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郝文良在坦桑尼亚。(郝丽供照)
父亲和援非工作人员陪同卡翁达总统视察现场。(郝丽供照)
父亲及中非工作人员在现场办公。(郝丽供照)
父亲在参加党的会议。(郝丽供照)
坦赞铁路:上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送给非洲人民的一份厚礼
坦赞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援助非洲国家最大的建设工程之一,是铁道部建厂局从事国外工程施工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中国土木工程集团的前身铁道部援外办公室代表我国政府组织、设计及建造的工程。铁道部建厂局(中铁建工集团)承担了沿线铁路站房、车辆厂等房建建筑。 1970年10月26日和28日,由尼雷尔总统和卡翁达总统分别代表坦、赞两个国家,在达累斯萨拉姆和新卡比里姆博希,先后主持了奠基典礼,正式宣布坦赞铁路破土动工。中国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方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两地的奠基典礼。从此,全线施工全面展开。 作为新中国送给非洲人民的一份厚礼,坦赞铁路在1976年6月7日全线通车后,为坦赞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非洲南部的民族解放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条被誉为“非洲自由之路”的铁路,连接起中非之间的跨种族、跨世纪的真挚友谊,是中非人民友好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以往,西方国家把对非援助看成是一种恩赐,对非援助往往带有苛刻的条件。对此,尼雷尔总统深有感触地说:“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了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则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的赞成票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有26票就是来自非洲国家。表决的结果刚一宣布,会议大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些非洲国家的代表欢呼雀跃,载歌载舞。对此,毛泽东主席动情地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初出国门参加坦赞铁路建设
1969年,铁道部成立援建坦赞铁路工作组,家父郝文良由原建厂局二处施工科抽调到铁道部援外办公室参加坦赞铁路筹建工作,当时的办公室主任是铁道部副部长李轩。1972年8月,父亲担任建厂局援外办公室生产组组长,在铁道部东附楼五层办公。那时我还在中学读书,到过父亲的办公室。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办公桌到文件柜顶,到处堆放着文件资料,墙面有一幅非常大的非洲地图。记得父亲指着地图上的标记告诉我从中国广州运送到非洲建筑物资的航海线路。我就是从那时起才懂得了什么叫做援外,知道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这两个非洲国度。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是东非交通动脉。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之间,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公里。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全线完成。 这条铁路由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库拉西尼站,向西南方向延伸,经滨海省、莫罗哥罗省、伊林加省、姆贝亚省,在通杜马越过坦赞两国国境线进入赞比亚境内,再通过北方省及中央省东部的广大地区,与赞比亚既有铁路卡比里博站接轨,把两国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卢萨卡连接在一起。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该线的修建,不仅可以加强坦、赞两国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往来,促进两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为赞比亚提供了新的出海通道,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坦赞铁路全线开工后,建厂局负责坦赞铁路全线房建施工任务,先后共派遣援建人员1100余人次,累计完成建筑面积49万余平方米。 建厂工程局共有两个建筑大队,第一建筑大队主要承担坦桑境内铁路工厂及沿线站、段铁路局、分局和援建坦桑铁路工作组办公、住宿、援外人员接待站、招待所、工地医院、食堂等建筑安装工程;第二建筑大队主要承担赞比亚境内铁路机车车辆工厂、铁路分局、铁路沿线站、段等房屋建筑安装。 从1973年3月开始,父亲受命赴非洲参建援非建设,多次出国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卢旺达工作。他担任二建队总工程师和坦桑建筑组长,参加了坦桑尼亚中坦航办公楼宿舍、赞比亚姆比卡机车车辆厂、铁路分局、铁路沿线站、段等房屋建筑安装以及卢旺达国家体育场等工程建设。 赞比亚姆比卡机车车辆修理工厂,位于坦赞铁路赞比亚国内铁路线的中段部位,全厂占地23.9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总面积42924平方米。生产规模是年大中修机车60台,小修200台,中检480台;年大修客车20辆,中修60辆,小修160辆;年大修货车200辆,中修6000辆,年铸造生产1000吨。主要生产车间有机车车间、货车车间、客车车间、铸工车间、锻工车间、综合辅助车间等10个车间;柴油机试验站、液力传动试验站、压缩空气站、氧气站、乙炔站等6个站;总仓库、料库、车库、成品库等8个库;总办公楼、食堂、锅炉房以及其它建筑和构筑物等,全厂共计49个单项工程。另外还有厂内铁路,铺轨总长度3.94公里,道岔25付。 为了方便施工,工厂房屋的跨度一般设计采用18米、15米,柱间距为6米,屋架、柱子均为钢结构,构件尺寸尽量统一,以达到安装时可以互换。