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氏图书馆
樊振向烈士后代赠书
樊振在邓演达文献馆讲解
连云港邓演达文献馆
2019年2月15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评选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示,东海县耕读传家农民阅读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连云港市唯一入选。项目由东海县统一战线学习教育基地——樊氏图书馆首倡并引领推动,曾获全省第二届志交会金奖等荣誉,农工党党员、基地负责人樊振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近年来,东海县委统战部深入挖掘樊氏图书馆蕴含的、传承近百年的红色基因和统战文化历史,将其打造为苏北鲁南首个“统一战线学习教育基地”、全国首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享阅读空间”,结合樊氏图书馆扎根农村、影响全国的实际,加强统一战学习教育基地建设,以此为抓手构建具有东海特色的统战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方法的同时,顺应新时代统一战线新形势新特点,提出了以文化共识带动政治共识的统战新方法,把统战工作方法发展到新高度。有逾百年历史和近百年红色基因的樊氏图书馆在县委统战部的引领和推动下,成为弘扬统战文化的主要阵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海鉴真堂十八世樊兴远在白石岭(今西双湖西侧白石岭自然村)创办的樊家书屋免费开放,向村民提供阅读服务,美国牧师米德安、戈锐义等人来此传教,书屋兼为白石岭耶稣堂。大革命时期至东海解放,“雨花台二烈士”冯硕仁、冯菊芬兄妹,淮阴地委统战部长刘锡九,其子海陵县敌占区党支部书记刘传钵,郇华民等人均曾在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上个世纪40年代初,曾为以统战面貌出现的57军独立旅暗地提供药品、药棉、纱布等紧缺物资。1948年开始,樊家书屋和耶稣堂活动较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损毁。后由樊振家庭出资,1996年4月在恢复开放。20多年间,这座公益图书馆累积了逾10万册(件)图书文献。现有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占地500平方米。免费向海内外读者提供阅读参观、参考咨询、文献远程传递等服务。获全国“书香之家”授牌,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2016年7月,经连云港市文物局、市民政局、中共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核定为市级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2018年7月,经连云港市委统战部确定为民主党派成员教育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由中共东海县委统战部编印的《红色统战》一书正式出版,以10万字的篇幅专题介绍邓演达文献馆(樊氏图书馆)及其前身樊家书屋为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云集各界人士
基地是全国“书香之家”、江苏省全民阅读“五十佳”、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单位会员,连云港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连云港市民主党派成员教育示范基地、连云港市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连云港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连云港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连云港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连云港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连云港市家庭教育中心户,东海县统一战线学习教育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享阅读空间、校外教育辅导点。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自身特点决定要根据来访者的不同类型,结合实际有所侧重。
挂牌为统一战线学习教育基地后,樊氏图书馆突出统战特色,注重基地在统一战线宣传、教育、培训和研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宣传党外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风雨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2006年,樊氏图书馆的主要创办者樊振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后,不遗余力搜集邓演达烈士和农工党历史文献,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馆藏数量居全国领先地位。农工党中央、上海市委,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单位,农工党中央“85年大事记”审稿征稿全体与会人员,省领导王燕文、周健民分别来馆调研。邓演达、季方、丘哲、朱代杰、周惠生等革命前辈的亲属,二炮原政委彭小枫上将等人多次向邓演达文献馆捐赠文献。
2018年8月20日,省政协微平台以《全国唯一!邓演达文献馆有啥独特之处?》为题,对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调研樊氏图书馆进行专题报道。国庆长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来东海实地调查,公开发表了逾万字的《耕种乡土文化的民间文献专家—樊氏图书馆田野调查手记》。经央视新闻联播、《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里成为各地、各党派、各阶层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场馆之一。年接待来访参观、学习交流、参考咨询逾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