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朋口镇南窠 “红军村”与红军桥。邹善水摄
聆听松毛岭战役南窠村红军战斗故亊。傅水明摄
南窠 “红军村”村民在打糍粑。邹善水摄
客人同南窠自然村部分村民合影。邹善水摄
厦门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留影。邹善水摄
宣和乡黄沙村“红色四兄弟”之黄润济对客人讲叙郭公寨红军前线指挥部红军故事(一)。邹善水摄
宣和乡黄沙村“红色四兄弟”之黄润济对客人讲叙郭公寨红军前线指挥部红军故事(二)。邹善水摄
松毛岭战役红军无名英烈墓前三鞠躬。傅水明摄
松毛岭战役纪念碑。摄
中红网福建连城2020年11月4日电(邹善水、傅水明)11月2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日子,却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上莒村南窠自然村,来了一批专听红色故事的特殊旅游客人一一厦门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党员与工作人员,由党支书王治江同志领队的 “红色闽西行”14位来宾。当日一大早“特殊”游客从厦门启程,驱车240多公里,直达连城县朋口镇南窠 “红军村”,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松毛岭战役中浴血奋战保卫中央苏区的红军精神,缅怀红军英烈,连通“山海红色之旅”。
南窠,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自然村。现仅35户171位户籍詹姓人口。这是一个无数红军英烈与近300位村民用鲜血染过却鲜为人知的“红军村”。
连城县人文生态发展促进会会长傅加林先生向客人介绍,南窠自然村,位于闽西松毛岭大山东南方向,从80多年前350余人口,历经7天7夜血与火的战役后仅剩52人,发展至现在才有170余人口。
在现场,连城县人文生态发展促进会南窠红军村分会会长詹堂清回忆说,家谱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由詹氏张旻公率儿孙从莒溪詹屋村迁居南窠自然村己有450多年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全村人口达350余人。1934年9月一场特殊战役后仅剩52人。红军转移后,村民默默承受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的压迫。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村民才有自已的土地、山场、农具……
史料记载,1934年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国民党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推进。连城与长汀交界的南北长80多里、东西宽30多里的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当年7月到9月,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松毛岭群山,进行了朋口战役、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役。其中,温坊战斗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唯一的一次大胜仗。
詹堂清继续向客人回忆说,听爷爷辈的老人讲,1934年初夏,村里开始陆续驻进了红军的部队,3处祠堂让给红军居住。张旻公祠为作战会议堂,观寿公祠为医护所,志洪公祠为红军食堂。青壮年劳力同红军一道去后山修筑工事、挖壕沟、挖防空洞。家家户户没闲人呀。还在詹氏张旻公祠旁搭建了戏台。当年农历八月初,村里又驻进不少红军部队官兵,村民把房间腾出来,地上铺上干稻草让给红军官兵们腄觉,村里各个宽阔地方搭建草棚,架起60多口大锅。除了指挥部和煮饭人员外,红军官兵基本全部进入了后山,隐蔽在挖好的工事、战壕里严阵以待。
1934年中秋节凌晨,熟睡中的村民被国军飞机、大炮轰炸声惊醒。投下无数的炸弹,炸毁了数座民房,村民死伤数十人。红军官兵同从悲伤中振奋起来村民们一起料理死难者,心中埋下了对国民党残酷行为的仇和恨。红军保卫松毛岭的战役打响了。在红军的号召下,南窠村的青壮年自觉投入到支援红军作战行列。为配合松毛岭战役,南窠村苏维埃政府发动100多位青壮年去挖战壕、抬伤员、运物资、送茶饭。詹建生,詹玖生,詹世流,詹宽登、詹源登、詹惟登、詹七发、詹杉树头、詹曾生等50多位身强力壮的村民组成运输队,有的一人肩挑、有的两人合抬,帮助红军运送弹药到七岭王排山上。妇女曹来招、罗运金、潘路招、项春妹、余四妹等20多人同红军一起煮饭、烧水、送饭。连10余岁的少年小朋友也帮助红军用水壶、竹茶筒装水。当时是“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门板都卸掉作了担架,为保卫苏维埃尽一份力量。红军与敌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战斗,枪声、手榴弹和飞机丢下的炸弹等爆炸声震耳欲聋,喊杀声响彻云霄,鏖战整日,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将士们坚守的阵地巍然屹立。
第五天,囯军的黑募妇飞机炮弹炸毁了红军在南窠村的临时医护所观寿公祠。当时,医护所的30余人仅剩下7个伤残的。南窠村的老人、妇女、少年把村里的几口水井、池塘的水都勺光,送到村后山作战的红军阵地,抬着一批又一批的重伤员回村里,村民把自已的衣服、门帘、被单撕成布条为红军重伤员包扎伤口。到前沿阵地为红军送饭送水的村民看到,一位范司务长被国军飞机炸弹炸成重伤,鲜血染红了行军锅内的米饭,顾不得包扎大腿上裂开的伤口,边爬边叮嘱炊事员一定要把饭送到红军阵地上;从村里坑头岭上的后龙山到三角窠的龙脉山上,硝烟满天,村里到处都是牺牲了的红军遗体,惨不忍睹。
无情的战斗,残害了南窠村许多温暖的家庭和无辜的生命。经过红军与敌人七天七夜的激烈战斗,红军战士死伤无数。
第七天,红军独立二十四师奉命奉命撤出最后战斗,顽强的浴血奋斗,为中央苏区红主力部队安全转移赢得最宝贵时间。战火的硝烟暂时退去。红军撤退转移后,国军为其死亡士兵收尸,又冲进村里点火烧毁村民住过红军的房屋,等这帮国军离开后,躲在山上树林里的52位村民,当夜才悄悄返回村內灭火。满目疮夷的南窠村,遍地尸首。村里幸存的52位老少村民,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用谷笪、草蓆等物就地掩埋了近300具亲人尸体。之后,村内幸存年长者带着10余位青壮年,就地掩埋后龙山至七岭山场上牺牲的红军官兵遗体。红军官兵遗体最多的三角窠山场上,青壮年把红军官兵遗体集中后用木柴焚烧火化了将近60多天时间。全村整天飘荡着尸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