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吉林安图2020年4月10日电(阚世良、安学斌)
吉林省安图县首任知县刘建封,誉为长白山文化之光。其科学考察长白山所著《长白山江岗志略》,全书十余万言,内容详尽丰富,举凡历史沿革、江山气势、奇峰圣水的释名、特异的自然现象、奇人怪物、山珍特产、古迹民俗、民间传说等等包罗万象,是一部全景记载长白山风光、风物、风情的重要著作,历经百年仍无后人著作可出其右,是研究长白山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献之一。
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朝时期,称混同江,今扶余段称鸭子河。金朝时期,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朝时期,上下游统称宋瓦江。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
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即江冈一书中叙述的松花江。全长958公里,流域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总面积的百分之14.33。南源头道江、北源二道江,均发源于长白山。北源二道江的上游有五道自西向东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
“江冈”一书写道:“松花江两岸多黄花松,又兼松花落于江干,到处皆是。其顺而下者,浮于水面,片片如花,故名为松花江。”还写道:“鸭绿、图们、松花三江论之,松花发于长白,水出天池,较之鸭图两江源远流长,实为三江之冠。”
1902年至1904年,为了攫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航运权,俄罗斯帝国交通部派出技术人员,在其武装部队的护卫下,勘测了松花江河道。提出嫩江汇流处(三岔口)以上的河段改称第二松花江,三岔口以下的河段改称第一松花江。对此,当时的清政府没有认可。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把中国东北变为日本直接殖民地"的多年夙愿。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统治,伪满洲国1938年12月20日公布了《河川法》。1939年4月1日,伪交通部发布:《为布告事兹将河川法第一条之河川名称及区间指定》。公布河流名称时,把松花江的两江口(二道江汇流处)至嫩江汇流处称为"第二松花江",把三岔河口以下河段称松花江。当时,伪交通部里日本人占半数以上。实际上,是在日本人说了算的情况下,把叫了500多年的松花江上游,强行改称"第二松花江"。日本侵略者之所以延续沙俄帝国的做法,就是用“正名”的手段改变人们对地名称谓的习惯,从文化、习俗上实行侵略。
"第二松花江"的名称,是俄、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现已停止使用,妥当的说法叫西流松花江。
江冈一书中记载了黑龙江龙王与天池龙王朝宗东海的传说,说明先人对松花江的流向已经掌握。中国古代对混同江的说法不一,辽指今吉林省松花江上游及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金指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元指今松花江。明沿用。清黑龙江下游又名混同江。民国通行地志以松花江会黑龙江以下为混同江。
清咸丰八年(1858年),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规定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只准中俄两国行船,个别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本来条约中提到的这段“松花江”仅指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之后入海一段的“混同江”,但俄方利用中方地名的混淆不清,抓住清政府软弱腐败的心理状态,将航运范围强行推进到东北腹地长白山地区,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俄国就成立了黑龙江商业轮船公司,同年俄国轮船就闯进了松花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帝俄时代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民国十三年(1924年),东三省司令张作霖下令,松花江内悬挂旧俄三色旗帜及中东铁路公司的轮船一律禁止航行,从而收复了丧失66年的松花江航运权。
江冈一书中的地理名词很多,有些与今天地名相比,发生了相当大的演变。
头道松花江与鸭绿江分水岭为龙冈,发端于白头、三奇两峰之间的伏龙冈(已在朝鲜境内)。冈西南廿余里呼为双龙尾岭,云门在伏龙冈南,南行三起三伏,为章斐岭,折而西南为长茂草顶,又西为团头山,又西为长冈,又西为山岔子岭等等。《奉天通志》中把龙冈称之为费德里山。
头道松花江与二道松花江之间分水岭为平安岭。
露水河、槽子河、三道松香河、蒲芩河、万里河(即万良河),源出平安岭二道松花江与图们之间分水岭为老岭,从孤隼、紫霞两峰之间的鸡冠岩开始,清风岭、连山、龙山、老冈、黑山岭、平顶山、南岭、延吉冈、老爷岭到通肯山。
四道白河、五道白河源出老岭,黑山岭系老岭之干脉,大荒沟、红旗河之分水岭。富尔岭为老岭之支脉,富尔河发源于此。
江冈一书,记叙了许多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奇闻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