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叫蒙克,生有二子一女,多松年是长子。1918年,多松年进入归绥旧城石王庙小学读书,后转入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就学。1922年,多松年与蒙古族姑娘云兰兰结婚,两人生有一女一子。1923年5月,在归绥青年学生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打“盛记洋行”的爱国运动中,多松年都活跃在斗争第一线,成为骨干。
1923年秋天,多松年同李裕智、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蒙古族青年由荣耀先介绍,考入北京蒙藏学校(现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受到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等的教诲,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刊物。同年底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蒙藏学校团支部第一任书记。 1924年秋天,多松年经邓中夏、赵世炎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蒙藏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之一,成为内蒙古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春,多松年与乌兰夫、奎璧创办了内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宣传,任编辑和发行人。多松年专门到蒙古族聚集的察哈尔、绥远做社会调查。多松年到达张家口市,一下了火车便去京绥铁路工会张家口分会、造币厂、电灯厂,以及一些中等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以后,他又来到了察哈尔农村牧区进行调查工作。他每天都要跑几十里路,从这个村到那个村,白天找农牧民聊天,晚上在油灯下整理笔记。 结束了察哈尔地区的调查后,多松年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归绥县(今呼和浩特市),顾不上侍候双亲、看望年幼的女儿以及思念他的妻子,他走工厂,访学校,进农村,获得了大量生动的材料,加快了创办《蒙古农民》的步伐。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战斗,1925年4月28日,《蒙古农民》第一期编印出来了。《蒙古农民》设置了很多栏目,有“政论”、“诉苦”、“醒人录”、“好主意”、“蒙古曲”。“蒙古曲”中有这样一首诗:“张(作霖)才去,吴(佩孚)又来,街上死人无人埋!张(作霖)才来,吴(佩孚)又去,前后唱的一台戏!盼星星,盼月儿,盼人不如盼自己!”蒙古曲中还有一首诗,用生动鲜明的语言指出了当时人民群众的“三个坏命运”:天光光,地光光,军阀不倒民遭殃!天光光,地光光,王公不倒民悲伤!天光光,地光光,列强压迫哭断肠!当李大钊看到首期印发的《蒙古农民》后,十分惊奇:“你们搞得不错,这几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很有战斗力,就这样办下去。”与此同时,党组织还把《蒙古农民》确定为蒙藏学校党组织的内部刊物。之后,《蒙古农民》随《向导》、《新青年》和《工人之路》等革命刊物,一同散发到了热河、察哈尔和绥远,在蒙古族群众中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受到了广泛欢迎。
1925年,多松年几次参加北京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爱国反帝群众游行示威。同年秋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不久参加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担任该盟刊物《工农兵》的编辑。1925年9月,多松年同乌兰夫、云润等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政治理论。在异国他乡,多松年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了语言关,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瞻仰了革命导师列宁的遗容,听过斯大林的讲演,受到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的接见,更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1926年回国担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专门负责领导察哈尔地区的革命斗争。 他有时身穿工人服,有时穿长袍,有时一身农民打扮,奔波在农村、牧区,活跃在工厂、学校,宣传革命理论,建立革命组织,使察绥革命斗争呈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在他和工委的领导下,察哈尔地区很快建立了82个村农会、4个区农会和1个县农会,发展农协会会员近千人。
1927年4月,多松年作为热河、察哈尔、绥远的唯一代表,赴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召开的,多松年心急如焚,与其他代表一起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高了对开展武装斗争的认识。会议期间,多松年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党的著名领导人和革命活动家。同时出席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土地问题讨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