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在南昌起义部队主力兵败潮汕后,率领余部撤守三河坝,转战闽粤赣边境。在部队处于绝境时,朱德召开军人大会,发表了著名的“天心圩演讲”。他坚定地说:“1927年的中国革命,相当于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1917年革命就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现在也是黑暗的,但是黑暗同样遮不住光明。只要能保持实力,革命就有办法,革命就能成功。”朱德的坚定信念成为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红军长征后,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身负重伤的陈毅未能随主力红军长征,而是受命率余部在赣粤边界山区打游击。这几乎是比二万五千里长征更加艰巨的任务。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陈毅几乎每天都面临着非常险恶的境地。陈毅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无比坚强的意志成为留守的红军战士的强大精神力量,他们艰苦卓绝地一直坚持到国共第二次合作。这支队伍后来成为新四军的骨干力量。
我们可以从陈毅当时的诗作《梅岭三章》来感受这位革命元帅的伟大情怀:
梅岭三章
陈毅自注: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馀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三)依靠群众、艰苦奋斗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1927年12月,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为部队制定的“三大任务”中,第三条便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讲到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5条条件中,第一条就是“有很好的群众”。1936年12月,毛泽东为红军大学作了题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演,在分析为什么弱小的红军能够在“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以农民的援助”。其实,毛泽东把群众作为力量之源的重要思想早在他秋收起义之前的两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析,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这个判断成为走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毛泽东依靠群众的思想在革命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效。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成了革命斗争的坚强后盾。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革命的热情,他们积极参加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斗争,满腔热血地捍卫着井冈山的红旗。他们送自己的子弟参加红军,还倾其所有积极支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重大的牺牲。
我在井冈山学习期间,听到过许多群众支援红军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在1935年2月牺牲的少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李才莲的遗孀池煜华老人的故事。
曾任区苏维埃妇女部长的池煜华新婚不久就与丈夫分别。七十年来,她始终不相信丈夫已经牺牲的消息,每天都捧着李才莲生前给她卖的一面镜子(这是她和李才莲之间的唯一信物),翘首期盼着丈夫的归来。我当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题为“咏池煜华老人”的小诗,发表在《井冈山干部学院报》上(2014年11月总第107期):
兴国农家女,望夫七十年。闻者不胜悲,热泪落襟前。当年送红军,相别无多言。经受千般苦,风霜易容颜。每日细梳妆,枯坐月高悬。盼郎不得归,长吟李才莲。罗霄山叠嶂,赣江水连绵。可叹发如雪,痴守镜花缘。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家精神是由下列5个要素构成的:首创性、成功欲、冒险并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强烈的事业心。我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要素已经被熊彼特归纳出来了,是全世界每个企业家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也认为,凡是中国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还可以从井冈山精神中得到启迪。
1、企业家需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行业,都需要对行业发展的本质的规律有准确的认识,既要了解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也要了解自身。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非常重要。只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样,无论做什么行业,都需要敢闯新路、不断创新。德鲁克有本书叫《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强调当代的经济已经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企业唯有重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才能让企业长久保持生命力。
但是,这两点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很容易做到的。
一个创业多年并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自满,因为自己的自满而丧失发现真相、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他还可能因为志满意得而失去创新的动力。
企业成功的本质是能够用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赢得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客户、竞争对手以及企业的发展环境都必然在不断变化中,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当前,世界正处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产品和传统的商业模式要么在颠覆中淘汰出局,要么在颠覆中欲火重生。毋庸置疑,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在颠覆中找到重生的机会。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神经细胞数量在刚出生的时候最多,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一般来说,人到70岁的时候,脑内神经元会减少百分之五十左右。相应地,这时大脑体积也会萎缩百分之十五左右。大部分人从这个时候开始会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即老年性痴呆的症状。大量事实表明,让大脑不断接受新挑战、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对于延缓神经元衰减和大脑萎缩是有明显益处的。而人到老年之后,记忆力是决定其生命质量的关键。
不断创新能让一个人提高生命的质量。同样,不断创新也能让一个企业基业常青。
2、企业家需要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精神。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成功。各个行业的领军者大都经受过长时间的艰苦磨炼。
以任正非为例,从1987年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到1995年年以自主研制的C&C08交换机成为中国农村通信市场主流装备、年销售额达到14亿元、跻身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为标志,他经过了整整8年艰苦创业时期。
2017年12月15日,我在《创业之路》中作为案例介绍过的贵州凯峰科技有限公司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其自主研制的新型手自一体自动变速控制系统AMT。贵州省主管科技工作的何力副省长到会祝贺并对凯峰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作为凯峰公司的首任董事长,我是凯峰公司矢志不移、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的见证人。凯峰公司成立9年来,前8年都是亏损的,经常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但是,在公司创始人王庆的带领下,他们熬了过来,终于等到柳暗花明。
所谓矢志不移,就是要有战略定力。一旦确定了方向,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改变。哪怕有其他更能挣钱的机会,如果与既定的目标不相关,而且还要分散你的精力和资源,你就必须果断放弃。保持战略定力是对合格企业家的基本考验。
3、企业家需要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当然,所谓依靠群众,并不是片面地一切事情听从群众意见,毛泽东也反对领导干部做落后群众的尾巴。依靠群众的实质是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成为夺取胜利的有效武器。
和国有企业不同,民营企业似乎不需要依靠群众,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其实不然,民营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大,自身力量又相对弱小,因此更需要依靠群众形成合力。《孙子兵法》也强调“上下同欲者胜”。
依靠群众首先要团结群众,用现在的语言讲这是一个涉及人才观的问题。毛泽东的人才观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凡天下人才皆可为我所用。这需要一个博大的胸怀。1946年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一次宴会上,蒋介石的警卫人员与毛泽东的警卫人员同桌就餐,当蒋介石的警卫人员得知毛泽东的警卫人员是与毛泽东非亲非故的东北人时大惑不解。因为蒋介石的警卫人员乃至身边随从亲信几乎全是蒋介石的浙江老乡。由此一点便可见蒋介石与毛泽东在格局上的不同。
民营企业中许多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在用人时往往优先在亲属或亲朋好友中选择,这在企业发展初期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当企业慢慢做大之后,如果继续任人唯亲,就会失去引进一流人才的机会。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企业。
