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之将军
又是秋风梅雨的季节。
1951年1月3日上午,在台北延平南路保密局看守所11号囚室中关押6名匪谍案人员,其中一位被认为是老大,号为“诗人”的黄埔一期学生,抗战胜利后的汉口特别市市长都是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
“徐会之,出来,跟我们一起去其他审讯室!”提押,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的监狱军警厉声喊道。
“月光如水碧云轻,秋色无边掩梦魂;玉露频添游子泪,金风吹动故园情。五车经史今何用,念载功名百不成;且借良宵歌当哭,是歌是哭未分明。
无题(一)于申卯桂月青岛东路:孤岛更无人问讯,黄花应是凋零尽。薄薄不胜寒,黄昏近!空廊静,湘江渺渺天难问。
无题(二)昔日繁华一瞬,车水马龙三镇,秋心吹动故乡情。愁难咏、肠寸寸,千古伤心士国恨!申卯桂月感怀于青岛东路”
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时间不多了,都给室友孙立人的部将钟山留下一首七绝和两阙词。被看守转押青岛东路三号的军法局看守所与黄埔一期同学的李玉堂中将同室。1951年12月29日在台北被杀害,牺牲时年仅50岁。
世界上事情往往很奇妙,仿佛一夜之间,曾经是蒋介石左膀右臂的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一下子跌入深渊。
团风位于黄冈山区地带,历史悠久,民俗奇异,文化多样,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团风破落的官宦和半耕半读的书香之家,从小酷爱读书习武,情商高,悟性好,又聪明好学,早期经常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忍饥挨饿,跑田野,进农家,受黄冈四杰的影响(刘子通、吴昆、李四光、熊十力),向往正义光明,有强烈的民族感、爱国心,为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实上,正值青春年少时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都成为董必武的学生,在武汉求学时聚集于林育南、包曹僧、陈潭秋、马念一等革命同志之间,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于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从此踏上革命征程,聆听周恩来的教诲,后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不过,地下工作者在人们的印象中,很神秘,甚至被自己同志们误会、受对手怀疑与攻击的经历更多一些,更多的是辛酸与屈辱。
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决定利用他的特殊身份,派到台湾做策反及情报搜集工作。此时的台湾正值吴石、朱枫案发,台湾当局加紧对入台人员的甄别,徐不久即身份暴露,后入狱。中共党组织在台的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徐会之在狱中的经历,国民党当局严密封锁,是难以为人们所知。所以,我党一时半会儿,也不清楚台湾地下组织情况,并非没惦记与关怀他们。
孙立人的部将钟山认识特工徐会之将军,源于1950年9月,受李鸿案牵连被捕。9月23日被投进了台北延平南路保密局看守所11号囚室中与徐会之将军6名匪谍案人员一起关押。该囚室有一个小胖子很热情,指着其他狱友一一介绍:“这是我们的老大,号为‘诗人’,他是徐会之先生黄埔一期学生,抗战胜利后的汉口特别市市长”。在钟山最初的印象里,这位老大“长脸高额,如不是长期营养不良,应可称为倜傥潇洒的人物”等等。三天后,钟山被带到审讯室,受到鞭打,直到神志不清,被拖回囚室,“徐老大”让他趴下,交代另一狱友浸湿洗脸巾,敷在伤口处,他说:“忍痛一个小时就好了,只有五六十鞭、很轻、很轻、几天后就会好的,一周后还会再受审的”。这是徐会之用他的亲身经验,告诉难友。他被捕已经数月,这样的刑讯不知已经受过多少次。他告诫钟山,下次受刑,无论什么刑,都要叫喊或表示痛苦,就可以减轻刑罚,千万不要咬紧牙关不做声,钟山按照老大的教导来做,果然有效,不但鞭打的次数少,着鞭於血的鞭痕也只有数处和第一次比伤势轻了很多。徐老大又告诉他,下一次不是“捶腿”就是坐“老虎凳”,应如何应对,可见这里的各种酷刑他都已经受过。又一次审讯,审问者没有对钟山动刑,只给他纸笔,让他回去写一封自白书,徐老大认为不妙,没有受刑是“认定”,除了出卖良心,写他们认为满意的自白书,就只有靠命运安排了,若要脱罪,就只有昧着良心去写孙立人凤山练兵是为建立反叛势力,不要人格,他根据自己一生搞政治的经验,认为这样写结果必然害人不利己。钟山听了老大的分析,决心不写自白书。
一直到相互分手,走上刑场前,红色特工徐会之将军还向狱友吟词一首:“国破家亡几多愁、月满西楼、韶华不为少年留、一夜寒风起,发盈头”的诗词,都是不肯背叛我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