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上的英雄桥》
《志愿军英雄颂》
96岁的王效农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纪念章
王效农获得的三级国旗勋章
王效农抗美援朝留影
王效农立功证书
战后在北京与其他志愿军先进集体和个人一道受到表彰的张振智(左一)
张振智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3日抗美援朝大片《金刚川》公映。该片讲述了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的故事。该片的主要英雄之一,魏晨饰演的工兵连连长闫瑞,其原型就是来自我市东海县驼峰乡曹浦村的志愿军“工兵英雄”张振智。今天的《档案时空》向大家讲述张振智以及东海籍子弟兵保家卫国的故事。
东海县是革命老区,是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具有优良革命传统。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从1950年11月初开始,东海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迅速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潮。
时为东北边防军的第38、39军原是创建于鲁南、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在这里长期坚持斗争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部分指战员来自原八路军教导二旅第4团第6团、海赣独立团、海陵独立团、新四军3师10旅1支队的东海县籍子弟兵。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先头部队,率先开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中共党史专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东海樊氏图书馆馆长樊振:1951年2至3月,东海县500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1117人被批准入伍,5月又有184人参加抗美援朝第2批志愿军出国。其中送子参军236人,送夫参军40人,送未婚夫参军16人,送兄弟参军99人。临洪区桃李村48名民兵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请求参加志愿军,新民区演马村4名青年写血书报名参军。
1951年上半年,东海县参军入伍的新兵中有867人直接征战在朝鲜战场。据不完全统计,东海县参加抗美援朝的热血青年,复员920人,伤残91人,牺牲184人。
1953年,为了确保金城战役的胜利,志愿军从6月下旬开始准备,工程部队为此次战役做了大量工作,加修道路452公里、急造军路61公里、架桥72座(长1320余米)。而张振智就是当时志愿军工兵第10团第3连的连长。
樊振:在加宽平康一带的公路时,他所在排的任务区坡度大,又全在山阴面,积雪足有1米厚。上级要求四天以内把公路加宽80厘米,削平1米。他带领战士们艰苦奋战,提前半天完成了任务。他还带领战士们连续7次修复37米长的岩里桥,保证了金刚川上的交通,有力地配合了部队的出击。
张振智所在连队的任务是在金城前线的金刚川岩里渡口,架一座中水位载重桥,保障部队运输物资畅通无阻。当时,河上本来有一座大桥和一座人行桥,敌军为了封锁这里,昼夜出动飞机狂轰滥炸。金城战役打响后,部队后勤物资必须经过这里运抵前线,没了桥,就等于切断了前线部队的生命线。架设这座载重桥,上级给他的期限是8天。
金刚川河面宽60米,水流湍急,这么短的时间,在这么宽的河上架载重桥,简直比登天还难。张振智带着3排先伐木,但是敌军也知道工兵架桥要先伐木,于是将这一带山林当成轰炸对象,一时间山林一片火海。
7天7夜后,全连官兵在张振智的带领下,架起了一座载重桥。然而,敌人的侦察机很快侦察到这个情况,出动24架“黑寡妇”飞机,两个小时内向这里投下700多枚炸弹,原本的7孔桥只剩下两孔,桥不能用了。
此时,金城前线最重要的阵地之一883.7高地打得非常胶着,部队的弹药很快就要打光了,再不送上去,就会影响整个战役的走向。这时,工兵3团团长、政委、参谋长都来了,向张振智传达了志愿军总部的要求:“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内修好桥梁,先送过去一部分弹药,完不成任务,军法处置!”张振智二话没说,第一个跳下河,指挥全连官兵二次架桥。在他的带领下,终于提前15分钟架好了桥,运输车陆续通过。
在这次任务中,敌人在载重桥周围共投下近千枚炸弹,还有2500多发炮弹,桥炸坏了就修,再炸坏再修,在敌人的炮火中,这座简易的载重桥简直变成了打不垮的“钢铁桥”。由于功绩卓著,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两次给他记一等功,并授予他“二级模范”称号。同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军功章。
张振智只是东海县抗美援朝一个优秀代表和缩影。活跃在鲁南苏北地区的中共革命武装力量海陵独立团,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113师339团,是一支以“纪律强、作风硬、能打仗”而闻名的铁军。38军因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表现突出,被称为“万岁军”。而具体负责穿插三所里的113师则被人们称为“飞虎师”,飞虎师师长江潮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樊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特等功臣阚礼田、徐学胜等人为国捐躯。志愿军连长、特等功臣李风林在朝鲜战场上4次立功,荣获两枚朝鲜国家一级英模勋章和国内的毛泽东奖章、和平万岁奖章。东海人王效农,1947年7月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作战、云贵剿匪。1951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第15军45师134团政治处宣教股长。参加过第五次战役和三八线七个月的积极防御,在上甘岭战役空前激烈、残酷、血腥的战场上,度过战役第一阶段战斗最激烈、最艰苦的19天。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记三等功,荣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