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现场照片
出席此次论坛的主要领导有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安升
连玉明在论坛上演讲
董耀会副会长在论坛上演讲
董耀会、杨友楠、岳中平、刘宇、陈国强在论坛上对话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邬东璠主任在主旨发言中
邬东璠、文春英、郐艳丽、殷秩松、杜凡丁在论坛上对话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李哲副教授,带来题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遗产资源挖掘、梳理和运用方法》的主旨发言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主任王心源在针对长城数字化保护的主题发言中,阐述了长城作为一种物质,在自然和人为的作用下会相对发生消失的现象,对于正在消失的长城,我们改如何保护
在主题交流环节,四位嘉宾针对长城数字考古检测保护与修复研究、长城遗产廊道划定与文化-自然景观发展研究、长城科技与文化融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与数字博物馆及VR展示系统研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彭勇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长城研究院赵琛院长,以《我们为什么要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题的主旨发言
在主题交流环节,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彭运辉副院长阐述了历史文化研究是长城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支撑,也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所刘晴所长,从战略策划和运营创新的角度,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农旅融合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刘岩副主任,结合规划设计主导,投资、建造、运营协同的遗产地保护活化DIBO合作模式,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主题发言
除此次会议部分,论坛还包括多场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计划于十一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陆续举办,同时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出版物组稿工作
中红网北京2020年10月8日电(来源:中国长城)
2020年9月29日,在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活动资助下,由中国长城学会、北京市文物局、《文明》杂志社、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宣传部主办,由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延庆区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中国长城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延庆世园会酒店成功举办。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自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来,我国长城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分布有长城的15个省市区围绕长城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聚焦长城保护传承、资源研究梳理、文旅融合、综合利用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2020中国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八达岭长城峰会的主体内容,在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活动资助下,在主办和承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我国长城事业的顶层规划、统筹协调、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让长城这一中华文明的特质文化资源,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底蕴与文化气度的载体,在新时期发挥更大作用。
出席此次论坛的主要领导有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安升、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志》总主编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王志国、《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北京市文物局遗产处处长范军、延庆区副区长丁章春、延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赵超、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叶东、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北京市八达岭旅游总公司党委书记王铁林、北京市八达岭旅游总公司总经理莫广涛。同时,还有来自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长城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航空摇杆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教社团部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就论坛主题作出发言。来自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伟、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岳中平、中共山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友楠、中共山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宇、山丹县文物局局长张雳、临洮县文旅局局长蒋亮、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国强、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总经理于双鹏也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主题对话交流。
本次论坛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何有效推动长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议题,共分为六个交流主题,分别是长城区域经济发展、长城文旅融合、长城数字化保护传承、长城历史文化研究、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长城保护利用的DIBO思路。在与会领导发言致辞后,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连玉明院长以题为《重新审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时代价值》的主旨发言,开启论坛的学术交流部分。
连玉明院长在发言中提到,在刚刚参加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帅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监督性调研活动中,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了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通过山西、河北两省五市十三个县区的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更深刻认识到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时代价值。在主旨发言中,连院长提出六个基本观点。第一,长城重在彰显国家文化。长城彰显的是一种国家文化,这是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必须明确首要问题。文化融合正是长城精神的文化内核,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因此,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必须站在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强化长城遗产保护、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向世界讲好长城故事和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二,在把握国家公园本质属性中,强化长城保护。正如全国政协刘奇葆副主席在调研中强调的,要规划引领、守好底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施策、精准保护、适度修复、多元展示,挖掘内、融合发展。第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国家工程。只有把握国家文化、国家公园、国家工程,才能更加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时代价值。第四,加快制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负面清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要明确禁止性规定和限制性规定。第五,把“长城脚下的美丽乡村”纳入总体规划战略布局之中。第六,牵手冬奥会,打好长城牌。
