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铜币
一分铜币正面
一分铜币背面
一分铜币正面边缘一圈是马齿,内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8个字,中间是一个大“1”字图案,“1”字图案里面有32条斜线纹装饰(极少数没有斜线纹),下方是锤子和镰刀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背面边缘一圈是马齿,往内由谷穗和麦穗环抱竖写“一分”两个大字,上方饰五角星,下方饰花结。币侧面没有边齿。
一分铜币钢模雕刻比较规范,很难从字体上区分其不同版式。错字只有3个,一个是“苏”字,写成草字头底下一个禾字,这个字只有在苏区时期使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另一个是“埃”字,这个字除了头部写成“Δ”以外,第6笔撇少掉,变成了一个“天”字;还有一个是“国”字,币中所有国字都是在框内“或”字右上方少掉一个点。这三个错字在所有一分币中的是一样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上述举例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中存在的错字,只是比较明显的字。其实一些比较微小的差别还有不少。例如五分铜币的“维”字,在文中只列举8种不同的错字。根据五分铜币原钢模版式研究分析,其正面原钢模版式至少有47种以上。那个时候,雕刻钢模是手工操作,尽管有设计图案作为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雕刻师傅是一锤一凿敲打出来的,同样一个字,只能用“很像”来形容,而不能说是“完全一样”。也就是说“维”字有可能找到47种不同的差异。
为什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中存在这么多错字,原因是方面的,有书法不同使用的变体字,有客观过错行为,也有主观故意行为。
比如在1933年版银币中,有的字画蛇添足,多出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笔画,像“多点中”字、“多点和”字、“多点角”字、“多点年”字、“多点五”字、“多点枚”字,应该是雕刻师傅不小心多敲了一凿所至。
又如纸币壹角券正面行名中和伍分券背面行名中以及一分铜币的国家名称中的“苏”字,是一个现在电脑都找不出来的字,“艹”与“禾”上下结构组成。这是由于币面的字实在太小了,设计者奉行“能小则小”的原则,使用最简单的字,所以造成特别的字。还有贰角银币中的“历”字,由于设计时没有使用简体字,使用的是繁体字。在制作过程中因字的笔画多,字体又不能雕刻的太大,所以里面的“林”字,大多数都是“缺胳膊少腿”,错字极多。
不少的错字可能是主观故意而为,即故意写错,作为一种防伪标志。《中国钱币》杂志1986年第一期刊登了福建张建新,采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货币设计者黄亚光的文章——《黄亚光同志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货币设计》,其中谈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下端,是否为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财政人民委员邓子恢两位同志的英文签名。黄老告诉张建新,纸币上的签名是代表他们俩,但它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汉文拼音,是一种特殊的暗号,是为了防止敌人伪造“苏币”特制的。这种暗号不仅在文字中有,而且在图案中也有,当时只有银行和保卫部同志知道。像壹元纸币正面上方的行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几个字,第一个国字是正确的,第二个国字却在“或”字右上方少了一个点;银行的“银”字,繁体“金”字旁的一竖,在上方出头了;正面主图中的繁体“壹”字,不但第三笔比第一笔长,而且第二笔竖在下方出头,弄成一个错字。像伍角纸币背面“国家银行”的“银”字,繁体偏旁“金”字中间一竖,变成了右边一竖,也多了一横,成了一个错字。像贰角纸币正面行名中第二个“国”字,虽然框内“或”字有点,但却把“口”字写成了“Δ”;兑换说明中的“张”字,把“长”字中的两横和最后两笔都写成“人”字。像伍分纸币正面行名中的“家”字,左边两撇写成“人”字,等等。这种错误,很可能是有意这样做的,作为一种暗记。那时候没有电脑技术,使用人工手段复制纸币、银币或者铜币,总是不可能“完全一样”,暗记的使用对防止伪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刚刚进入收藏苏区纸币领域,那时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贰角的纸币一般七成品相的就要200元左右,好品相的要上千元,所以,最早出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假币就是贰角券。这种假币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文字书写太正确,比如兑换说明“憑票伍張兑换银幣壹圆”的“張”字,使用的是现代繁体字,并不是把“长”字中的两横和最后两笔都写成“人”字,露出了假票的马脚。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馆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