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农村说”占上风。那么,通道会议的开会地点在城外农村的何处?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所在的军委纵队(第一纵队)和中央纵队(第二纵队)的行程来看,芙蓉村的木林庵、外寨村的吴文用家老屋是最为可能的通道会议的开会地点。
随军委纵队(第一纵队)行军的军委三局政委伍云甫日记记载:“十二月十二日,下午到达芙蓉宿营。”“十二月十三日,自芙蓉出发,经芦[炉]溪到播阳所。”随中央纵队(第二纵队)行军的陆定一记载:“(十二月)十二日,野战军司令部到芙蓉。”“十三日,军委一二纵队在播扬所(播阳所)以北”⑾。李德在《中国纪事》中所说,通道会议在山边的一座独立房子里召开的。通道县党史办原主任姚奉彪认为是可能的,他认为,既然军委和中央两个纵队于12日会合宿营的地点在芙蓉一带,那么,领导人开会就应当在这里。芙蓉一带是当时有名的侗寨群落,共有8个大寨,400多户人家。两个纵队会合后,中央机关和作战司令部在此宿营可以容纳,领导人在此开会比较便利。姚奉彪主任还说:当时芙蓉寨东南边山腰上有座寺庙,叫木林庵,单独建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与山下寨子遥相对望。木林庵四周有围墙,庵里有正殿、东西厢房,还有天井,一条石板路从庵门延伸下来直到寨边小溪,与李德讲的“独立房子”能够吻合。木林庵早已毁,如今,作为“独立房子”的木林庵被“重建”(重修时间记为1985年7月14日),已无昔日规模。
但是,芙蓉木林庵若作为通道会议地址,最大的疑问是芙蓉时属绥宁县(1951年才划入通道县),就不能称为“通道会议”了。古往今来没有在庵堂里举行婚礼的,侗族也一样,如在木林庵堂召开会议,这与邓颖超转述周恩来的回忆不相符。因此,另一处最可能的通道会议地点,就是与牙屯堡同地的村寨了。芙蓉村和牙屯堡外寨村相距约20里,红军从芙蓉村到外寨村不消半天。牙屯堡外寨村的老人们中多人回忆,当年有一路红军从时属绥宁县的流源、芙蓉、金殿走梁隘到外寨村汇集。
依1934年时的行政建制,中央红军抵达牙屯堡时,牙屯堡是贵州黎平县的飞地,但与牙屯堡同一自然村的外寨村却是属于湖南通道县的。值得一提的是,牙屯堡与外寨村同属一个自然村,处于湖南通道、湖南绥宁、贵州黎平三县交界地,都在通道县域。村子里有一条“T”字形街道,将牙屯堡与外寨村斜向分开,外寨村归湖南通道管辖,而牙屯堡归贵州黎平管辖(飞地),一边住着侗族,一边住着汉族。在外寨村,至今保存着清乾隆二十五年所立“永定章程”石碑,由湖南通道、湖南绥宁、贵州黎平三方代表“协议分界”,即为证明。1951年,牙屯堡划入通道县。1956年置牙屯堡乡,1958年改为牙屯堡公社,1984年改为牙屯堡乡,1996年5月合团头乡为牙屯堡镇,2018年,外寨、牙屯堡、头所三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名为牙屯堡村。
在当年《朱(德)对我军十二日西进的部署指示》的电文中,多处提及“牙屯堡” 及周边村寨。赖传珠日记记载红一军团一师1934年12月11日12时出发到达牙屯堡宿营。肖锋日记载明1934年12月13日周恩来在牙屯堡给他们布置任务。经82岁的周定成等老人回忆证实:“‘四周环树和竹林的周家祠堂’就坐落在牙屯堡村三面有小山坡对面有口塘的周家。山坡上有小树木和细竹林,与外寨吴朝文上下坎排列,吴周两家仅一条石板路之隔。可惜1977年7月与外寨一同毁于那场火灾,并在重建时一起被推平。”
牙屯堡外寨村已故老人杨再隆生前讲述,在1934年12月11日(农历十一月初五)这一天,外寨村的村民吴文用和粟再栾结婚办喜宴(依当地习俗,结婚办酒宴要操办3天)。吴文用家的老屋毁于1977年的一场大火,现在吴文用家老屋原址上修建的砖木房就在外寨村寨口的凉亭旁边⑿。
在寨口有一个清同治十二年润六月立的四方形老石碑。在这个岁月侵蚀、斑驳陆离的石碑上,碑文中“通道縣”三字却是清晰的,以此证明这里古为通道县。
外寨村前有乡亲们称为红军桥的小桥,红军大部队用几天几夜走过时还是木桥,现在改建成现代的拱桥。 红军桥一百多米处是油茶林山,那一片山林郁郁葱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中共通道侗族自治县委党史办主任田自保、副主任姚奉彪两次牵头近三十人组成、前后历时十五年的“红军长征过通道”工作调查组,所获取的调查资料表明:1934年12月13日朱德总司令向中央警卫团的干部战士作民族政策的报告的地点,就在油茶林山脚下。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由通道县林业局、共青团县委及牙屯堡、团头、大高坪三乡党政发起,在三个乡交界地带营造了4000亩红军纪念林,并树碑昭示。时任怀化行署副专员李拔群和通道县委书记张进成提写了碑词、碑名。30多年前硕大的“红军长征纪念林”纪念碑就坐落在山脚下。
