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棵古老的槐树,据《甘肃通志》记载,此槐系清顺治十五年所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棵年轻的的槐树,说他年轻是因为得了这个名字才六十余年的时间;这是一颗平凡的槐树,说它平凡是因为,她和其他的槐树一样,冬凋春荣,没有什么两样;这又是一棵不平凡的树,说它不平凡是因为这棵树和一位红军女护士长联系在了一起,记录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那是1937年1月1日,红西路军第五军在军长董振堂的率领下占领高台县城后,还没来得及补充休整,1月12日,马步芳、马步青部就气势汹汹地杀来。由于兵力悬殊,装备较差,再加上马部接连不断地进攻,守城将士虽经浴血奋战,与敌殊死搏斗,终因敌众我寡,民团反水,城破援绝,与敌激战7昼夜后失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27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部分未能突围和受伤的红军遭马部残害致死,其中一名姓张的女护士长被抓住后,被拉到县政府大院,绑在这棵槐树上,马部许以高官厚禄,诱其投降,但都被张护士长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恼羞成怒、黔驴技穷的马部只好使出最后一招,残忍地用木头橛子活活地钉死在这棵槐树上。张护士长的鲜血盈透槐树皮,渗进了槐树的楔洞缝。从此,这棵槐树便有了血性,便有了灵魂。
解放后,县政府作了保护性处理。1982年3月19日,高台县人民政府将这棵古槐树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高台县委、县政府,将这棵曾经目睹了红西路军悲壮征程和革命斗志的古槐,命名为“红军槐”,并立碑刻记,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
闲暇的时候,我常去看看这棵槐树。看她的根深叶茂,看她的遮天蔽日,看她的飒爽英姿。
每到节日,我也会悄悄来到这棵槐树下,双手合一,虔诚地在槐树下祭拜一番。祭拜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祭拜一个不屈的灵魂,祭拜一个曾经为理想甘洒热血的年轻的生命,祭拜一个为今天幸福生活奠基的拓路者。
“诀别春闺吿远征,伏兵卧雪应军行。身临弹雨催刁斗,背负硝烟拒匪丁。血溅高台酬壮志,魂归大漠倡和平。祁连有幸伴娇女,万丈青槐冠汝名”(红军槐碑文里的诗)
历史虽然已经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但记忆不会因此遗忘。每当我看到鲜艳如血的旗子,眼前就会出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每当我夹起喷香的佳肴,我就会想到曾经的艰难日子;有时甜美的梦里,也会出现这棵高大的槐树,因为我知道如今的安康来之多么不易。
哦,红军槐,您是一棵惊人心魄的槐,一棵净人灵魂的槐,一颗励志激情的槐!
作者简介
银开源:男,1964年7月出生,甘肃省高台县人。张掖市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诗词协会会员,天津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协会会员等。一九八八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中华辞赋》、《中国诗赋》、《中华古韵》、《诗词百家》、《诗词月刊》、《诗词报》、《甘肃诗词》、《福建诗词》、《民主协商报》、《甘肃史志》等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诗词、现代诗、散文、随笔、杂谈、文史资料等数百余篇(首),获省市县奖十余次,有部分作品入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