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嘉陵江,关键要有船。当时嘉陵江东岸的大小船只被国民党军破坏殆尽。面对困局,红军决定秘密造船。造船的地点,选择在离塔子山主渡口40里的王渡场附近。
王渡镇是我们次日寻访的第一站,这里是红军造船厂遗址和过去红军训练水兵的地方。我们一行驱车前往,经过大约40分钟的盘山公路,来到王渡镇。
王渡场建于清代的王渡古镇,清前为大获乡(里),宋元时即为阆州州县交通之要津,通往巴(中)、仪(陇)之要道,清朝民国之际曾为苍溪、阆中、南部区域性商品集散地,水陆转运口。1933年,驰名东河、嘉陵江流域的王渡场镇一起毁于三天三夜的战火之中。建国前后,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王渡古镇渐渐衰落。
得知我们一行要去寻访红军造船厂遗址,在王渡镇大桥上正在步行回家的一位六旬妇女为我们带路。“红军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小时候每天坐船都看到岸边石壁上红军刻的字。”这位憨厚淳朴的农村妇女说:“已经六七年没有来过渡口,路基本上都没有了,但是位置我还是记得清楚。”在这位热心妇女的指引下,我们一行来到东河边的渡口,旁边一处石壁上刻着红色的字迹:“红军造船厂遗址”。
听这位朴实的妇女介绍,当年红军在此处造船,深得民心,当地老百姓还主动将家中的木材和粮食送给红军。船造好后,老百姓帮红军把船抬进树林隐藏,红军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少村民也纷纷加入红军的队伍。
苍溪籍会员李自鹏对我红军在王渡的历史比较了解。他说,那时青壮年们从数百里外送来大批木材,老百姓把自己点灯和漆嫁妆用的桐油都省下来送到工地。为防敌人侦察,工地上不准生火,吃饭由附近村子送来,大家喝凉水、吃冷饭,无一怨言。
王渡红军造船厂隐藏于山间,周围竹林葱郁,紧邻嘉陵江支流东河,地势较为宽广,确是造船的理想之所。红军在苍溪县王渡场附近的东河岸边搭建了简易工棚,集中了技术工人180人,夜以继日的隐蔽制造船身小、体量轻、航速快、适应强渡的五板木船。为了实现强渡嘉陵江战役的胜利,与党中央所在的中央红军会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红军终于造出了一百多条船和五座便桥。
苍溪人民与红军血脉相连。在红军渡纪念馆参观时,红军渡景区管委会梁主任也对我们说,当时仅有28万人的苍溪县就有3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10多万人参加支前工作,可谓“小小苍溪,人人闹红;青壮打仗,妇孺支前。
东河顺流而下,最终汇入嘉陵江。红军在王渡场山崖下造船,与当地百姓的佳话,也随着江水流芳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