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记:1988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王超奎革命烈士证书。“王超奎同志在抗日作战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战中他只是一个营长,却率五百人血战四万日军,牺牲后举国悲痛。周恩来、宋庆龄在国民政府颁发给王超奎遗属的《抚恤证书》上题词:“王超奎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敬佩和学习!”
在抗日战争中,有许许多多忠勇将领为国捐躯,他们或美名远播,或默默无闻,但是他们的牺牲都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伟大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中牺牲的英雄儿女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个人牺牲后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题词,其中包括周恩来、蒋中正、冯玉祥等。而这个人的的官职却很普通,他只是一个少校营长。这个营长的名字名叫王超奎。
抗战惨烈,牺牲的营长不计其数,比王超奎壮烈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为何只有王超奎能得到周恩来的青睐,甚至蒋中正、冯玉祥、李宗仁、宋庆龄、孙科、于右任、薛岳、杨森、薛岳等等军政大佬纷纷为他题词呢?
王超奎从小就好打抱不平,19岁时投笔从戎,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是杨森。
在王超奎短暂的一生中,他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立生死状。淞沪会战之前,预想到了战争的惨烈,就给母亲留下了一封遗书:“男是抱定宗旨,以身殉国,战死疆场为荣”!淞沪会战中,王超奎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子弹打完了就和日军展开肉搏,在绞杀中活了下来。战后因为英勇的表现被晋升为少校营长。
长沙会战,王超奎又给团长写下了生死状:“新墙河乃九战区门户,更为敌我必争之地。值此大敌当前,风云变幻迫在眉睫之际,奎誓愿竭我之力,负死守据点之责;设若不幸为敌所乘,是奎亦死得其所。”誓死血战,但让王超奎没想到的是,他所率领的全营500人,要阻挡飞机大炮掩护下的4万日军。艰苦的战斗即将展开,没有大炮飞机支援的王超奎毫不退缩,与数量巨大的敌人对阵地展开了反复的争夺。两天一夜之后,鲜血已经染红了大地,可想而知,这场战斗是如何的艰苦!战后,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致重庆的电文中写道:“十里纵横据点敌我混战,枪炮声历历可闻,我伤亡惨重,与敌反复争夺,激战终日,雪雨交加,猩红满地……”
王超奎自己身负重伤,手已经无法再拿枪,他的部队也只剩下了30余人,仍然坚守不退,陪着营长誓死报国。王超奎明白,所剩无几的兵力已经扛不住敌人的进攻,但自己下了死战的命令就一定要战死沙场,但他不希望剩下的30几个兄弟陪他一起死,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他把手枪套在脚趾上,对准了自己。兄弟们忙来阻拦,表明自己愿意陪王超奎一起牺牲,但他为了弟兄们能下定决心撤离,毫不犹豫的叩响了扳机,一声枪响,年仅34岁,生命也停止在这一刻。
日军不会给你时间生离死别,在王超奎饮弹自尽的同时已经冲上了阵地,30个战士决心不能把王超奎的尸体扔在这里,在又付出了十几个人牺牲的代价之后,将王超奎的尸体从战场上带了回来。回到军部后,副军长夏炯听说了王超奎的事,赶到王超奎的遗体前,脱下身上的大衣,盖在王超奎的遗体上,五尺高的汉子不禁泪流满面。一时,全军恸哭,天地为之变色。
古城长沙,成为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第一座没有攻下的城市。英国《每月电讯报》评论:“值此远东阴雾密布中,惟见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彩夺目。”巴人尚武,不战则罢,战则死战,为长沙大捷作出了巨大牺牲,书写了川东巴渝子弟抗日救国的光荣史诗。新墙河也一夜成名,被当年新华日报时评员乔冠华誉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成为二战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