外寨村的老人们仍然保存着对红军过境的种种回忆。他们笑谈李德的摔马坡故事——那时,李德是军事顾问,有马骑,但南方的马很矮小,而他的个子太高了(超过1米9),结果重心不稳,在山坡上落马,导致原本狭窄的山道阻塞,大队人马停滞不前,前后停下的队伍有几里路长。
一位老乡还说,他家的两位亲戚给红军当向导,一直把红军大队带入了贵州。咳,老乡长叹一声,最后说到,那时他们要是跟红军一起走了,我们村里也会出大官的!那神情,充满了对红军的信任。 村民们都知道,在红军大部队走后,一位红军范立权(后改名吴光明)因伤病留在了与外寨村相邻的龙寨,结婚成家,直至80多岁去世。 时至今日,牙屯堡外寨村作为通道会议的地点尚不能定论的主要问题,是还未能获得参加通道会议的领导人们于会议当日时驻在村里的实证。尽管尚未定论,但牙屯堡外寨村的乡亲们多年来自发过“双十二红军节”,每年12月12日举办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过侗乡。
湖南湘西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人民,特别是侗族乡亲们,八十五年来没有忘记红军,没有忘记中央红军长征,他们以实际行动,把“通道转兵”这一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镌刻在了历史上。(6199字)
(作者吴跃军系中华民族全书《中国侗族》学术顾问、《中国侗族军事史》编写组组长)
注释
⑴李德《中国纪事》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到达黎平之前,我们举行了一次飞行集会,会上讨论了以后的作战方案。”
⑵《红军长征在怀化》第159页,1987 年版,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又见《通道会议:历史转折的序幕》搜狐新闻,2006年4月16日;《寻访通道》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21日,记者:时晓玲 董鲁皖龙 阳锡叶。
⑶《通道县军事志》第174页,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军事志编委会编,湖南省怀化军分区军事志领导小组批准2008年10月出版。
⑷《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上卷)第438、439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⑸肖锋的《长征日记》第27页,1979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⑹《通道县军事志》第173页,200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军事志编委会编,湖南省怀化军分区军事志领导小组批准出版。
⑺《红军长征过通道》第81页,1986年10月,中共通道侗族自治县委党史办。
⑻铁血网2018年9月23日知道专栏。
⑼《红军长征在怀化》第186页,1987 年版,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⑽《湘潮》“红军长征与湖南”学术研讨会文集2016年10月增刊第130页,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室主管主办,长沙市雅高彩印有限公司出版;《访问范金标同志谈话记录》1972年5月15日。
⑾《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日记卷》2016年10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刘统整理注释的《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第709、710页,2019年6月,三联书店出版;《红军长征过通道》的53页、56页,1986年10月,中共通道侗族自治县委党史办。
⑿石仲泉:《通道会议:历史转折系列会议的序幕——红军长征之三》•《百年潮》2003年第8期第61页;宋秀亮:《通道转兵的决策地》•《中国民族报》2003年12月9日第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