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旅游市场迎来了大量学生群体,很多学生走进红色旅游景点,探访伟人故里、参观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红色旅游成为暑期旅游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出一批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创新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市场开发如火如荼
提及红色资源的创新利用,不得不提井冈山。井冈山境内目前有11个景区,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旧址100多处。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井冈山实施了红军故乡情景再现工程,全力推进一个雕塑、一场演出、一本书籍、一堂党课、一部影视的“五个一”文化产业工程,重点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让游客深受革命传统教育。
![](http://www.crt.com.cn/2018images/8/hs2267.jpg)
在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罗嗣尧 摄
刘公岛景区位于山东威海,是甲午海战决战地,也是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的主题板块。该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刘公岛充分依托挖掘甲午历史文化资源,成功打造出海军公所、甲午战争陈列馆、历史选择展馆、东泓炮台等红色教学点,面向青少年群体,形成了包括爱国主义、海洋意识、海权国防、文物遗产等内容的红色研学产品体系,推出了小海军、海图腾等品牌夏令营。
近日,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授刘高平赴河北保定红色旅游目的地调研。他向记者介绍当地红色旅游发展案例——河北保定市阜平县的花山村。毛泽东于1948年春夏之交在此居住,居住旧址、防空洞等保存完好,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建成了几处优质民宿,并开发红枣、核桃等土特产品。外地游客多了一个吃农家饭、住民宿屋、看乡村景的好去处。
坐落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红色旅游景区“原子城”在暑期也迎来了大量游客。多年来,景区一直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投入4000万元建设了原子城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邓稼先、王淦昌、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工作和生活过的场所都得到很好的保存。原子城纪念馆更是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成为吸引游客的宝贵资源。
体制机制亟需完善
像其他旅游资源一样,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面临一些困难。
近年来,江西井冈红色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一些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新问题也出现了,为此,井冈山做出了新的应对。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旅游管理和服务中出现的新问题,井冈山组建了景区行政执法处,深入推进景区综合执法,全面清理茨坪城区售卖亭、户外夜宵摊、大型户外广告,严厉打击乱搭乱建行为;全面整顿占道经营、超店经营、店外店及追客拉客揽客行为。
山东威海刘公岛历史文化厚重、文物建筑众多。但是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也面临一些困难。刘公岛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资源贵在传承,关键在保护。历史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内涵的鲜活载体,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但当前产权问题制约了刘公岛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无法进行长远规划,导致岛内已经修复的历史建筑如何使用悬而未决,部分长期闲置的历史建筑无法及时修复。理顺历史建筑产权关系、更好推进保护利用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http://www.crt.com.cn/2018images/8/hs2268.jpg)
刘公岛退伍老兵重温荣光岁月。刘公岛景区供图。
青海海北州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也提出,目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难点,其一是资源转化为产品难度较大,红色资源的核心在于文化,需要进行挖掘提炼,不能仅进行简单的陈列、文字说明和讲解,必须体现出文化性、体验性、趣味性和包容性;其二是很多红色旅游景区面临设施老旧、展陈方式落后的问题;其三是体制机制需要进行创新,对市场不敏感,缺乏创新,比如互动和体验缺乏高科技和新技术的融入。
刘高平认为,开发红色旅游主要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政策制度的限制,很多展馆是参公事业单位,需要在相关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运营。二是缺乏内部动力机制,即便开发了产品、赢利了,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再创新、再开发动力不足。三是缺乏革命文物创意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