(主题交流一:长城区域经济发展)
论坛的第一个交流主题是长城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国长城学会董耀会副会长在主题发言中阐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核心目标一是要保护与传承长城文化,二是要带动和助推长城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四大园区五项工程,第一项就是保护,既要保护长城遗产本体、保护长城周边历史风貌,更要保护传承长城历史文化,因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定是在保护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绝不是进行大面积长城复建。第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定要做好长城文化的传播,要打造新形式、发展新业态,要能够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公众对于长城文化的深度体验。第三,长城文化和旅游要深度融合。要让长城文化融入旅游之中,更要为长城旅游注入长城文化。第四,各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一定要强调长城沿线地区传统利用融合发展的问题。长城沿线主要是农林牧交错地带,中央文件明确提出了对传统利用区的建设要求,五大工程也包括传统利用工程。但是目前在各省做出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对此重视远远不够。最后,是项目的落地问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的建设上,这也是长城沿线各级政府在推动各地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
在嘉宾交流部分,参与对话的长城沿线政府相关领导表示,在党中央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具体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一、加强长城文物的保护工作,安装防护栏设置标志牌,同时尽快建立起长城保护员队伍,聘请专职长城公益保护员,加强对长城遗址的巡查工作;二、加强向相关部门的协调和积极汇报,并组织专班推动落实具体工作;三、加快规划编制,做好对长城文化资源的深度研究,和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四、通过拍摄长城宣传片、宣教片,加强长城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五、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接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主题交流二:长城文旅融合)
论坛的第二个交流主题是长城的文旅融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邬东璠主任在主旨发言中,提出长城文旅融合的核心问题,是要清楚融合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和什么样的旅游。首先,长城文旅融合,要融合长城遗产本身的文化,也要融合长城沿线区域的地方文化;要融合历史文化也同时要融合当代文化;要融合物质文化也要融入非物质文化;长城的文化事业与长城文旅产业也要融合起来。长城文旅融合,要融合各种文化的旅游载体,包括对外开放的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开展旅游的乡村和传统村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文化馆;还有很多自然类的景区,风景名胜区、被归类到自然公园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被归类到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区,还有作为地方发展旅游抓手的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品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些都可能成为长城文旅融合的空间载体。其次,哪些文化和哪些旅游应该融合,怎样融合,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文旅融合层面值得深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共享、共建、共融的新时代背景下,长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可能涉及事业与产业的融合、文化人与旅游人的融合、文化政策与旅游政策的融合、历史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文化系统与分散的旅游空间的融合,旅游空间与文化传播空间的融合。
在交流对话部分,四位专家就长城的文旅消费市场、长城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旅游、文创理念如与长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长城文旅发展的管理与政策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对话交流。
(主题交流三:长城数字化保护传承)
论坛的第三个交流主题是长城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李哲副教授,带来题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遗产资源挖掘、梳理和运用方法》的主旨发言,针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解决策略。一、在全线宏观和细节微观双向深入发掘,是今后长城保护、研究、展示各方面工作的必然趋势;二、突破现有景点之间的“藩篱”,实现“信息共举”与“交通联结”两方面的联合是多赢路径;三、物质遗产(包括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遗产的融通合璧,是展示升级的阶段要求;四、对于游客应该有覆盖全县的遗产资源人工智能推介,游步道路线引导等线上线下的互动。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主任王心源在针对长城数字化保护的主题发言中,阐述了长城作为一种物质,在自然和人为的作用下会相对发生消失的现象,对于正在消失的长城,我们改如何保护?作为国家文化公园中重要的一部分,部分消失的长城虽然形不在了,但其精神要保留下来,所以数字化技术会对其发挥相应的作用。王心源指出数字技术对于长城事业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是助力长城研究更加深入;二是为长城保护建立更科学,有效和持久的数据保障;三是更大程度提升长城的宣传质量与传播速度;四是彻底改变长城文化旅游管理方式方法,同时促进长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主题交流环节,四位嘉宾针对长城数字考古检测保护与修复研究、长城遗产廊道划定与文化-自然景观发展研究、长城科技与文化融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与数字博物馆及VR展示系统研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主题交流四:长城历史文化研究)
论坛的第四个交流主题是长城的历史文化研究。长城历史文化研究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基础支撑,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教授,在题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的主旨发言中,针对长城北京段的文化特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现状提出思考与建议。
中国长城研究院赵琛院长,以《我们为什么要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题的主旨发言,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目的、长城加速汉文化的形成、长征精神与长城文化结合的国家文化公园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