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一派春意盎然,玉兰绽放,迎来了120多位全国各地新闻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大家共济一堂,参加纪念“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0周年暨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人民大学崇德楼,研讨会在崇德楼逸夫会议中心召开。
此次会议由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吕梁学院共同主办。

开幕式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润泽主持。

大会主席台左起:郑保卫、方汉奇、林炎志、陈昌凤、段晓飞、胡百精。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保卫致辞。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昌凤致辞。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百精致辞。
1948年4月2日,毛主席在晋绥边区首府兴县蔡家崖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重要谈话,(即《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谈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党的新闻事业的使命任务、功能作用、指导方针、工作原则、报道策略与方法,以及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其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成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走向成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
《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创刊于1940年9月18日,1945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共发行2171期。

林炎志在会场认真阅读资料

林炎志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题词
70年过去了,纪念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指导新时代的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会议分为三个分会场进行研讨,并在主会场进行了主题演讲。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吉林省委副书记,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炎志博士,受邀进行了题为《对“执政”的成熟——学习“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主题演讲。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像一堂生动的政治课,诠释了《晋绥日报》对党的宣传工作和根据地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进行主题演讲的还有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保卫,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隋岩,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志德书院院长童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雷跃捷,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润泽,吕梁学院中文系主任、晋绥新闻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文。

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炎志博士做主题演讲。
开幕式上还播放了由基金会制作的视频《永恒的岁月》,虽然只有9分半钟,但《晋绥日报》老前辈的回忆似穿越时空,把大家带回了当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蔡家崖这孔窑洞前,特别讲到“吕梁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今日重温,言犹在耳,传承精神,不辱使命。

观看基金会制作的视频《永恒的岁月》
大会特别邀请到了《晋绥日报》老一辈编辑、记者的后代,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甘惜分之子甘北林、《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纪希晨之子纪小军、新华社摄影部主任鲁石之子田山川、《中国世界语》出版社总编辑毛大风之女毛志君、五寨师范学校副校长郝明之子郝晓峰参加研讨会。

会议现场,左1为甘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