说到艰苦奋斗,这几乎是所有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必须经受的历练。但是,当创业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还能不能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则是对创业者有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
毛泽东一生节俭。他的饮食十分简单,红烧肉就是最喜欢的美味佳肴。他难得置办新的服装,睡衣打了补丁还在穿。对于毛泽东来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成为他超然物外的品德。
据说已故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生前十分节俭,虽然已经到了富甲一方的程度,但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很低。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按照他生前的希望,在他的墓碑上面铭刻“勤俭朴实”四个字。这是王永庆生前的座右铭。
香港巨富李嘉诚也是一位勤俭节约的榜样,有媒体介绍他手上戴的是廉价的只值26美元的日本手表,穿的仍是10年前的西装,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李嘉诚不但自己勤俭,还把勤俭当作美德传授给他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两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 “老古董”的个案。从媒体介绍的资料看,美国最富有的80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常常身穿普通的衣服,开着廉价的汽车,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亿万富豪应有的奢华做派。
依靠群众和艰苦奋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受到推崇的。我们熟知的成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等都强调领导人在决策中要多听群众意见。
孔子在《孝经》中讲到:“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孔子要表述的,也是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的重要性。
艰苦奋斗并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面对困难时应有的精神状态。孔子在评价他最钟爱的学生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见《论语•雍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见《孟子•滕文公下》)。他们对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都是给予肯定的。
受孔孟的影响,中国古代读书人常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态,多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安贫乐道为荣。
毛泽东的同乡曾国藩, 这位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的晚清名臣, 可谓一时显贵之人。按常理他是有条件奢华一下的。但是我们通过《曾国藩家书》了解到,曾国藩对家人反复强调的不外勤俭二字。例如《曾国藩家书》中写道:“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曾国藩去世后,曾氏家族仍然能够绵延发展,枝繁叶茂,人才辈出,这与曾国藩生前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点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倡导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即使在当今时代,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革命斗争经验凝聚而成的宝贵财富,是解决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而必须具备的心态、思路和方法。这种心态、思路与方法在今天依然有应用价值。
把井冈山精神同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应该成为中国创业者和企业家独有的竞争优势。
后 记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我们大多数人少年时就能背诵的裴多菲的诗,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共同追求。
《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艾德勒在《六大观念》一书中指出自由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天然自由,第二种是后天学习和修养获得的道德自由,第三种是受到外部条件制约的环境自由,第四种是环境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特例——政治自由。 其实所有自由,都可以分为心与身两个方面。
身的自由总是有局限的,心的自由则应当是没有局限的。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却常常让自己的心成为限制身的自由的桎梏。而且,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文明曾经高度发达的国家。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写道:“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显然这句话是带有调侃意味的,农业革命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农耕的生活方式与狩猎或牧游的生活方式相比,人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很大限制。
从事农业耕作的人们,由于在水利灌溉、土地权属争议等方面需要权威机构的干预,于是政府出现了。政府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限制的人们的自由。久而久之,人们甚至会在内心主动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如果说他们还有追求的话,他们追求的只是圣明天子和清正官员的统治下,在老天爷风调雨顺的眷顾下,通过辛勤劳作得以安居乐业和繁衍子孙。
这种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动力。
人在心灵不应受到他人的奴役,也不应受自己的生物本能、落后意识、病态心理和不良嗜好的奴役。
所谓超越自我,就是摆脱生物本能、落后意识、病态心理和不良嗜好对自己心灵的奴役。
在当今时代,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超越这种文化传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彻底解放,并且让能够自由驰骋的内心成为引导人生前行的旗帜。
所谓创业之心,就是引导创业者走向成功的旗帜。同时,它也是每一个人超越自我,自由发展的精神力量。所以,即使你不是创业者,只要你不想虚度一生,你也应当拥有一颗创业之心。
毫无疑问,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有创业之心的伟人。
我相信,通过学习理解毛泽东在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的奋斗历程,消化吸收毛泽东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对所有的创业者乃至所有追求自由发展的人都是有益的。
这就是本书的写作初衷。
由于本人认识水平有限,本书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即使正确的观点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合。所以,我欢迎并将诚恳接受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易树平社长和经管分社马宁社长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指导和鼓励!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
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4年纪念日,谨以此书向这位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世纪伟人致以崇高敬意!
2017年12月26日 天津东丽湖揽湖苑
参考文献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毛泽东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调研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革命传统教育经典案例,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梅黎明主编,浴血罗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主编,浴血罗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主编,峥嵘岁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主编,浩然正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主编,伟大预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主编,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主编,精神永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梅黎明编著,走读井冈山,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李小山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简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李小三主编,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周溯源编著,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亚历山大•潘佐夫著,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8 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周溯源,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上海人民出版,2015 邸延生,历史的风范: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新华出版社,2013 陈晋,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王兴国,毛泽东与佛教,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涂季元等,钱学森故事,解放军出版社,2011 宋平,蒋介石生平,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