改革中被分流到英雄连队的,和他同一批来到连队的战友入连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时任连长孙小斌的带领下,到荣誉室里拜谒英雄的雕像。
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方聪和一同前来的战友很快融入到连队中去,没有丝毫的生分,因为在他们心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罗盛教传人。
后来,经过层层选拔,方聪如愿接替了英雄的岗位,成为了连队第112任文书。
这是英雄生前的岗位,方聪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尽快胜任岗位,他每天坚持提前起床整理资料、统计报表,从上报材料到下发计划,每一件小事,他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担任文书以来,从未在工作上出过一点差错,他也成了全连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
用英雄血脉锻造“红色尖兵”
岁月流逝,英雄之魂却始终未曾走远。
在罗盛教生前所在连,英雄始终与他深爱的部队在一起:
每天晚上点名,第一位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他日记中的一段话也早已谱成连歌代代传唱;
每逢新兵下连、老兵复员、战士入党时,大家都会到罗盛教雕像前举手宣誓、挥手告别。
抗美援朝战场,英雄一跃跳进冰窟窿,用生命托起了朝鲜儿童,也给该连留下了“无私奉献为人民”的连训。
调整移防到新驻地后,该连官兵经常深入驻地街道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地,“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发扬赤诚为民的宗旨本色。
在连队官兵眼中,英雄当年托起的不仅仅是一条生命,而是伟大祖国的铁血担当,更是中国军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追逐英雄的道路上,盛教传人初心不改,用赤胆忠诚书写着连队新的传奇。
特别是1964年,在全军开展军事训练“大比武”活动中,全连官兵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优良的战斗作风,斩获了全军武装泅渡第一名,再立新功。
同年12月国防部授予连队 “红色尖兵连”荣誉称号。
而今,“罗盛教”连虽历经多次调整移防,始终保持着“红色基因永不褪色、军事政治全都过硬”的建连育人理念,积极发扬无私奉献为人民的“罗盛教”精神和英勇顽强的“红色尖兵”精神,锤炼了精武强能、谋战胜战的过硬战斗作风。
让红色血脉焕发时代活力
“铭记英烈功勋,在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征程中与英烈同行。”
清明节前夕,一批批来自其他连队的战士自发来到“罗盛教”连荣誉室,挺立在英烈塑像前,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接受着激昂震撼的灵魂洗礼……
英雄连队的红色血脉已悄无声息地在全营辐射开来,吸引着感染着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官兵。
一枝独秀不是春。
“罗盛教”连所在的该旅四营从组建之初,就主动擘起了英雄的旗帜,以“当好盛教传人,庚续尖兵血脉”活动为牵引,用先辈们的战斗事迹激发官兵的血性担当,激励官兵们积极投身实战化练兵热潮,被战区陆军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单位标兵”。
2018年2月,“罗盛教”连被确定为“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 ,这个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光荣连队再次被赋予了新的任务。
在揭牌仪式上,时任连队指导员魏莹冰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旅传承红色血脉的‘排头兵’,深感责任重大,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哺育更多官兵!”
清明前夕,官兵们再次肃立在烈士像前,内心充满感慨——
“站在罗盛教烈士塑像前,我更加怀念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先烈们,我们唯苦练本领,奋勇前行,才能不辜负先辈们的流血牺牲。”
罗盛教连官兵荣誉室里砺斗志
官兵们在英雄雕像前进行入党宣誓
英雄日记里的话
官兵们开展助民劳动
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