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华是眉山市的历史名人,老家在仁寿县文宫镇。
对潘文华本人,历史有太多的说法和故事:他是国民党的大军阀,手下领过很多兵;他是识时务的英雄,关键时刻和共产党合作,彭县起义让四川免于战乱;他是大好人,捐款为家乡办学校、兴教育;他是重庆市第一任市长,在他手里,重庆由一个单纯的军事要塞变成一座近代城市……这些流传在潘文华身上的故事,与他成长的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
3月3日,都江堰市24名红色文化爱好者结束对黑龙潭水库大坝的参观,接着又走进潘文华故居,探寻其成长轨迹。
四合院老宅 曾为兵丁营房
在仁寿县文宫镇,潘文华故居所在的村落显得很是安静,故居内的布局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全木质结构,干净而宽敞。故居堂屋里挂着潘文华的照片、生平事迹简介,单从阳台扶手和楼下柱头上的雕花上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身份不一般。
潘文华旧居坐西向东,横向复四合院布局,院、园结合,为典型的民间住宅排列。主院左右各一四合院,右侧四合院早年拆除,左侧四合院原系厨房、食堂及雇工住房,建国初期已分配给当地农民,经使用和改造,已面目全非。
潘文华故居现存主院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上施小青瓦,每柱之石础均精雕细刻。除正厅明间和下厅明间次间为一楼外,均为两楼,楼面施木板。
上世纪三十年代,潘文华在自家老宅基础上修建了这个房子,专给回乡招募的兵丁做营房。据当地老村支书汤云春介绍,潘文华在老家的房子之所以这么低调,是因为他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面做一番大事业,而非做土霸王。
潘文华,小名文生,字仲三,外号潘鹞子,民国二级陆军上将。1886年10月16日出生于仁寿县文宫乡农兴村二组(棕树湾)一个秀才之家,母亲江氏育有潘文华和三个姊妹,父亲是清朝的秀才,但是家里非常贫穷。潘文华6岁时,生母江氏病逝,生活突然变得坎坷起来。1896年,家里的经济支柱父亲也撒手人寰,10岁的潘文华及其兄弟姊妹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幼小的潘文华在亲戚资助下,几番进出私塾,断断续续维系着学业。
1900年,14岁的潘文华与二叔潘贵成一道上成都谋生,经父亲的朋友贾金华介绍,到一家药店当起了学徒。两年后,潘文华离店从戎,直到1950年11月12日因病在成都逝世,在文宫老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前些年,当地政府对潘文华故居进行了局部修缮。故居正堂内,陈列着潘文华将军生平事迹。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主题突出,内容全面,较为客观地再现了潘将军的人生轨迹。在潘文华简介中,参军入伍是一个分水岭。后来,他受过军事教育,在全国爆发辛亥革命以后,他宣布起义。
潘文华还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运动。在四川军阀混战期间晋升为旅长,之后投靠了刘湘,成为刘湘的得力干将。刘湘围剿过共产党和红军,具体的执行人就是潘文华,但是他并没有在战斗中获得好处。抗日战争期间,他曾经出川作战,但是因为作战不利被诬告后免职,闲赋在家。后来,刘湘死去以后,他被刘湘的部下推举为川军甫系的武德励进会第二任会长,自此成为刘湘的继承人,主持四川。
在四川,他联合有实力的人物抗拒蒋介石,以保住四川,同时他还和共产党人取得联系,并给予他们活动经费。后来潘文华一直和各种力量长期联系,同时和共产党也联系日深。再后来,因为蒋介石的排挤他被削权,引起了他的不满。最终在老部下的推动下,潘文华宣布起义。
1950年11月,潘文华病逝于成都潘公馆,享年64岁,遗言葬于成都武侯祠刘湘墓旁的樊家堰塘。潘文华病逝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政务院给予他“川西起义,有功于人民”的高度评价。
