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湖南通道2019年12月19日电(陈甘乐、吴跃军、粟立章、吴河鲆)
三年望,五年等, 三+五年等于八, 红军北上狠狠打日本。 三五一十五年, 红军终于回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
85年后的2019年12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侗乡——牙屯堡外寨双十二“红军节”活动异彩纷呈,让人感动!
一个红军节日的由来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三路纵队人马过境湖南通道侗乡,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已被写入《通道县志》。10至13日红军长征过境该县牙屯堡镇外寨等村,为当时作为的主要地带并在此地带作短暂逗留和宿营休整。红军队伍在经过这里时的1934年的12月12日,也正好是吴文用和粟再栾结婚办酒那一天,红军还在他家吃过一次结婚喜酒。12月13日上午红军全部离开牙屯堡外寨西进播阳洪州黎平。这一带的老百姓以此为理由,自发过一个思念红军节——双十二“红军节”。该节始于1996年前后,村民不由自主的发起纪念红军长征过境侗乡时苦难的日子。 到了 2002年12月某日,由时任外寨村委会主任吴河鲆提议讨论正式确定,2003年12月9日在《中国民族报》和2005年5月2日在《怀化广播电视报》见报。从此,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全村纪念红军日开展一些活动,至今未间断。 今年的12月1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过境侗乡85周年的日子,我国有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惯例,因此,今年由群众提议,有媒体、退休老干部鼓励支持,村民自发组织双十二“红军节”活动工作筹备委员会,并组织开展节会活动相关工作事宜。
闻所未闻 感同身受
红军长征时的那个年代,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蒋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大山深处的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中央红军长征一两万大队人马突然出现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的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带,食宿就成了红军战士大问题。据生前老人杨征在、杨再高、吴能贤等老人及健在老人吴学善、吴元在、吴奉仙、粟满明、吴学坤等回忆说:“一路人马从原属绥宁的辰口、芋头寨翻过太平山经王门冲到通道的老寨、外寨和原属贵州的牙屯堡;另一路人马从原属绥宁的流源、芙蓉、金殿走梁隘也汇集到外寨时,由于红军人数太多,两路人马汇集相继来到一起,红军为尽快逃脱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而忙于奔命,在那种情形下,红军大队伍确实无法解决吃住问题。可怜的红军战士就连侗民煮的猪食、腌菜、果食等,都集中起来作简单的卫生处理后,有组织的分给战士们充饥;红军12月11至12日晚上除了女红军战士和首脑机关能安排进村寨点房宿营外,大多数红军战士都在野外宿营,老寨的水口桥上、破烂的‘三省雄关衙门’内、周边村寨的猪圈、牛棚、庙宇、草坐等驻扎;冬秋季节早上有霜,天气很冷,可战士仍单衣单被。宿营时从破烂的被子中间钻出脑袋,用稻草晡在田地里‘黄金当被、地当床,四周围着黄金墙’,三五成群倚靠在一起抱团取暖;受伤获救的红军战士范立权(后改名吴光明)就是在黄门山山涧的牛棚里,被当地人发现救治生存下来的,吴老红军生前还常常说起…”。
八十五年过去了,一提到红军过境侗乡这段历史,这一带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口中就有说不完的红色故事,(牙屯堡外寨就不下8个),目前尚有未挖掘整理的重要文物(如在活动当天就有文坡村的村民前来报告:家中至今还珍藏有红军用过的马刀、红军衣服等物)。红军过境通道侗乡时的广西龙胜广南、龙坪、平等和贵州洪州、黎平等侗民也有很多很多动人的红色故事。
组委会获得意外惊喜,本月7日下午他们赶赴龙胜,见到了跟随朱德总司令长征的文书,101岁的袁存建老将军,并获得他为通道侗乡题词:“中国工农红军过侗乡”墨宝。
穿越历史,沧桑巨变,回想那血与火的长征年代,感同身受!
1949年通道侗乡人民喜得解放,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生活上的改善,当家作了主人!侗歌向着北京唱,侗乡山寨大变样。
感人的活动现场

“独立自主通道转兵北上抗日不忘初心奠国魂,实事求是雄关漫道伟大转折红军西进迎曙光。”中央红军长征过通道侗乡,牙屯堡外寨侗族同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热烈简朴的方式过双十二“红军节”,隆重纪念中央红军过侗乡,侗寨曾住中央八十五周年。《怀化日报》武陵山周刊部主任陈甘乐及通道县委宣传部、牙屯堡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到会与民同乐祝贺。

图为:活动展版(陈甘乐摄)

图为:活动展版

图为:101岁袁存建老将军为红军长征过通道侗乡有感

图为:101岁袁存建老将军为红军长征过侗乡有感题词合影
袁老是湖南人,跟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转战江西,参加长征。过龙胜时才十五岁,如今是101岁高龄。寿星人瑞兆龙胜。他是第一个回龙胜红色老区的中央红军!!!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侗乡——牙屯堡外寨双十二“红军节”群众演员合影

图为:牙屯堡外寨村双十二“红军节”活动画面
赠中央红军过侗乡85周年后再走红军路的百岁老红军、朱总司令文书袁存建老将军
/亚高原
您回来了!回来了! 八十五年的深情呼唤 八十五年的鼓楼情深 八十五年天下平等梦 八十五年红旗飘孟江
三年望,五年等 三+五年等于八 红军北上狠狠打日本 三五一十五年 红军终于回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红军影响侗家人 苗延秀投奔延安喝延河水 侗族文学史上留下红色的布包 孟滩风雨桥聚集二百多名游击队员 他们用枪声宣誓在推翻国民党暴政
红军,终于回来了 毛主席找到了通天大道 总司令找到了黎民公平 党中央找到了遵旨正义
袁老啊龙胜是民族政策试验田 仿佛周副主席还在飞山庙堂审敌 仿佛红军长征过侗乡是一部传奇 朱总司令在通道茶林给警卫团干部战士上课 毛主席在牙屯堡三省雄关衙门挥手 走,大路各边,到贵州去
当年十五岁的您陪伴朱总司令和红军总部 今年人瑞高寿的您追梦又进行了新的长征 愿您老健康长寿焕发新的青春 为侗乡两个一百年留下新的传奇!

陈甘乐摄

陈甘乐摄

陈甘乐摄

陈甘乐摄

陈甘乐摄

陈甘乐摄

陈甘乐摄

吴河鲆摄

吴河鲆摄

吴河鲆摄

群众参与性强、受教育面大
这一带的几个侗族村寨都有文艺队,一听要举办双十二“红军节”要一些表演节目,都纷纷报名。尽管当时活动组委会手里没有一分钱,政府部门也由于扶贫工作紧张和资金困难,也没有资助一分钱,但他们觉得不要忘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和苦难,都抢着争着登台表演。外寨肖女文艺队领队长吴定社说:“演红军长征过侗乡是自编自演的节目,我们自愿!我们乐意!不要钱!想想红军那么苦,我们这点困难算什么?”。由于活动时间有限、活动经费有限。最后确定的只有实景演出和紧急排练的13个的节目。
2019年12月12日这天,天气睛朗,气温宜人,又正好是牙屯堡镇上赶集,观众很多。实景演出、节目表演、图片观展三大版块的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