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又一春,燕来雁去又一载,敬爱的周总理,虽已离开我们己四十多年了,家乡念想总理的情深常在,往事回想:那是五十年代末,周恩来会见淮安进京副县長王汝祥时,为淮安日报题报头的亲情往事。仅以此文缅怀周总理,並向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献礼!
份份日报连接总理情
1959年的春天,我原在无锡柴油机厂做学徒工不久,碰上全国精简运动,回乡苏北,安排淮安县城内一家报社印刷厂工作。
时记淮安报社,地处淮安县城内,北门府市口的文渠河东岸边,顺着文渠沿岸边,有处面朝东的二十多间明清屋院,迎着北门大街。院内面向街面的四间正屋,玻璃格扇门,是报社编辑办公室,马路东又是一处,是条長的二十多间房屋大院子,还有一处新盖机印厂房,这些地方分别是排字,机印、装订等车间。当时报社和印刷厂是一家子,单位支部书记陈捷山,报社袁主编,汤副主编和编辑记者不足十人。报社院墙上一旁挂着:周恩来亲笔题写《淮安日报社》長長的门牌,给淮安县城的报社门庭,添上周总理对家乡深情关爱的光环。
淮安日报社,由淮安县委创办的,是淮安县的机关报,承担着向县内外传播,县委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深度地报道县内外重要大事,是对外了解和观察淮安县的重要窗口。
我进报社印刷厂工作这一年,是周总理给淮安日报社报头题名后的第二个年头,由于县委和县政府对报社印刷厂的重视,印刷车间购进了一台鋳字机和多种铅字模,以及多台四开印刷机;批建新机印车间厂房,改变了印刷厂的旧面貌。
初分配到到排字车间工作时,开始每天和排字架打交道,要熟记上万字,每个词句和单字,在排字架上的存位置,整天捧着字盒,一天要站七八个小时,弄得眼急头脑发涨,跟着师傅学,从捧字盒学还字学起,近几个月模索,也能单独拣文件,学会排版。
每次报社一份份的淮安日报稿件,一送到排字车间,排字工们一个个忙得不停手,拣字盒握在手里拣出字,字里行间都是情,篇篇文章牵动职工深爱周总理的心,把淮安家乡件件美事,好事传送给周总理,这是家乡人民深切心愿。
一次次排版时,每次当拿到《淮安日报》的报头铝字版,按放第一版面时,深想起周总理题字的情意,对家乡诚擎的关爱和希望。大家身感肩负重任,总是不辞劳苦,和编辑同志齐心合力精心地,从拣字到拣齐一篇篇稿件字,存放字盘内,按编辑的全版式样设计,刻全人工制作标题,完成排版和打样,到版面上机,开印前进行最后一次校对,一直忙到深夜。有时再接到县委文件来,赶忙拣排等一些事,连飯都顾不上吃,这一天累得一上床就呼呼大睡。
当日如果遇上突然停电,随时要点亮汽油灯照明,没有动力转动印刷机,为保证天明时准时出刊,将报纸及早地送给城乡百姓手里,工人们带着深情,采取几个人轮翻脚踩四开印刷机,汗水累湿衣服,似如滴在报刊面,张张报纸印出,连接家乡的思念总理万份情。
因为乡亲们想着周总理,始终心理装满,为尽早印出份份的淮安家乡报纸,很快传送到北京西花厅,让总理对家乡放个宽心。
那里因为连着故乡的心,连着故乡的情,连着故乡的思念,多给周总理那里,送上每一期报纸,让周总理更快更多了觧家乡关爱故乡,这是乡亲们的深情厚意!
家乡的报刊,千言万语的句句话儿,那不仅是送上家乡频频喜报,那是送上心底深情、那是送上多日念想,那是送上多个吉祥,那是送上多个祝福!那是故乡送上人间极美心愿!
后来,1961年8月初,报社动员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我报名参了军,依依不舍离开那个工作单位。想起五十多年前,至今我还深记周总理,给淮安日报题报头的亲情往事。
周总理深情的关怀
1956年5月1日,创办了新的中共淮安县委机关报《淮安报》每周二期8开二版,《淮安报》创刊后人们期望有一个出自名人之手的报头,淮安人首先想到了敬爱的周息理,1958年的夏天,当时淮安县付县長王汝祥,受县政府委托专程赴北京,向周总理汇报淮安工作。那年7月23日,周恩来在他的中南海西花厅后客厅,亲切接见了王汝祥详细听取了家乡淮安的工农业生产情况。王汝祥见周总理很高兴,就向他汇报说,为了适应淮安的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淮安县委打祘把现在的周刊《淮安报》办成日报,想请总理题个报头,周总理听了笑着谦虚地说“我不会写字,怕写不好”。经王汝祥一再请求,他才诙谐说“既然是`父母官'的吩咐,我只好遵命了”。接着他又就如何办好《淮安报》作了指示,并要求以后,每期报纸能给他寄一张。1958年7月27日,也就是王汝祥,笫一次在西花厅见过周恩来的4天过后,再去见周恩来时,周恩来拿出了他6张,他写在宣纸上的《淮安日报》4个字的报头题字,对王汝祥说“报头的字给你们写了,我的字写的不好,你们随便挑一张将就用吧!”王汝祥端详着,周恩来那隽永秀丽渾厚有力的墨迹,十分激动把6张题字,都小心翼翼地收好,带回淮安。
1958年10月1日起《淮安报》改为日报,并正式启用周恩来题写的《淮安日报》4个字的报头,至1961年9月21日,因为我们国家连续3年自然灾害,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经济十分困难《淮安日报》在一共出了895期后停刊。1980年1月8日,正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机,淮安的各行各业,也同全国各地一样,蓬勃地发展,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淮安日报》又成了我国首批恢复出版县级报纸。
在周恩来逝世4周年时,出了复刊试刊号,仍用周恩来题写的报头,只是中间去掉一个“日”子,同年3月5日,周恩来涎辰82周年,正式复刊复刊13年后,1994年,再度恢复“日报”并完整地使用,周恩来题写的四个报头字。复刊后《淮安日报》仍照周恩来当年的嘱托,每期寄去一份西花厅,请邓颖超收阅,直到1992年,邓颖超逝世。
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淮安市《淮安日报》又自然升格为地级,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并继续沿用了周恩来亲笔题写的报头,半个世纪以来,淮安人民每天看到这张报纸,就会自然联想到敬爱的周理对家乡的关怀因为他留给家乡的一片深情一片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