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文化,点亮乡村理想生活
2018-12-17 17:34:06
作者:张秀格、韩莉芸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红网江苏南京2018年12月17日电(策划/江苏妇联《莫愁》杂志社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张秀格 韩莉芸)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文化,点亮乡村理想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面貌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曾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响应全国妇联“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江苏省各级妇联联动,引导百姓将文化和致富相结合,将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摸索出许多新模式。

    作家王小波说:“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价值所在。”乡村女性正以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实现着自己和家庭的理想。本刊记者采访了三位乡村女性,她们通过学习手工艺技能、文化活动创新、艺术作品呈现等不同方式,服务乡村文化建设,完成自我华丽转变,并带领着身边人,追求着个人价值感和尊严感的实现,丰富和提升着乡村文化的内涵。

    画出美好,未来可期的诗意

    “在你身边·妇联改革进行时”媒体环省行之盐城射阳站:在当地妇联的牵头组织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走进射阳陈洋创业街的农民画院,用曾拿锄头的手,拿起画笔,画下她们心中的诗与家园。

    整排的楼房,笔直的街道,奔驰的汽车,绿树环绕,蓝天白云,一行白鹤在天空翱翔。一派祥和美好的意境,在葛春芳的笔下,一一呈现。

    对40岁的葛春芳来说,一天中最美好的事情,便是赶集收摊后,前往陈洋镇创业街农民画画院画画。从盐城盐都中学毕业后,葛春芳就再也没摸过笔了,1999年和丈夫别立军结婚后,葛春芳便和丈夫每天上午去集市上卖百货,生意好的时候,一上午能有100多元的收入。赶集摆摊,接送女儿上学,偶尔绣点十字绣,像众多农村女性一样,葛春芳曾经以为,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度过了。

    2017年6月23日,射阳遭遇特大龙卷风冰雹袭击,葛春芳一家也没能幸免,搬入位于陈洋创业街附近的安置房。2017年春节,听说创业街成立了一家农民画院,葛春芳很好奇,拉着丈夫就进去了。

    风灾后,为帮助受灾群众,射阳经济开发区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心灵手巧、细腻安静的独特优势,牵头实施农民画创作,来学画画的人,每天不但有50元~80元不等的补助,如果画作被收购,每幅画还有200元~500元的收入。看着一屋子人伏在桌前描描画画,葛春芳觉得人家“真厉害”,抱着试试的心态,她拿起了画笔。

    那是葛春芳生平第一次拿起画笔。父母都是从土里刨食的农民,供她读完初中已实属不易。人到中年,竟然有机会握画笔,葛春芳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她看着画纸,不知该往何处落笔,“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敢画下去。”葛春芳说。

    在农民画院老师的指导下,葛春芳从临摹开始学习握笔的姿势、画面的配色……每天上午从集市收摊回来,她就争分夺秒地学画。十天后,她不满足于模仿,开始自己画。“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画下来”老师的这句话,给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

    楼房、街道、绿树,玉米、辣椒、丹顶鹤……城市的车水马龙与乡村的田园静谧,都成了葛春芳笔下的素材。葛春芳对画画的热爱与日俱增,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画画。“走在路上,就观察路边哪些东西可以入画;吃饭时、睡觉前,脑子里就构思画面。”葛春芳对画画的热情也感染了女儿。在葛春芳的鼓励下,女儿拿起画笔,尝试把身边的所见所闻画下来。

    从握起画笔之后,葛春芳没有一天不画画,多幅作品获奖。2018年9月,她和已读大学的女儿的作品同时进入2018年全国农民画优秀作品选终选。她本人也获得射阳县“十佳乡土女画家”等荣誉称号。

    除了带来经济收入,画画带给葛春芳更多的是自信和骄傲。“不断获奖让我在全县都有了名气,让我更加自信,我的家人、邻居和村庄,为我感到骄傲。”画画也改变了葛春芳和村民的相处模式。“原来大家聚在一起,要么打麻将要么聊家常,经常引起纠纷,现在大家闲了就聚在一起画画,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和睦了很多。”葛春芳说,“画画,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对葛春芳而言,最大的幸福便是晚饭后,她和女儿一起画画。房间内静得只有画笔落纸的声音,她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诉至笔端。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是未来可期的诗意。

    由妇联负责培训、销售,农民画画院出现了不少夫妻画家、母女画家,先后多次参加大型画展,几百幅作品获奖,陈洋农民画在全国叫响,多幅农民画销售到海内外。纵使生活磨难不断,但爱好可以抵御现实的寒凉。在采访终了,葛春芳的丈夫望着妻子的画,慢悠悠地说:“即使画画不挣钱,不获奖,我也会支持她一直画下去。”这个朴实的男人,看妻子的眼神,是满满的爱与欣赏。

