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陇东抗日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抗战稳固的后方基地,又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试验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抵抗日寇“三光政策”,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陇东军民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以大生产运动为核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的经济开发,使得陇东抗日根据地成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为支援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陇东抗日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南门户,自然条件较差,长期以来由于天灾人祸, 生产建设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边区于敌人包围封锁之中,为了获得充足的物资,陇东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农业第一”的方针,积极发展农业。
(一)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陇东抗日根据地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除庆阳县人多地少外,其余各县大都人少地多,到处都有可供开垦的荒山荒坡。在毛泽东同志“我们应在一切有荒地的县、区、乡组织农民多开垦荒地,以期增加粮食”的指示精神及根据《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新开垦的荒地地权归开荒者所有,三年免征公粮,收获归己”的政策支持下,陇东抗日根据地各级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广大农民和移、难民从事垦荒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据有关资料统计,1939年至1943年,陇东抗日根据地共开垦荒地40多万亩,关中分区的新正县开荒在10万亩以上,仅1943年,陇东抗日根据地就开垦荒地22.6万亩,比原耕地面积扩大了十分之一,增产细粮5万石(每石约150公斤,计750万公斤),相当于陕甘宁边区当年粮食增产总数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大部分农民实现了耕三余一,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其中华池县成绩最为突出,1943年与1938年相比,华池县耕地面积增加了12.2万亩,被评为了边区大生产模范县。另外,土地资源的开垦不仅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而且扩大了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二)推广植棉,发展经济作物。国民党从经济上封锁边区以后,棉纱、棉花、布匹等物资无法正常进入, 棉价上 升很大,农户如不种棉纺布,需用大量粮食来换布。为了实行穿衣自给,边区大力推广植棉种麻,以增加边区的棉麻生产。1939 年,边区政府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在陇东、关中等地进行气候、土壤调查,结果认为陇东适宜植棉,而且试种取得成功。1942年共种植棉花740多亩,收获皮棉7400余斤;1943年,分区各县都种植棉花,仅庆阳县就种植棉花1100亩;1944年,全分区棉花种植发展到3万亩,收棉15万公斤。以此为基础,各级政府动员妇女开展纺线织布的竞赛活动。1943年,庆阳、合水、镇原3县妇女纺线1.16万公斤,织土布10.8万米;1944年,织布5.6万余匹(一匹为4.2丈,一丈约3.3米),大大缓解了布匹紧缺的困难。植棉的推广不仅解决了陇东棉花自给的问题,改变了陇东农业经济结构,为陇东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除了推广植棉外,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陇东种植的经济作物如蓝靛、桑、油料、豆类等的面积都扩大了。
(三)畜牧业的发展。林伯渠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牲畜是边区最重要的富源”。历史上陇东就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地区。抗战时期陇东抗日根据地继续利用发展畜牧业的传统优势和自然条件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扶持贷款、解决畜牧发展缺草、采取有效防疫措施减少死亡率等措施,大力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整个抗战时期,陇东畜牧业发展一直居边区第一位。如:1943年全分区大家畜发展到11.5万头,羊66万余只。畜牧业的发展,既给群众增添了生产畜力,也提供了紧缺的皮、毛等副产品。
二、工业的发展
在1939年以前,边区的工业实际上大多只是小手工业作坊和较小规模的厂矿,如铁匠坊、木匠坊、油坊、皮坊、烧木炭等小手工业作坊,大多为合股经营,产品主要供当地群众需要,作坊大部分是农民半农半工的临时性质,季节性较强。“同时这些作坊许多是自己出卖产品,故兼有商店性质”。可以说,一切日用品都是依赖外间输入的。陇东更是如此。随着抗战的深入,边区的物资供应捉襟见肘,特别是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积极反共,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和军需物资,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援助被阻止,使边区工业日用品的供应骤然紧张起来,边区财政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在这样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陇东抗日根据地在中央及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始工业经济建设,以争取实现工业品、手工业日用品的自给或半自给。
(一)公营工业的发展。从1938年开始,在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带领下,陇东各县普遍兴办供销合作社,并以此为基础,发动群众集资入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办小型工厂、作坊,逐步形成规模。1938年,在边区政府倡导下,由曲子县政府牵头,在曲子县城创办公属职业工厂一处,时有工人14名,这是陇东开办公营工厂的开端。同年,华池县办起供销合作社。随后,中共陇东特委、庆环分区专署和保安司令部集资股金3.5万元,向边区政府贷款2万元,合办了救亡工厂;庆阳县联社办了利民工厂,这些工厂成为陇东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的地方公营工厂,有效地推动了全分区公营工厂的发展。
1939年冬至1940年9月,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禁止布匹、棉花等生活必需品进入边区。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陇东分委、分区专署在加强对原有公营工厂的领导,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根据需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集资、人股、贷款等办法发展地方工业。于是,一批以纺织业为主的公办、合作联社办、群众户办企业陆续建起,并逐步形成规模。到1941年10月,陇东抗日根据地工业发展迅速,办起各种工厂10余处。以纺织业为主的工厂主要有利民工厂、克己工厂、民生工厂、济民工厂及镇原、环县、新宁、新正、华池等县办的纺织厂等。此外,还建有益民造纸厂、黎明火柴厂、华丰卷烟厂、肥皂厂、制毡厂、毛毯厂等。1941年,陇东抗日根据地由各县政府直接经营的公营工厂达到17个。这些工厂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产量也逐渐增多,基本满足了军需民用。1942年,分区专署和三八五旅合办的救亡工厂和利民工厂,年产大布千余匹.1943年两厂合并为“联合工厂”。到1945年年底,陇东抗日根据地公营工厂达到28个,有职工1000余人。公营工业成为陇东抗日根据地地方工业的骨干。
(二)手工业及个体私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陇东抗日根据地手工业以家庭纺织业为主,兼有其它手工业如皮坊、毡坊、油坊、酒坊、磨坊、粉坊、鞋铺、木工铺、掌铺等20多种。抗战期间,为了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解决农村人口穿衣问题,陇东农村家庭纺织业发展很快,到1944 年底全区参加纺织的妇女达到1.5万人,纺纱32.3万斤,织布1.5万匹。除纺织业外,其它手工业也有了发展。如庆阳市的毡坊在分区手工业中一花独秀,1944年有毡坊10家,每天可产毡50余条 ,产品有黑毡、白毡、花毡、毡鞋、毡帽等。另外,还有口袋坊14家,皮坊18家,油坊156家,木匠铺11家,裁缝铺5家,鞋铺2家,箩匠铺6家,染坊32家,纸烟坊19家,毛合子坊8家,铜匠铺40余家。手工业的发展成为推动陇东经济整体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