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交流环节,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彭运辉副院长阐述了历史文化研究是长城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支撑,也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依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文化”两个字,也是对学者深入进行长城历史文化研究扩展提出的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张明远副教授从长城艺术价值研究角度,提出长城艺术是长城文化非常重要的载体之一,在长城沿线大量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砖雕、木雕,以及保留在沿线传统村落中的文化艺术内容,正在大量消失。对长城艺术的发掘、记录、梳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展示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长城文创的重要素材,更是如何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旅游变成旅游文化的重要支撑。
(主题交流五: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论坛的第五个交流主题是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所刘晴所长,从战略策划和运营创新的角度,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农旅融合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刘所长提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机衔接,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化高地的背景之下,将长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探索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下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新标杆,沿长城分布省市县树立跨区域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培育农旅带动长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主题交流六:长城保护利用的DIBO思路)
论坛的第六个交流主题是长城保护利用的DIBO思路。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刘岩副主任,结合规划设计主导,投资、建造、运营协同的遗产地保护活化DIBO合作模式,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主题发言。刘岩主任提到,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从国家政策到资金支持都不太一样,但是作为重要的遗产资源,都涉及到保和用的关系问题。长城是我们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把它用起来?以河北省的长城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来看,长城与城镇村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着巨大关联,因此遗产地保护与城镇发展建设密不可分。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项目跟其他公共项目一样,需要投资,需要设计建造,以及管理和运营。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都在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城市发展的方式由传统的投资驱动,逐渐转变为创新驱动,而在为数众多的历史城市,文化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DIBO平台的构建与资源整合不是文化遗产地活化的唯一路径,但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交流与合作途径,保证文化遗产地的活化能够在统一的价值观下得到尽可能高质量的执行与可持续的存在。
除此次会议部分,论坛还包括多场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计划于十一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陆续举办,同时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出版物组稿工作。
当前,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崭新的历史机遇和深化推进的历史选择。在此背景下,寻找创新发展路径,形成推动长城遗产保护、长城文化传承、长城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是值得每一个研究者、每一位参与者、每一位决策者思考的问题。此次论坛的主办与承办单位也将继续聚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寻求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