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殉国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杨靖宇以草根、棉絮充饥,只身与上百名敌军周旋、激战5昼夜,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屈的民族之魂。 今天,我们缅怀杨靖宇,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杨靖宇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深知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黑暗落后。1920年,他在河南省确山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斗争,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23年,他考入河南开封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开始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孜孜不倦地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他与同学们一道积极参加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26年秋,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0月,杨靖宇受党团组织派遣,回到家乡确山县从事农民运动,并成功地领导了确山农民暴动。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之际,杨靖宇却顶着血雨腥风,于1927年6月6日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7年11月,他率领农民军组织了刘店秋收起义,其声威震动豫南。这期间他的家曾5次被抄,房屋被烧,母亲和妻儿为逃避敌人追捕四处躲藏,为此,杨靖宇为刚出生的女儿取名“躲儿”。 在艰难的岁月里,没有动摇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到底的决心。他曾5次被捕坐牢,遭受敌人的各种严刑拷打,始终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大好河山在短短3个月内沦陷。在此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杨靖宇挺立在抗日战场的最前沿。他在与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的周保中谈话时这样说:“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改作‘劳动人民之寄希望于共产党,党之寄希望于共产党员也’……党员对党的革命事业必须具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1932年冬,杨靖宇来到南满,重新创建抗日武装,并发誓“为祖国独立而战,以雪国耻”。从此,他在东北抗日战场奋战了整整8个春秋。面对日伪军的政治“分离”、经济封锁和军事“讨伐”,杨靖宇这样鼓励战士:“革命,就像浪潮一样,有时高,有时低。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在敌人的诱降面前,他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的战士,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最后胜利的信心是坚决的,日寇威胁利诱的无耻手段,只可以玩弄那些民族败类。”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抗战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大。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践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模范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抗击侵略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关于建立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传达到南满后,杨靖宇从南满实际出发,立即把这一指示精神贯彻到实际斗争中去,明确提出动员一切力量,联合抗日。当时,南满磐石地区有许多股各种报号的反日义勇军、山林队。其中主要有“老长青”、“朱司令”、“云中飞”、“青林”、“毛团”、“殿臣”、“赵团”、“马团”、“三江好”、“曹团”等队。杨靖宇采取写信、发传单、派人主动联系等办法,做团结争取工作,共同抗日。特别是在“马团”、“赵团”受日伪军进攻、处境困难的情况下,他立即带队去解围。这两支队伍后来和南满游击队团结战斗。杨靖宇曾亲自出面去做多次围攻过抗日部队的“毛团”的工作,最后,经过争取,该团首领毛作彬同意与游击队联合作战。这对其他反日义勇军、山林队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后,杨靖宇联合这些反日义勇军、山林队,发动了围攻大兴川、攻克伊通县营城子镇、进攻八道河子、破坏吉海铁路、攻打东集场子等战斗,使反日部队逐渐团结在游击队周围,进而要求在组织上实行联合。在这种形势下,1933年7月,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成立。杨靖宇任政治委员。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附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除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各抗日部队共编成8个支队,并且划分了活动区域,统一调动。杨靖宇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年反“讨伐”的胜利。
三、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杨靖宇热爱人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关心群众。无论在豫南大革命活动时期,还是在东北当抚顺特支书记、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都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他经常对干部和战士们说:“斗争是残酷的,我们必须以共产党员的行动和毅力,把群众发动起来,争取革命的胜利。”到南满后,他每到一处,都要到群众家里谈话,了解群众的疾苦,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讲清人民革命军性质,动员群众支援抗日部队或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杨靖宇时刻以群众利益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他指挥和布置战斗时,其中有一条原则:凡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受伤害的战斗不打,或回避、转移地点再打。一次,板岔围子住了两个日本指挥官,抗联准备进围子擒拿。后来考虑百姓有遭洗劫的危险,便取消了这一行动。他还把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分给当地百姓。1938年6月,杨靖宇指挥部队袭击辑安土口子敌警备队,缴获了仓库中全部物品,将其中的一部分大米、白面、布匹、食盐等生活用品分给了当地的百姓。他还根据群众的举报,处决了一批作恶多端、鱼肉百姓的日伪走狗和大把头。通化一带的老百姓,个个称赞杨司令:“和蔼可亲,和士兵同甘苦,要不听他说话,还不知道他是司令呢!”
杨靖宇带领的抗联部队爱人民,人民也拥护抗联部队。长白山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经常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冲破敌人的严密封锁,为抗联筹集粮食、食盐、咸菜、布匹、衣服、胶鞋等,传送军事情报,出现了父母送子、妻子送夫参加抗联的动人情景。
杨靖宇非常爱护战士。一次,他派少年营的战士王文清去探听敌人的消息。王文清去了好几天也没有消息, 杨靖宇十分惦记。后来,他看到小王被与其相遇的战士背回来了,十分高兴。当他看到小王的屁股上被敌人用烙铁烫的伤口时,心疼地落了泪。随后几天,他一有时间就亲自给小王上药和收拾卫生。行军中遇有困难和危险,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在最艰苦的岁月里,部队经常数月不见一粒粮食。这时候杨靖宇更加爱护战士,自己不肯多吃一口,有一把熟黄豆,他让给伤员;有半块饼子,他叫弄碎了煮汤大家喝。
四、不畏强暴、杀身成仁的民族之魂
东北抗日联军所面对的艰苦环境,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中国革命历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对此,彭真同志曾这样说过:“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3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苦斗。”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的将士们,在东北的莽莽林海、皑皑雪原中,与日伪军顽强作战。
|