钢结构加工由国内进行,薄壁轻钢受弯构件,经国内电泳涂漆后在运往国外。为防锈蚀屋面及厂房围护系统,均采用石棉瓦,由国内订购运往国外,后因屋面在安装、使用中石棉瓦易碎,改为瓦垅镀锌铁皮。砼柱基、钢架梁柱,现场浇筑。所有设计文件、图纸,均需中英文对照,按部统一规定,装订成册,然后送往国外。 坦赞铁路全线共设93个大小不同的车站,所有房建工程(包括铁路管理局、两个分局、站 、段等房屋;2个机车车辆工厂;材料厂;砼制品厂;医院、接待站、食堂以及办公、住宿等房屋。共计约50.64万平方米),除卡皮里姆博希车站及部分线路上的房屋外,基本上全由建厂工程局负责施工。 工厂施工于1972年初正式开工,1975年竣工并交验。 在整个施工建设过程当中,作为总工程师,父亲从对工程的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因此受到组织上的高度评价,说他“负责赞比亚境内沿线全部建设和中坦航办公楼等施工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增进了我国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父亲于1976年8月圆满完成任务由赞比亚回国
当年的援外战士们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在赞比亚姆比卡车辆厂施工时,驻地周边安全环境不好。为了职工安全,防范风险发生,上级对援建队伍驻地的安全保卫特别重视,规定了严格的外事纪律,对驻地严格管理。他们所在的生活区、施工区,都是用围挡全部围起来封闭管理,设置专门警卫守卫。所有人员进出施工区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人员外出必须要有两个人以上同行。 当时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办公环境异常简陋,同我们国内的施工环境差别很大。赞比亚姆比卡机车车辆厂工程开工后,中非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经常是在施工现场的空地上摆张桌子,铺开工程图纸,围拢在一起沟通工程情况,父亲作为总工程师做现场汇报,技术交底。 赞比亚生活物资匮乏,卫生防疫、医疗条件也不好,当地黑人的住宿十分简陋。由于毒蛇多,经常发生小孩被毒蛇咬伤至死的情况。警卫室建在高出地面70一80公分的地方,被称为蚂蚁包,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就是为了防蛇。 出国时,父亲及一些同事从国内带去了蔬菜种子,他带领职工在空地开出菜园子,种上了芹菜、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还自己养鸡、养猪改善职工生活。由于赞比亚的气候非常好,植物常年生长,该地的蔬菜长势特别好。远在异国他乡,能吃到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二建队驻地周边遍布茂密的树林及堆积多年的落叶。考虑到施工场地和职工的安全,需要经常清理堆积的树叶。员工们在一次清理中发现,在厚厚的树叶下居然藏着一条1米多长的毒蛇!职工们齐心协力抓住了这条蛇。在场的几个人嚷嚷着要吃蛇肉,并说蛇肉如何好吃鲜美云云。父亲担心蛇毒清理不干净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一再劝阻不要吃蛇。谁知父亲前脚刚走,职工们就把蛇剥掉皮煮熟吃掉了,所幸没有发生意外。 非洲大陆拥有许多原始森林,常年生长着各种名目繁多的植物。父亲回国带回来一小袋比花生粒大,两头弯弯的果子,说是在施工驻地附近不知名的树上长熟掉落在地上的,职工们兴致勃勃地捡回去,请炊事员用油炸了一下,尝了尝很好吃。大家看其形状弯弯的,于是就称其为“腰果”。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内尚无腰果上市。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家人第一次品尝这香香的腰果,居然是父亲当年从非洲带回来的!记得过了几年,北京的食品店里开始出售腰果了。不知是否有人考证,是不是援非的老战士们首先发现的这种美食? 重返坦桑尼亚开拓海外市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之后,我国援外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建厂局为适应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立足国内,开拓国外”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对外经营。在走向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道路上,经历了从单纯提供劳务逐步过渡到项目分包,进而全面承包的发展过程。在机构管理体制上,从单纯的职能作用转变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1981年,在铁道部和经贸部的共同领导下,我国在援外办公室的基础上,迅速组建了中国土木工程公司,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从1981年承揽坦桑尼亚中坦航办公楼宿舍始,走向了国外承包工程的道路。坦桑建筑组是建厂局第一个在国外承包工程的单位,父亲受命担任建筑组组长,承建坦桑尼亚中坦航办公楼、宿舍楼等工程。与以往援建不同,必须要适应市场需要,精简队伍,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树立形象。我隐约感觉到他这次出国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1981年7月6日,父亲出发去坦桑,我们全家送父亲到首都机场。自年初接到局的任命就投入到紧张的前期筹备工作,出发前难得他轻松片刻,妹妹拉着他站起来比身高,他笑着和妹妹背靠背…… 到达坦桑后,他立即着手编审工程预算,组织报价,洽商施工合同等事宜,做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建点工作相当繁重,更是个大的难题,他带着大家苦心研究,周密计划,力争少花钱或不花钱。他充分利用两次去非洲援建,熟悉在坦人员和地理情况的优势,免费大量收集在坦桑铁路施工时遗留下瓦楞铁、钢板钢箱,钢管等材料,建起了了办公室,职工宿舍,搭设了10间大型机械棚,钢筋及木工车间等,同时把现有的铁皮工棚加以修理利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除部分用于正式工程外,全部解决了三类设施用料。仅此一项就节约了大笔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