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已经走过了它的尾声。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基本上都结束了。脑子里忽然冒出了当年练习《游击队歌》时,初中老师讲到的《游击队歌》还有个第二段歌词,只是因为不合时宜,所以都不唱了。
我的语文老师是旧社会过来人,他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第二段歌。可惜我基本上没有印象,只记住了老师一句“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不过,“文革”中那年头,是个连上地理课给学生讲讲“生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都会挨批的年代,谁也没有再多讲什么,记得初中那年我13岁。
《游击队歌》活泼传神地表达出八路军游击战士的机敏、睿智,所谓“游击战”,就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游击队歌》不仅给这种红军的战术作了一个形象的注脚,同时也特别适合部队行军时边走边唱。作品传递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和对和平幸福的向往,极力表现的是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尤其是在民族存亡的时刻,那种不畏艰难,勇敢面对的民族精神。
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不知抗战歌曲了。如今,抗日战争比较客观地论述到了全国军民的一致抗战。这个第二段歌词到底是啥,会不会再度发表呢?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哎咦,这段歌词居然静静地坐在它的位置上,只是以前没有想到这一层而已。且把它抄录一遍,以正视听。
穿越抗战烽火的《游击队之歌》开场朗诵词:不怕山高密林深,不畏粮少弹药缺,他们深入敌后。在平原、在山区;在湖泊、在丛林。青纱帐、绿水旁,巧妙灵活,与敌周旋,机智英勇,伺机杀敌。 迈步雄风起,歌声响如雷。人人斗志强,个个虎生威。他们阻击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捍卫了祖国一寸又一寸的土地,他们就是英勇的游击队员……
《游击队歌》作者贺绿汀。
第一段: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第二段: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 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82年之后,这里记载下来,也算是立此存照吧。当我们细嚼深入灵魂的《游击队歌》的第二段歌词,不知在哀鸿遍野中鼓舞多少人心,更能体会到贺绿汀先生的胸怀气魄以及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时的万众一心。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贺先生用明快活泼,甚至有诙谐色彩的曲风来反映血腥的战争,别开生面,更难能可贵,而毫无疑问,这正是一首“神来之笔”。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启迪价值与借鉴意义,这正是这首作品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所在。
1943年,贺绿汀随身携带《游击队歌》的原稿,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礼堂举行的文艺晚会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他,并非常高兴地赞扬他说:“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很好啊,你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这首歌从歌词看,其直白而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背后,确实表现了当时抗战的艰苦。其曲调轻快活泼,这在抗战歌曲中很是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