    品质传承,引领巧手创富

    “在你身边·妇联改革进行时”媒体环省行之盐城滨湖站:慧心坊是集民俗手工制作展示、销售、培训、体验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在这里,通过匠心导师的悉心指导,女能手、女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改变当地农村女性的观念,引领她们巧手创富。

    在慧心坊的展示柜里,珠串白菜晶莹如玉、苹果红灿灿放光、春花娇艳似火,墙上挂着剪纸装饰画,一旁还有神态迥异的棕编丹顶鹤,活灵活现的老虎鞋、神采飞扬葫芦画、玲珑有致的毛线编织品……这些都是王文华的杰作。

    见到王文华时,她正捧着一盆摇钱树,笑靥如花。这盆摇钱树可是她的得意之作。王文华以亚克力、塑料、木质、翡翠、软陶、玻璃、树脂等不同材质的珠子为原料,凭借自己的设计构想走线,用鱼线、圆形弹力线、丝状弹力线、蜡绳、玉线等将珠子固定紧实,编制而成。王文华的先祖是明朝时期宫廷珠钗匠人,她是第八代传人。

    早年,王文华在南京工作,做手工只是爱好。她利用业余时间跟母亲学习,经常前往博物馆参加各种各样的民俗交流会,归来后,将所见所闻化作一个个作品。下岗后,王文华索性以手工为业。

    回到盐城,王文华在滨湖区妇联的帮助下,在慧心坊成立了培训工作室,定期免费为农村妇女教授各类编织技术,带领大家创业就业。

    故乡,成了王文华汲取创作素材的“百宝箱”。漫步在中华麋鹿园、丹顶鹤湿地生态园,王文华满脑子是创作素材。“看见摩天轮,心里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它创作出来”,凭着这股创作热情,王文华的作品一下子丰富起来。珠串,成了她众多爱好中的心头好。她说:“中国结、布艺、丝网花有些局限,珠串的可塑造性太强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珠串制品的品质,王文华大量改用通透度更高、光泽感更强的水晶珠和玻璃珠。同时,她充分发挥各类材质的特点,对产品进行精细化处理。在许多高端定制产品里,玉石、翡翠在她的巧手编制、搭配下大放光彩。

    小小串珠绽放的魅力让人惊叹。然而,以往“农闲打鱼、灯下绣花” 的松散家庭制作状态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盐城市亭湖区妇联依托乡(镇)、村妇联,帮助王文华在每个点培养两三个手工制作带头人,组织妇女参与统一学习、统一收集、统一结算,参与者人均月增收约1000元。她们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村妇女,闲暇时参加免费培训,做出来的产品检验合格后就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同时还不会影响她们照顾家庭。

    在妇联的帮助下,王文华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广。除却传统的外贸、批发、零售,她把注意力集中到商演与非遗传承活动中,仅旅游节一天就能吸引2000余人,订单多了许多,私人订制的比例也大幅增长。

    王文华很怀旧,她会做当地许多老手艺,虽然知道它可能不再被人需要。“像草窝子(草鞋),已经极少有人去做,它已被时代淘汰。然而,我还是希望年轻人能知道它、了解它,毕竟它曾是一个地区的记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王文华更多思索的空间。目前,编织技艺的传授暂时还是以口耳相传为主,以后,她会着手录制在线视频,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团队。王文华满怀信心地奔走在“带更多女性致富”的大路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新县倡新风 老区展新颜——新县文明创建助力脱贫攻坚(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新县倡新风 老区展新颜——新县文明创建助力脱贫攻坚(组图)
·特稿: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朱德元帅来到临武县汾市镇小湾村找湘南起义战友唐
·特稿:用心用情 创新服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科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服务水
·特稿:沁园春·纪念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
·特稿:拜谒蔡锷将军诗词联随笔
·特稿:壶流河水育英雄(上)(组图)
·特稿:首届中国功夫春节联欢晚会定档2019年1月举行(组图)
·特稿:广东省普宁市南阳山红色文化促进会成立筹备会议召开(组图)
·特稿:心光(悼念毛主席)
·特稿:确定长征落脚点的大功臣——再谈贾拓夫同志对红军长征的重要贡献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文化,点亮乡村理想生活
特稿:新县倡新风 老区展新颜——新县文明创建助力脱
唐俊宇: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朱德元帅来到
特稿: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朱德元帅来到临
杨礼萍、田金河:用心用情 创新服务——安源路矿工人
特稿:用心用情 创新服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汤国清:沁园春·纪念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
特稿:沁园春·纪念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
拜谒蔡锷将军诗词联随笔
姚老庚:拜谒蔡锷将军诗词联随笔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