由于解放初期成都郊区动荡不安,土匪暴乱此起彼伏,当年潘文华墓建得十分简陋,仅为一大圆形土丘,四周有墓墙。伴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风烟云雨的流逝,潘文华墓周围风景秀美的田园古木早已为高楼大厦森林所取代,樊家堰塘亦早已湮没填埋,连将军的名字今人也很少知晓了。
这些年来,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的汤云春主动向文宫镇政府提出看管、守护潘文华故居。他说,这座院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敬老院,几经辗转最终被作为潘文华故居,供来人参观和潘氏后代缅怀纪念。近几年,潘家后代也年年来此祭祖寻根。
热爱家乡 不忘桑梓
在文宫,很多老一辈人谈起潘文华都是满怀自豪。“尽管潘文华做事业在外面,但他对家乡父老乡亲好,他就是文宫老百姓最亲的家乡人。”
汤云春听到过不少外人对潘文华的评价时,他就特别感动,他也更加热心地挖掘关于潘文华的点滴。谈起潘文华对家乡仁寿的贡献,老支书汤云春娓娓道来——
解放前,仁寿县境内交通阻塞,运输落后。仁寿人北上成都的历史主干道一直是从仁寿县城爬二峨山檬子坳,经分水、杨柳、清水、视高到借田,再到华阳、成都。
1900年,14岁的潘文华随二叔潘贵成,从这条路开始,走出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但是对于多数仁寿人来说,二峨山外的世界仍然十分遥远。1934年潘文华派周万俊率领部队修筑成都至籍田镇一段公路;1937年元月,他又派兵修筑仁寿县城至籍田镇全长40公里的公路;1939年成仁公路全线通车,全长99公里,涵洞200余个。修路期间,潘文华先后捐银元11万元,老百姓未摊一分钱。
潘文华一生爱国爱民,热爱桑梓,重视教育,关怀青少年。至今人们赞颂不已,记忆犹新。1934年,文宫场士绅拟培植壁山庙为校址,兴办小学。一切商妥,唯差小学基金。潘文华知道后,立即捐洋一千元,于是文巷小学于1935年秋开始招生。学校的仪器、风琴等设备全由他捐赠。1936年,潘文华慨然捐助建校基金洋一万元,购得冯子绥的十五厢熟地及园林计十四亩(现文宫中学校址),修建私立文华中学。学校建成后,又以重庆银行十万元存款折捐作私立文华中学办学基金,报省立案。1935年,潘文华在文宫镇朝阳山观音阁兴办图书馆一所,供中小学生及社会民众阅览。潘文华划数十亩土地作图书馆的固定资金。1937年,潘文华出资在文宫场十华里许的潘家谝、潘家祠开办两所潘氏私立小学。不分姓氏的儿童入学一律免费,潘氏子女入学还发给书籍和衣裤等,外姓困难子女入学也有照顾。
此外,潘文华还在文宫乡捐资创办私立文华民众教育馆一所,又发给文宫乡农民每户一本《农民识字课本》,促其学习。不仅如此,潘文华还在仁寿县立中学设“文华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异者(前三名)发给奖学金,以资关怀鼓励。
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潘文华始终不忘造福故乡。他曾多次捐款赈济仁寿灾荒。1938年仁寿地区大旱,大、小春几乎无收获,潘文华与四川省政府商议,拨给仁寿救灾粮“九二米”10万石,由县长曹葆章散发各乡。1950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潘文华向志愿军捐献寒衣款二千万元(当时币值)。
在潘文华故居陈列室里,有这样一句话为潘文华做了最好的总结:“凡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文宫,又名文公,据说最早叫文公庵。一个毫不知名的文公庵,一个修在半山的小文公场,想不到会成为仁寿县百年知名场镇,甚至今天成为仁寿县北部经济中心。文宫人说,人杰才能地灵,追根溯源,我们要感谢在中华民国时代文宫出了一个大官潘文华。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古到今,修桥修路比修庙子修房子更能不朽。潘文华的一系列义举,在文宫百姓中间赢得了“爱乡将军”的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